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魔術手指——環保創意達人陳木生

魔術手指——環保創意達人陳木生

E-mail 列印
裝潢、布置的費用,是不小的開銷。但是,如果你有神奇的魔術手指,懂得將回收物再利用,不只是行駛水面的環保創意龍舟;不只是東大園區的風車;不只是指示方向的機器人。看廣告設計人陳木生,怎樣來化腐朽為神奇……

陳木生利用回收器材製作引導機器人,既富創意又有趣,吸引眾人目光。[攝影者:管連修]
裝潢、布置的費用,是不小的開銷。但是,如果你有神奇的魔術手指,懂得將回收物再利用,不只是行駛水面的環保創意龍舟;不只是東大園區的風車;不只是指示方向的機器人。看 廣告設計人陳木生,怎樣來化腐朽為神奇……

◎用生命換取慧命

1953年,木生出生於嘉義新港,家中務農,生活相當貧困。由於父親健康狀況不佳,排行老大的他,從小就必須分擔家計,深刻體會世態炎涼。初中畢業,決定不再升學,做過水 泥工、板模等,但一直無法適應。因從小美術能力就不錯,作品常受老師表揚,自覺在藝術方面有興趣也有天分,於是決定朝廣告業發展。

剛開始在斗南學,鄉下的師傅,只會要學徒依樣畫葫蘆,卻無法教導廣告學深奧的道理。另外,廣告類別又有分兩類,油漆類和壓克力,陳木生自行深研,學徒生涯整整八年,終於能 獨當一面,自立門戶。在這過程中,也曾因父親的病痛,迫使他面臨抉擇,是否應該放下廣告看板這行業,另謀他職?後來因堅持,努力耕耘,終於在廣告界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二十五歲結婚,遷至臺中定居,並在西屯開「百利廣告社」,至今已有三十三年歷史,縱有搬遷,也都在附近。對於工作,他非常投入,有時甚至廢寢忘食,也會想方設法尋找各種相 關資料,以充實或凸顯廣告訴求。學廣告時,師傅說的一段話,深植心中:「人不能像水黽一樣,永遠停留水面,最後瘦巴巴地離去。要學蚯蚓的精神,在有限的範圍內,用心經營自 己的生命,日益茁壯,不需眾所皆知,只要活得精彩,每一次的斷裂,都是自我生命的延續!」

1996年的中秋節下午,陳木生在陽臺整理花草。抬頭突然發現,之前幫對面大樓藥房製作的帆布大招牌,其中有一個字的筆劃不對,要求完美的他,當下決定爬上十二樓修改。陳 木生走到大樓管理室,笑容滿面和管理員打招呼︰「我要上去頂頭修改帆布招牌的字,約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秋風吹著,帆布隨風搖曳,很難處理。過程中一晃神,他從十二樓摔落至六樓平臺,不能動彈。椎心疼痛,又不知何時可獲援的他,焦慮萬分,這時腦中突然浮現太太的聲音:「遇到 急難時,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陳木生趕緊照做,一心祈求奇蹟。

一小時後,大樓管理員心覺不對勁,趕緊往十二樓查看,一層一層往下查,終於在第六樓發現他,馬上請救護車送醫。昏迷中,隱約聽到太太的哭泣聲,他知道自己有救了。痊癒後, 臉上雖留下一道疤痕,但也省思了生命的可貴,體悟人生的無常,決定抽空當志工行善助人。

重獲生命的他,深感「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道裡。那段期間,陳滿師姊來家中收功德款時,常噓寒問暖,讓他很感動,因而用歡喜心,加入慈誠培訓。然家中廣告生意忙碌, 還是無法全心投入。直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原本好好的社區,居然在剎那間,倒塌毀壞,多少生靈一夕間逕赴黃泉,生命的無常,再次深深震撼。看到大家出錢出力、無怨 無悔地投入救災,忘記己身的疲勞,深受感動。更覺年華老大,若再不積極付出,恐為時已晚,因而積極投入志工行列。

◎面對挑戰 使命必達

陳木生負責布置組,將專業運用在志業上,和活動組之間配合良好,每次活動有任何需求,如兒童班上課道具、創意風箏、歲末祝福舞臺布置等等,從不推託,如期完成。他的作品, 經濟又環保,充滿創意。他用心完成每一次任務,眼中沒有難字,化不可能為可能。

歲末祝福點燈活動,為慈濟年度重大活動,2007年臺中西屯歲末祝福活動,在臺中僑光科技大學積中堂舉辦。活動前一天,八十位志工齊聚會場,打掃、布置。負責舞臺部分的陳 木生,像陀螺般轉來轉去,一會兒搬竹子(南屯區布置用過的,因該區已舉辦過歲末祝福),一會兒忙貼字,忙得汗濕衣襟,手仍不停歇,忙得滿心歡喜。

陳木生的專業和巧思,讓大家很贊歎。以往,布幔上的大字都是用膠帶粘上去的,常在活動進行時掉下來,或等要拿下時,布幔上會有膠帶的痕跡,很難處理。這次,他利用窗簾專用 的吊勾,用膠帶將它固定在大字後面,然後再將字別在布幔上,既緊貼又方便,且可重複使用,經濟又環保。

該年的布置主軸是「克己復禮」,宗教處事先已設計好大方向。準備時,只要依循方向去做就好,不用自己摸索。只是,布置要用的材料很多,光是電腦刻字作業,陳木生就用了三個 工作天。全面禮堂設計,還要考慮到燈光和錄影出來的效果。

至於外場部分,為了讓參加的會眾容易找到地點,陳木生在積中堂入口處屋頂,吊上醒目的紅色大布條;在大門旁的四根柱子,掛上「心寬念純、美善人生、全民減碳、簡單生活」條 幅;並在屋頂兩旁裝設大型照明燈,讓晚上參加的會眾可以找到會場。

◎環保龍舟具創意

2007年,臺中環保局於端午節前一星期,舉辦「環保創意划龍舟」大賽。參加比賽的西屯區公所,沒人可以承擔製作,當大家正為這問題傷透腦筋時,平常和慈濟志工熟識的辦事 員曾惠珍,向洪耕然區長提議請慈濟志工協助。經陳滿師姊和何志君師兄從中協調,由陳木生製作環保創意龍舟。

製作規定龍舟要能載四個人,並能划行五十公尺。他思索著如何使用回收物,深入去了解材質、水面承受壓力等等要素。利用三百五十片回收的光碟作成龍身,船底用回收塑膠管和寶 特瓶結合,一艘環保創意龍舟,就做出來了,如期參加比賽,也贏得佳績。

2008年,西屯區公所再度邀請陳木生幫忙製作。有了去年的經驗,這次他思考層面較廣,特別在龍的造形上創新。將龍身塗上鮮綠色,整體感覺很亮麗,並在龍身兩側做翅膀,龍 嘴隨著划行前進時,跟著動起來(龍身後面有把手,操作者可控制),船底則用回收的塑膠桶組合,浮力較佳。這次再度勇奪第二名,他把獎金,全捐給慈濟。

2009年擴大為全國性比賽,作品比前兩年多,造形、創意更具特色,還有遠從花蓮來共襄盛舉。這次,陳木生用廢棄的管線當龍鬚,以回收的水管彎成龍角,水桶切成兩半,做成 龍頭的上顎和下顎,划行時嘴巴還可以一開一閉;龍身以廢棄的水管,加上孟宗竹綁成;划行器由兩個回收的炒菜鍋跟洗臉盆組成,塗上淡紫色。雖然參賽高手如雲,但仍脫穎而出, 得到第三名。

◎賦予回收物新生命

慈濟四十周年展至四十四周年展期間,陳木生配合主題,利用回收物,製作各種神奇的環保物,在東大園區展場呈現。

走進景觀開闊的東大園區,映入眼簾的是入口處旁大型的風箏,隨風款擺,歡迎大家來臨。而在環保站前,一座兩層樓高的風車更吸引住眾人的目光,這是四十一周年展時,陳木生的 巧思,它象徵法輪常轉、精神堡壘、希望常存。

風車的設計,係先上網查資料,以荷蘭風車模型來放大比例。材料中多來自回收物,利用質輕、抗風性強的中空板做風扇,以扁鐵固定,調整風扇的受風力,再以摩托車輪框作軸心, 焊接四支圓鐵管,插入風扇,用螺絲加以固組裝後,架在以咖啡飲料空罐組合的小木屋上,四周以環保素材及枯木造景。

發揮創意,重新組裝回收物,可創造出新的生命力。四十二周年展,陳木生再次利用環保工具,發揮創意。2008年的主軸「克勤、克己、克難和克儉」,仍然需要很明確地表現出 來。整個東大園區區分五個主題館,有風、火、地、水和多媒體館,每站都要需有人引導。

「立正,站好,隊伍要排好,注意自己儀態,等一下你們將分發到各個單位服務了。」佛堂外文化走廊,陳木生正為十個栩栩如生的銀色機器人(大人和小孩造型各五個),進行閱兵 典禮。經過的人,看到這景象,都忍不住停下腳步,會心一笑。負責製作的陳木生表示:「今年因為沒有做菩提架,海報又少。所以在每個展點入口處,放置兩個機器人(大人和小 孩)當引導。」

眾人贊歎的機器人,大小依人體基準。而身體部分,當初的構想是放液晶螢幕,後來考量成本太高,而改用壓克力。壓克力材料大部分來自百利廣告社用剩的,不夠部份再買新的。手 臂關節,用螺絲鎖住,可以調整動作。它的材料木頭,都是就地取材,直接從東大園區取得,只是再漆上銀漆而已。

書軒前,吸引眾人眼光的火館看板,又是陳木生的傑作,他用木板畫濃煙當背景,將兩株枯木綁上,又在木板上打洞,綁著黃色、紅色和橘色三色彩帶。木板後面裝上風扇,開關一打 開,風從後面吹來,彩帶一起飄揚,意味著火很烈,正燒著地球。遠遠望去,很是醒目。

東大園區入口處旁,有一棵枯樹,上面有一個大鳥巢上,他放置二個用寶麗龍做的鳥蛋,象徵人間菩薩的誕生,更意味著東大園區大家庭中,大家要發揮團隊力量和淨化人心使命感。 從他的作品中,可以很清楚看到那份用心。

每年東大的布置,都有不同的主題。面對這些挑戰,陳木生樂在其中。他談及:「很高興每年都有機會付出,這表示我的作品受到大家的認同和肯定。雖然,布置需花很多的心思。希 望我的作品,讓參訪者覺得很震撼,又有親和力,且認同。當然,最大的願望是,這些作品能度化眾生,廣邀更多人間菩薩。」

陳木生勇於接受挑戰,善用資源,為回收物創造新的生命,正是名副其實的環保創意達人。

圖左 : 慈濟四十周年展至四十四周年展期間,陳木生配合主題,利用回收物,製作各種神奇的環保物,在東大園區展場呈現。[攝影者:管連修]
圖右 : 多才多藝的陳木生也是人文真善美志工,承擔錄影工作。[攝影者:管連修]

圖左 : 陳木生利用窗簾專用的吊勾,用膠帶將它固定在大字後面,然後再將字別在布幔上,既緊貼又方便,且可重複使用,經濟又環保。[攝影者:管連修]
圖右 : 環保創意達人陳木生的雙手能化腐朽為神奇。[攝影者:管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