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立願破除文化差異 澳洲陳蕙玲要度全家人

立願破除文化差異 澳洲陳蕙玲要度全家人

E-mail 列印
十五年前,陳蕙玲首次接觸介紹慈濟的書,感動之餘開始打電話尋找「慈濟」。後來經由志工介紹,開始一年捐一張病床,直到六年後父親往生,全家移民加拿大。因孩子就讀慈濟人文學校,她便從學校志工開始,共修、訪視到發放,把每天行程都排滿滿;此次回台受證的她,最大的願就是要讓家人認同,並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


陳蕙玲由香港移民澳洲雪梨二十年,講的一口廣東腔的華語。十五年前,她閱讀旅居加拿大的佛法修行者馮馮居士所寫之介紹慈濟的書,深受感動之餘,開始打電話尋找慈濟。

一次打到台北分會,經由慈濟志工介紹,陳蕙玲開始分期捐款購置病床,一年捐一床,連續捐了六年,直到父親往生,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當小孩就讀慈濟的人文學校,她開始和慈濟 志工有了密切的互動,也開始走上做慈濟之路。

期間,她也到人文學校當志工,在協力組長的帶領下,參與訪視和發放的工作。他們自己買食物包來打包,一次四十包,幾次之後,她已能獨當一面。

自從陳蕙玲加入慈濟,每星期除週一、五要工作,週二、週三及週四,則開一個半小時的車到雪梨分會,分別承擔福田志工、訪視志工,及參與《衲履足跡》的讀書會。每六個月讀一 本,她說:「把做慈濟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卻連讀書都跟不上人的腳步。」

◎文化差異不諒解 更要努力做慈濟

陳蕙玲忙做慈濟,孩子有時不諒解,於是把孩子也帶到分會去,讓孩子明白媽媽在做什麼。陳蕙玲表示,在外國生活很困難,因東西文化的差異,孩子在不同文化中拔河,只能期待孩 子長大一點,能懂得媽媽的心。

陳蕙玲的先生是基督教徒,孩子讀的也是基督教學校,他們對佛教不了解,對她做慈濟不認同,也不反對,這讓她有些受挫,更想努力做給他們看。

在澳洲做慈濟,常要用到英語、華語和廣東話三種語言,幸好陳蕙玲都通。他們也常和紅十字會、救世軍有個案相支援的情形,許多感恩戶是中東地區來的回教徒,但大愛無國界,即 使對方知道他們是佛教徒,也不會拒絕接受援助。

◎天堂國度有暗角 傳揚「竹筒歲月」精神

若不是因為慈濟而去訪視,陳蕙玲不會知道澳洲有這麼多苦難人,而且是不同國家的人,有各種不同宗教;她體悟,貧苦是不分種族、宗教的。

陳蕙玲藉由大愛台吸收上人的法及慈濟故事,於關懷個案時與照顧戶分享,分享「普天三無」的理念,及愛灑關懷戶讓他們家庭和好;她也會在新春時,攜帶竹筒給關懷戶,藉由竹筒 歲月故事的分享,彼此祝福、發好願。

而她的會員,有些是鄰居,有些是關懷戶,也有肢體障礙的,都是賺辛苦錢的人,真實呈現「竹筒歲月」精神,與「濟貧教富,教富濟貧」的智慧。

今年,陳蕙玲回到台灣,將接受上人授證成為慈濟委員。一到台北,她即十分感動,「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歡迎我們,來到花蓮,更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工作人員來服務我們。」

即將見到朝思暮想的上人,陳蕙玲很期待,也很緊張,更想要哭,「還沒見到上人就想要哭了。」陳蕙玲發願,受證回到澳洲後要承擔更多的事,並加緊腳步跟隨上人,不但要度更多 的人進慈濟,最重要的是,要度她的家人一起來做慈濟。.

圖左 : 陳蕙玲由香港移民澳洲雪梨二十年,當小孩就讀慈濟的人文學校,她開始和慈濟志工有了密切的互動,也開始走上做慈濟之路。 [攝影者:楊福龍]
圖右 : 認真的紀錄慈濟大藏經,藉由竹筒歲月故事的分享,彼此祝福、發好願。 [攝影者:楊福龍]
圖 : 今年,陳蕙玲回到台灣,將接受上人授證成為慈濟委員。一到台北,她即十分感動,「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歡迎我們;來到花蓮,更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工作人員來服務我們。」[攝影者:楊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