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感恩戶做竹筒飯 回饋志工關懷

感恩戶做竹筒飯 回饋志工關懷

E-mail 列印
2007年10月起,太魯閣族的張女士獨力扶養四名子女,一家五口因此成為慈濟長期照顧戶。2010年12月張女士搬了新家,歡喜之餘想製做竹筒飯與慈濟志工結緣。花蓮慈 濟志工為護持感恩戶的善念,也期待透過愛灑活動,啟發同區個案的善念,而達到濟貧教富的目的。特別選定2011年1月24日在張女士的新家,舉辦一場感恩戶愛灑活動,志 工、案家暨鄰居共二十五人參與。

1月24日,山頭罩著霧氣的陰雨天,早上八點,大小志工在訪視志工森元雅琴家門口集合,帶著一桶地瓜紅豆湯、水果以及將熬煮大補湯的鮮蔬食材,還有一顆歡喜心,驅車前往位 於秀林鄉銅門村的榕樹社區,順道把張女士的左鄰右舍、以及同樣是感恩戶的陳女士及羅女士兩家人,一併邀請前來同樂。

活動藉由製作的竹筒飯為起頭,進而分享關於慈濟成立緣起──「竹筒歲月」,在享用美食之餘,眾人亦隨喜將善心投入竹筒,由志工以張女士名義轉回慈濟功德會,期待能夠發揮濟 助更多人的功效。

◎最天然的竹筒飯

愛灑活動的前一天(1/23),慈濟志工已經展開前置作業,帶來二十台斤的圓糯米,隨即由張女士的表弟陪同上山砍竹子。蜿蜒曲折的產業道路,一路逐坡而上,抬頭仰望許久不 曾接觸的山林,遠眺奇萊山峰,景色甚為宜人,沿途還見老鷹在空中盤旋。在張女士的表弟及鄰居鍾先生俐落的動作下,竹子應聲倒下,砍下的竹子經過慈濟志工及三位小菩薩用鋸 子,裁鋸成適合製做竹筒飯的大小。

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總共完成約二百四十小竹筒,滿載而歸之後就是開始清洗作業,然後倒扣晾乾靜待將糯米裝填進去。對原住民而言,「過年才會製做竹筒飯」個案羅女士向志工說 明吃竹筒飯的意義。

因為有了昨天的前置工作,今早志工的工作顯得輕鬆許多,「開始裝填昨天浸泡一晚的糯米到竹筒裡,製做竹筒飯。」張女士快速地示範裝填動作,接著又是一群大小志工的初體驗 囉!

「填滿了米,把竹子敲一敲讓米紮實之後再補滿,隨後將開口處封好。」只見大夥兒此起彼落響起「扣、扣、扣」的聲音。

張女士的兩個小女兒開心地在屋廊下轉來轉去,一會兒跑到屋後看志工們清洗水果、蔬菜,一會兒又緊抱著媽媽撒嬌。家裡沒來過這麼多客人,平時在外打零工少有機會待在家裡的鍾 先生露出靦腆的笑容,取了木板到屋後,墊了木塊當場做長桌使用,「家裡來好多人,真熱鬧,氣氛變得很好!」他非常感謝志工辦這場活動。

填好米的竹筒放進爐火上的大鐵鍋,白煙緩緩地冒著,直到蒸汽把鍋蓋頂得噗噗作響。

「燒喔!」剛起鍋的竹筒飯一般人肯定覺得燙手,靠山吃飯的原住民絲毫沒有懼色。「啪!」一聲,竹節應聲裂開,手一掰,立即呈現出竹筒內膜包裹的特殊清香飯味。「好〜好〜吃 〜」人人吃著第一口竹筒飯,慢慢說著進入嘴巴裡的感覺,還一付回味無窮的表情呢!

這時志工為了布置溫馨的餐桌,指了指樹上翠綠的麵包樹葉,只見鍾先生身手矯捷地爬上直挺挺的樹幹摘下幾片葉子,又縱身一躍跳下樹幹,讓志工不得不讚歎原住民的身手矯健。

翠綠的長葉配上紅花鋪放在層層疊好的竹筒上,「這是『花開富貴,節節高升』!」志工葉宥忻說。

長桌擺滿了食物,慈濟委員森元雅琴指著棗子說:「期望張女士一家『棗』日脫離困難。」藉著竹筒飯,她與眾人分享了慈濟成立始於「竹筒歲月」的故事,儘管物質條件有所限制, 當年的三十位家庭主婦每日將五毛錢投入竹筒,既不影響持家又可成就慈善。

◎意外的收穫與迴響

近中午時分,人人開始舀著大補湯大快朵頤之際,慈濟志工連忙詢問大補湯味道如何?大家紛紛強調,想不到素食的大補湯味道可以如此鮮甜好喝。

其中一位感恩戶羅女士說道:「我以前都覺得大補湯就是要用排骨或雞腿下去熬才會好吃,沒想到這樣子做也很美味,很好喝,我以後也會這樣子做。」同時提醒志工下次到她家辦愛 灑,醞釀另一場「素食」的約會。

吳姓鄰居吃了十八年的早齋,一直就是隨便吃吃,非常開心地與志工分享「這是養生素的第一步」。

另一感恩戶陳女士則說,從孩子自學校帶回「無肉」的觀念後,他們家每週有一天為「素食日」。

習慣肉食的原住民,為了配合慈濟志工的飲食,特地製作原味的竹筒飯;而志工們設計的素食大補湯食材,意外獲取大人小孩的青睞,並且激發展開素食餐會的構想真是始料未及。

最後,志工發送小巧的素食食譜與眾結緣,大人小孩通通有獎,彷彿是一場提前舉辦的迷你型歲末圍爐。一鍋熱湯、一桶甜品,溫暖著寒冬裡每一個人的胃,讓人間溫暖的甜意盪漾在 嘴角、洋溢在心底。 .

圖左 : 1月23日上山砍竹子製作小竹筒,李浩原(左)首先放下鋸子吃飯糰補充體力,另兩名小菩薩則繼續加油中。[攝影者:楊寶月]
圖右 : 1月23日近中午時,砍製小竹筒的作業大功告成,大家在產業道路旁留下幸福身影。[攝影者:楊寶月]

圖左 : 張女士(右)快速為眾人解說並示範裝填米入竹筒的動作。[攝影者:林士鈞]
圖右 : 三位小菩薩賣力裝填竹筒飯,感受他們的初體驗。[攝影者:林士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