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緬甸難童學習進步 志工頒獎鼓勵

緬甸難童學習進步 志工頒獎鼓勵

E-mail 列印
緬甸難民孩童從最初不會寫、讀、看,到後來慢慢學會這能力,慈濟志工為了嘉許他們,特別在圓緣時刻頒獎,鼓勵他們在學術與人文涵養中加倍努力,更上一層樓。

2010年11月7日及14日,慈濟志工到士拉央宗教學校和「UNHCR暨慈濟教育中心」,為緬甸籍學生舉辦圓緣及設立獎項,勉勵這群孩童在追求學術和品德進步方面,所付 出的努力。

吉隆坡慈青從2005年開始走入士拉央宗教學校關懷,後加入了教聯會老師的力量,每月在學校帶動人文課程。接著「UNHCR暨慈濟教育中心」啟用,慈濟志工和教聯會老師關 懷難民學童的機會增加,自2008年8月開始,每月分批到該教育中心落實人文教育。

教之以德、育之以禮,慈濟志工不僅想幫助失學的緬甸孩童掌握讀、寫、算及基本的巫英語言,更希望教導他們簡單的生活禮儀、上課有秩序,做一個懂事懂理的孩子。幾年來在眾人 努力教導下,學生們從極為淩亂的隊伍漸漸到有條有理,也懂得基本的待人接物禮儀。

為此,慈濟特別設計了「最佳學術獎」、「最佳禮貌獎」、「最佳整潔獎」和「最佳出席獎」四個獎項,每個獎項都包含第一至第三名,以嘉許學生的優越表現,肯定他們歷年來的付 出和學習!

◎助孩童掌握基本能力 

遍佈全馬的難民,其人數目前以緬甸籍居多。當中,又以信奉回教的羅興雅族及其他族群佔最大比例。他們被轉介至第三國家的機會較低,加上馬來西亞政府還沒承認難民身份,因此 他們的孩童也無法進入政府學校就讀。

2004年10月10日,慈濟與聯合國難民最高專員署(UNHCR)牽起合作因緣,除了每月定期提供醫療服務,2007年9月19日,UNHCR與慈濟吉隆坡分會一起籌辦 「難民兒童基本學前教育計畫」給緬甸羅興雅族難民。

負責這項計畫的協調專員謝添榮表示,此項計畫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讓失學孩童能掌握讀、寫、算及基本的語言知識,以具備生存條件;當被接納到第三國家時,至少沒有面對生存的壓 力。即使有一天,他們被馬來西亞正規學校接納的時候,至少已準備好基本的溝通和語文掌握能力。

除了正式在課堂上學習知識和人文教育,學生還有機會到戶外見學,如:藉遊動物園在綠林裡近距離接觸動物,辦運動會可給孩童們一個學習德智體群美的運動跑道,為走出象牙塔探 索另一種「活教學」,進而參訪科學館和面包廠,再來是引導學生為受災的人祈福、捐款,學習做一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生平的第一張獎狀

學生們從最初來上學,不會寫、讀、看,經過三年教學,終於學會這一切能力;第一次接觸到獎狀的他們既新奇又開心,珍惜這張寫上自己名字的獎狀,也知道以後要更努力讀書。

哈尼夫是眾多學生的其中一個例子。當他知道自己獲得了學術獎第二名,歡喜期待的心情顯露在臉上,連父親莫哈末也特別前來見證與分享孩子的成就。

「如果我沒有讀書,就會像以前那樣,每天出去撿破銅爛鐵來賺錢。」父親已年邁,身為長子的哈尼夫必須分擔家庭的開支。盡管如此,他卻不忘學生的本分,即使缺課,他也會加以 補課以趕上學習進度。

「我有四個孩子,希望他們全部都能上學。」哈尼夫的父親莫哈末因為自己不識字,很期盼孩子們的命運能夠改善。今天,見到孩子領到人生的第一張文憑,莫哈末先生更是欣慰,他 高興地說:「很高興孩子能來這裡讀書!又領到獎……」他也用緬甸語一再叮嚀孩子向慈濟和UNHCR說感謝。

另一名婦女雅絲敏也爭先表示:「自從孩子讀書後,他看懂很多路牌和告示牌,只要我帶著他,就不怕迷路了。」孩子的希望在教育,看到孩子能有學習的機會,是家長最大的安慰。

UNHCR及慈濟合作的這一項教育計畫給予難民兒童一個希望的明天,在異國苦難的夾縫中堅韌成長! .

圖左 : 在災難發生時刻,慈濟志工引導學生為受災的人祈福、捐款,學習做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攝影者:陳志明]
圖右 : 慈濟志工和教聯會老師每個月分批到「UNHCR暨慈濟教育中心」落實人文教育。[攝影者:蕭維德]

圖左 : UNHCR與慈濟聯合執行的「難民兒童基本學前教育計畫」,讓失學孩童能掌握基本讀、寫、算能力,成為往後求生的條件。[攝影者:顏倩妮]
圖右 : 哈尼夫珍惜這張寫上自己名字的獎狀,也知道以後要更努力讀書。[攝影者:顏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