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新舞台書軒講座 善之共振 讓愛延續

新舞台書軒講座 善之共振 讓愛延續

E-mail 列印
新舞台靜思書軒邀請陳秀娟導讀《善之共振》一書,小善可以聚大善,人與人之間藉由互助與力量匯聚就能產生共振的效應;秀娟老師深入淺出的解說,透過生活化的舉例,讓現場每一位聽眾都獲益良多。

陳秀娟老師告訴大家:在無常的人生中,可以開闊無限的大愛,就不會被「命運」所轉,而能「運命」為自己人生做主。[攝影者:蕭中強 ]
12月25日晚上,外面天氣寒冷,又飄著細雨,坐落在信義商圈的新舞台靜思書軒已經坐滿等待聆聽今晚心靈饗宴的聽眾。今天邀請陳秀娟老師引領大眾導讀《善之共振》一書,講 座準時在七點半開始,陳秀娟老師,深入淺出的解說,透過生活化的舉例,讓現場每一位聽眾都獲益良多。

回顧2008年至2009年,發生的重大災難—緬甸納吉斯風災、四川強震、台灣八八風災等警醒世人「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善之共振》一書輯錄這段時間,證嚴上人每月的 重要開示,讓讀者了解無常,體會「見苦知福」,培養寬闊的胸襟,致力造福;期能帶動愛與善的共鳴,匯聚成一股淨化世間的力量,消除災難。

秀娟老師與大家分享,善要擇善而為,所謂善就是身三業、口四業、意三業的十善業(不貪、不嗔、不痴、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不妄語、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小善可以 聚大善,一個人的力量儘管微不足道,但是人與人之間藉由互助與力量匯聚就能產生共振的效應,當人人心念、目標一致時,彼此激發積極正面的態度,發出善的心聲;力行十善業, 善念共振便能發揮加乘的力量,成就許多事,本書有收集許多善的小故事。

書中二十一頁,擇善而為自「運命」,談到天命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既然面對的遭遇都是過去所種的因,倘若不甘心而自我封閉就會一錯再錯。秀娟老師告 訴大家業力是中性的,好壞都參半,好事不要太高興,壞事也不要太沮喪,擇善而為就對了,縱使在無常的人生中,也可以開闊無限的大愛,如此就不會被「命運」所轉,而能「運 命」為自己人生做主,致力於對社會人群有意義的事情。

書中一百零三頁,環保蘊含六度,談到環保志工在付出的同時,也是修行「六度波羅蜜」,佈施時間體力與金錢,持戒改正菸酒賭等不良習氣;在做的當下,鍛鍊不怕辛苦、不畏髒亂 的「忍辱、精進、禪定」心;許多人因此忘卻煩惱、掃除憂鬱,將內心垃圾清理乾淨,就是「智慧」。環保產生善的共振,具體的成果,環保志工將資源回收所得護持大愛電視台,讓 清流繞全球,回收的紙類一年可以挽救兩百萬棵樹,寶特瓶回收經過加工可以製成溫暖的毛毯,與國內外貧窮苦難的人廣結好緣。

聽眾中有一位曾經參加過教聯會活動的羅月萍老師,透過書軒網站查詢,得知12月25日晚上,陳秀娟老師要導讀《善之共振》。於是,下午先帶學生到關渡靜思堂參加歲末祝福, 結束後就趕過來聽演講,本來約好幾位學生要一起來,他們臨時有事沒有辦法來了。羅月萍老師是高中老師,經常用靜思語和學生分享,他教過的學生都非常喜愛他,聽完今天的演講 讓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因果」,不要種下惡因,才不致遭惡果。人要時時覺醒就不會被惡緣引誘,只要一個善心,一句好話,一個善行,就能予樂拔苦。凡事都要從自身做起,再影響 周圍的人,然後到全人類。眾人善的心念共振,就能淨化世間,消除災難。

周玉萍小姐工作地點在101大樓,距離新舞台靜思書軒很近,也是從書軒網站知道今天有秀娟老師的演講,她與秀娟老師是舊識,有一年多沒見到秀娟老師,今天演講讓她明白: 「一個人如果有福報又有德報就可以『改運」』千萬不可因小善而不為,因為小善可聚大善,形成善的共振。」

魏妤雯小姐來自宜蘭和周月萍小姐是朋友,今天上台北參加朋友的喜宴正好遇到周小姐,邀她來一起來聽演講的,聽完秀娟老師的演講後,她說:「希望自己也能夠積小善成大善,從 節約用水開始,如同講師說的只要省一點水,匯聚每人每天省一點水這樣就可以讓『一』變成最大。」

秀娟老師最後祝福大家要福慧雙修,做到利他善行就有福報;能夠自我調伏就有德報,有了福報與德報就可以改運。此刻主持人上台除了感謝大家的參與外,更希望大家能夠把書也請 回家,隨時可以提醒自己,聚小善就可以累積成大善。主持人同時預告下一次的心靈講座,將邀請郭孟雍老師,用音樂饗宴和大眾結好緣。當天營業到凌晨,可以看到101大樓的跨 年煙火秀,提醒大家當天要提早光臨,座位有限。 .

圖左 : 陳秀娟老師與大家分享,善要擇善而為,力行十善業,善念共振便能發揮加乘的力量。[攝影者:蕭中強 ]
圖右 : 深入淺出的解說,透過生活化的舉例,讓現場每一位聽眾都獲益良多。[攝影者:蕭中強 ]

圖左 : 聽眾魏妤雯(左)講完演講後說:「希望自己也能夠積小善成大善,從節約用水開始,匯聚一點水這樣就可以讓『一』變成最大。」[攝影者:蕭中強 ]
圖右 : 羅月萍老師(右)常用靜思語和學生分享,聽完演講,讓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因果」,不要種下惡因,才不致遭惡果。[攝影者:蕭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