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起懺心 家庭和諧之道

起懺心 家庭和諧之道

E-mail 列印
「三途苦報無代受」,在人間處處可見。如慈濟人常常去幫忙清掃房子或當醫院志工時,也都會看到、感受到,就像人間地獄一樣。

「我們希望成為這種人生嗎?」簡報圖片的畫面猶如飢餓道、畜牲道。

「當然不要。」大家不假思索的回答。

「罪苦根源計有三」今天導讀的範圍,從回顧上冊至中冊懺煩惱障第一節至懺三數。陳怡伶師姊以「煩惱意業生」偈誦內文,談到「三障,是修行最大的障礙道路」。除三障,應以滅 障七心對治。

◎懺意業 得生善處

「人生恰似一場戲,戲的劇碼叫貪欲,貪如深海萬丈谿,欲壑難填苦來襲……」偈誦歌曲,充滿美妙的旋律,相應上人的開示「意望深無底,有一缺九」,攝住學員的心專注地、細微 地發現、對照自己的習性。

「我已經做這麼多,也已經發菩提心了,為何還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書上說明那是過去既成的因,今日果報才會現前。並不是去搶人、害人、殺人才有罪,自己的思想行為有偏差都 算是罪。因此,我們這一生要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即使最後境界來臨時,意念若處於正知正見中,就不會受到業力牽引。

「煩惱皆由意起」,煩惱就像怨家、盜賊、瀑河或羈鎖。書上云:有一種人過去造業後,雖曾在三惡道受盡報,但惡性不改,覆藏於心,種子春風吹又生,壞的種子又來了,所以這輩 子習性還是沒有改,而得「貧窮孤露、兇犯頑鈍、愚迷無知諸煩惱報」。倘若身旁有此種人,就要婉轉規勸,今生能得人身,更應積極去造作福業,至心求哀懺悔。

導讀的怡伶師姊說,我們在慈濟受益,當我們能跳脫苦惱之後,希望能拋磚引玉,念報佛恩,報上人恩。「就如今天來此共修,期待能把自己讀到的觀念與大家分享。上人教示我們, 要以『三輪體空』的觀念做慈濟事。不過,也說,學佛若有所求,只求在人生的最後時刻要往哪裡就去哪裡。所以我們更要加緊用功修道業。」

◎以懺悔心轉化親子關係

在進行入經藏手語演繹之前,怡伶師姊把經偈對照《水懺》講記以說故事方式呈現,導讀完畢,現場氣氛充滿法喜,有的學員豁然明白道理而有悔意。

遠從淡水而來的第二組陳貴玲,歡喜之情,溢於言表,感性地表示第一次踏入天母共修處,立即感受到溫暖滿人間。「以往以為經文很難懂,但是今天(2011/03/28)的課 程講述方式,使我不再害怕接觸經文,希望往後能有更多機緣求得智慧」。

與其相偕而來的翁菁穗靦腆道出:「非常驚訝經文居然可以唱誦,既不失藝術又別具韻味,也希望能透過《水懺》講記的入法共修找到方法,解開煩憂。」

廖淑玲分享:「在一次做家事過程中,驚覺一首喜愛的歌曲,竟然不知不覺聽了一個上午,不禁想起女兒只因一首歌重複聽了二十遍,竟讓自己起了瞋怒心,當下斥責她,可是不久 後,自己喜歡上一首歌曲,竟然也重複聽了一個早上。讀了《水懺》後,立即起懺悔心,認為應該學習彼此尊重,才是維持家庭和諧之道。」

張瓊怡提及,有時與孩子相處時,會因自己的情緒化致使親子關係僵持不下,甚至惡口相向,自陷深淵,無法自拔;她說:「來這裡上課近三年了,這一學期讀到《水懺》,會讓我的 心更沉靜,今日怡伶師姊以生活化的方式講述,用故事啟發事理,向內自省,期許能以一分恭敬的懺悔心,去除一切煩惱,學習用智慧轉化親子關係。」

煩惱從三至百八,從最細微之處可窺一二,「造業豈能不懺?」儘管是本(欲)有、當(色)有、中(無色)有,也都歸於真空妙有,應不斷找尋內心的心靈風光,時時觀身不淨、觀 心無常、觀受是苦、觀法無我;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即得「三慧明、三達朗、三滅苦、三願滿」。.

圖左 : 學員各個神情專注,或勤做筆記、或閱覽書本。[攝影者:黃莉美]
圖右 : 張瓊怡(前排中)提及,有時與孩子相處時,會因自己的情緒化使親子關係僵持不下。但讀《水懺》,讓心沉靜;而怡伶師姊以生活化的方式講述,用故事啟發事理,向內自省,期許能以一分恭敬的懺悔心,學習用智慧轉化親子關係。」 [攝影者:黃莉美]

圖左 : 遠從淡水而來的陳貴玲(左),歡喜之情,溢於言表:「以往以為經文很難懂,今天的課程,使我不再害怕接觸經文。」相偕而來的翁菁穗靦腆道出:「非常驚訝經文居然可以唱誦,既不失藝術又別具韻味,也希望能透過《水懺》講記的入法共修找到方法,解開煩憂。」[攝影者:黃莉美]
圖右 : 導讀完畢,現場氣氛充滿法喜,與導讀的陳怡伶師姊(前排左四) 合照。[攝影者:黃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