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收攝欲流心自在 放下三毒結好緣

收攝欲流心自在 放下三毒結好緣

E-mail 列印
乍暖還寒不穩定的氣候,並未影響志工精進於《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法海裡。3月28日信義永吉區志工及會眾近一百六十位,齊聚在慈濟台北東區聯絡處共修,由志工林 麗雲導讀並分享法益。

◎惑眼牽心起懺悔

《水懺》中篇<懺四數煩惱>經文中談到:「或因四流造一切罪,其中四流意指『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欲流』即凡夫在欲界中為貪求快樂,以致『惑眼牽心』,讓境界迷 惑了眼根,使心受到牽動......」充滿智慧法語的讀書聲,迴盪在慈濟台北東區聯絡處裡。

當志工陳錫琮讀到<懺四數煩惱>這段經文時,他深深懺悔地說:「以前為了買一樣日用品,去到大賣場時,常被陳列的特價商品所誘惑,不知不覺買了一大堆平常很少用到的物品, 堆得滿屋子都是既用不著又捨不得丟的物品。現在,我終能體悟這就是『惑眼牽心』,買的東西到底是需要的呢?還是想要的呢?想想其實只要降低欲望簡單過生活,就能輕安自 在。」

◎放下欲念結善緣

佛陀說法是為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或因四貪造一切罪」所說的「四貪」就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在免稅店工作近二十四年的志工王惠鈴分享說:「在職場中,因為公司採業績 制,業績愈高薪水愈多,同事間工作或相處都以業績為優先考量,每天都不斷地上演貪、瞋、癡的戲碼;常因互搶客人,彼此而有了心結。」

進入慈濟以後,上人常耳提面命:「要將心量放大,時時感恩。」讓王惠鈴自覺不該在「貪、瞋、癡」的漩渦中打轉。於是,她自動請調擔任「茶師」,為顧客奉茶解說茶藝。退出賣 場後的王惠玲,當賣場的同事忙不過來時,她總會在工作的空檔主動幫忙、隨時補位。與公司同等年資的惠玲,不受公司業績獎勵制度的誘惑,於職場中如此縮小,輕安自在地廣結善 緣,而她的分享也讓參與讀書會志工給予了讚歎的掌聲。

◎歡喜付出去「瞋縛」

凡夫常心猿意馬,要去除「貪、瞋、癡」三毒談何容易。志工潘又慈讀到「瞋縛」,書中提及人總是在遇到人事物,稍不順己意時,就會發脾氣起煩惱,事過境遷後才覺得自己不對, 又不好意思承認。

在團體中常見有人脾氣不好,這個人說不定是你、也說不定是我......潘又慈自謙地說:「那個人就是我!年輕時,因為事情多、工作又忙,碰到小孩不聽話時,我常會生氣罵 人。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慚愧!」「其實事情並沒有嚴重到需要罵人,那時只會要求小孩依照自己的模式去做,根本都沒時間停下腳步,聽聽孩子的想法。結果讓家庭氣氛很緊張, 親子關係也很不好。」

「生氣是短暫的發瘋。」上人的靜思語讓潘又慈生起警惕心,《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所談到的「瞋縛」,更讓她覺悟「千萬不要因一時生氣,如用繩子綁住自己;要學習菩 薩心,甘願歡喜付出,就不受瞋怨所縛。」 .

圖左 : 林麗雲(站立者)用心整理重點,為會眾導讀《水懺》經文,分享法益。[攝影者:張凱惠]
圖右 : 自覺不該在「貪、瞋、癡」的漩渦中打轉,王惠鈴放下欲念與人廣結善緣。[攝影者:張凱惠]
圖 : 深入經藏,讓潘又慈覺悟千萬不要因一時生氣,如用繩子綁住自己的心。[攝影者:張凱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