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愛孩子 給予讚美和陪伴

愛孩子 給予讚美和陪伴

E-mail 列印
期望學員們力行環保,讓地球能休養生息;中和慈濟志工與教聯會老師,藉著「製作環保竹筒」課程,在實作中讓學員心生喜悅,啟發內心的善念,日後能將涓滴愛心,存進自製竹筒 的零用錢捐出來行善;更透過方美倫老師,與家長分享教養孩子的經驗,讓學員的父母受益良多。

為了讓孩子直接感受到物質再利用,了解到所有的物質在用心的安排下,可以發揮它最大的用處,讓孩子懂得「物盡其用」的真義。課務組將廢棄的紡紗捲軸回收後做成竹筒原型,讓 孩子發揮他的創意,以紙黏土做成各種造型來裝飾竹筒,家長與志工則從旁予以協助,合力完成外型亮麗的竹筒。

製作竹筒前,透過影片,讓孩子們知道世界上的角落,尚有許多人們吃不飽、無禦寒衣服可穿,飢寒交迫等待救援;更希望藉由影片分享,讓大家感受到,自己處在幸福中應該知福、 惜福;平時可以將自己不必消費的行為消除,把節省下來的錢,存入愛心竹筒中,可以點滴累積行善資糧。

方美倫老師則是以大懺悔的心情說出,自己以前管教孩子,只是一味地從學業成就做為著力點,造成與女兒之間的種種衝突情結;希望藉由自己管教上的失敗經驗,來警惕天下父母。 同時,也提出具體的好方案,教導父母調整管教孩子的心態,才能產生和諧的親子關係。

課程中,家長們針對孩子的學習問題、親子之間的相處,請教於美倫老師;現場氣氛極為熱烙,眾人把握機會尋求教子良方;得到方老師的提點後,家長們皆表示願意嘗試改變。

陳爸爸分享在自己離婚後,對孩子的管教不夠細膩、要求也不嚴格,因而養成孩子自我中心的行為模式,比較不懂得體貼大人的辛苦。然而在聽到美倫老師的分享之後,陳爸爸懺悔地 說:「對於方美倫老師所提及如何愛孩子的方法,我都沒有做到。反省的結果是自己注意到孩子的問題,但找不到好方法;今後會採用方美倫老師的建議,從口語上多給予讚美,有三 分的好,讚美他十分。」

適時引導孩子將過多的精力消耗掉,廖媽媽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也就是慈濟資源回收日,帶著孩子到「錦和國小」參與環保回收,讓他將保特瓶踩扁;在家則讓孩子協助端碗、 擦桌子、以吸塵器吸掉地板灰塵。

而孩子在學校班上出現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功課也常常是拖拖拉拉寫不完,廖媽媽想請教自己該如何協助孩子?美倫老師建議廖媽媽,要適時找醫生診療。並引導廖媽媽更要 把自己的心安住,找尋孩子的學習興趣,也要安下孩子的心,引導孩子平安長大。

期待透過美倫老師的經驗分享,能讓家長找到適合親子間的相處模式,增進家庭和樂的氛圍,給孩子快樂而沒有壓力的童年。 .

圖左 : 中和社區親子成長班課程,父母專心聆聽方美倫老師分享教養孩子的經驗,與如何愛孩子。[攝影者:黃丕漢]
圖右 : 課程中,小學員踴躍回答老師的提問。[攝影者:陳建霖]
圖 : 陳爸爸上台分享,他今後將會採用方美倫老師的建議,要多給予兒子讚美。[攝影者:洪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