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改變對立 印尼母女一同返台受證

改變對立 印尼母女一同返台受證

E-mail 列印
「我不是完美的人,以前的脾氣不好、很容易生氣……」四十四歲、來自印尼雅加達的許雪貞師姊,曾經和母親的宗教觀念不同,兩人關係像接上引線的火藥,後來母親接觸慈濟,無論身段、態度都有很大的轉變,讓雪貞對慈濟產生好奇,進而參與;此次,和母親一起回台灣受證,雪貞的感觸特別深……

雪貞師姊笑著說:「我不是完美的人,以前的脾氣不好、很容易生氣,直到接觸慈濟後…」[攝影者:楊福龍]
「我不是完美的人,以前的脾氣不好、很容易生氣……」她說話的時候,一臉笑意,一旁擔任翻譯的何敏倉師兄忍不住說:「I don’t believe it. You looks so kind. (我不相信,妳看起來很仁慈的樣子)」許雪貞轉頭看向他,「It’s true.(是真的!)」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如同耳垂上雪白的兩顆 珍珠,優雅而動人。

◎衝突與改變

四十四歲、來自雅加達的許雪貞,自小生長在單純的小康家庭,喜歡學習不同的事物,除經營童裝生意外,也擅長理髮,因為興趣而習得的這項專長,成為改善母女關係的契機。

「家人習慣傳統的道教,到廟裡燒紙錢、祈求好運,根本不知佛教的原義是什麼。」幾年前,有人引導許雪貞參與基督教,接觸新的事物,她以無比歡喜的心情投入,也想和更多人分 享。因和母親的宗教觀念不同,兩人關係像接上引線的火藥,隨時都有可能爆炸,常常講不了幾句話,就爆發了激烈衝突,誰也不願退讓的結果,往往是帶著怒氣掉頭離開。

而後母親接觸慈濟,無論身段、態度都有很大的轉變,母女言語上的衝突變少了,雪貞明顯感覺母親的改變,漸漸對慈濟產生好奇。一天,母親對她說:「我們要去老人院,需要有人 開車……」雪貞聳聳肩開心地說:「Why not!(為何不呢!)」

載著幾位婆婆媽媽到了老人院,雪貞拿出工具箱準備為老人家剪髮,熟悉的動作中,見到老人家們滿足的笑容,從沒見過的她,體會那是單純、羞怯和感激情感的融合。「不過就是剪 頭髮嘛!」儘管想不透其中的意涵,但握在手上的剪刀,卻如添加無比的動力,讓她剪起髮來特別有勁。

經過一個上午,手、腳的酸麻,被滿心的喜悅取代,雪貞有了煥然一新的感受。她怎麼也沒想到,這趟老人院的關懷之行,竟有如此豐碩的收穫。「沒想到幫助別人是如此快樂的事, 而且是自己能力所及。」這改變了她的人生觀:「如果不是母親的耐心引導,我不會有機會接觸慈濟的。」

◎感恩與尊重

未婚的雪貞,在兒童班、慈少班擔任大愛媽媽,也投入環保回收、品德教育。短短幾年,她明瞭成為上人的弟子不是件簡單的事,慈濟委員要學習的禮儀、規矩非常的多,她期許自己 以感恩的心,用駱駝的耐力,把慈濟的大愛精神傳播出去。

此次,能夠和母親一起回台灣受證,雪貞的感觸特別深。「母親的心很開闊,不會介意過去的不愉快,反而是我比較固執、放不開。」舉上人常說的:我們要孝順父母。雪貞表示: 「我時時用這句話提醒自己,要努力改善過去和母親對立的關係,沒有她的鼓勵和督促,我不可能成為慈濟委員。」說起對母親的感激,雪貞的眼神格外明亮。

「我變了很多,不再亂發脾氣,想生氣時,就會想到『善解、包容』。」簡單的四個字,要做得徹底並不容易,雪貞有十足的信心去實踐,期許自己一天比一天進步。

花蓮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回到這裡,就像回到自己的家,處處接受到的親切關懷,讓人心生歡喜,且充滿感恩。雪貞說:「這次我不要走馬看花,希望學習一些特別的事情,帶回印 尼與家人、志工分享。」 .

圖左 : 許雪貞師姊分享,因為母親接觸慈濟,無論身段、態度都有很大的轉變,明顯感覺母親的改變,漸漸對慈濟產生好奇。[攝影者:楊福龍]
圖右 : 許雪貞師姊(右三)用心地參與課程,能夠和母親一起回台灣受證,雪貞的感觸特別深。[攝影者:楊福龍]
圖 : 花蓮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回到這裡,就像回到自己的家,處處接受到的親切關懷,讓雪貞師姊(右一)人心生歡喜,且充滿感恩。[攝影者:楊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