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佛教與環保研討會 再倡「百蔬V族」

佛教與環保研討會 再倡「百蔬V族」

E-mail 列印
「佛教與環保研討會」在馬來西亞綠野國際會展中心如期展開。研討議題以佛教三理──物理、生理、心理為基準,並以健康環保、心靈環保、生活環保、佛教環保為主要議題。

馬來西亞水利局發現,從2004年至今,大馬海域的海水平位逐年上升十公分;若海水持續上升,大馬七個低窪沿海地區──即峇株巴轄、馬六甲、檳城、美里、巴生、雪蘭莪及北 根,將在九年後被海水淹沒,其中峇株巴轄將是第一個消失的地方。這個驚人的報導,值得全國人民省思。

2011年5月22日,由馬來西亞佛教總會雪隆分會主催、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雪隆分會主辦,馬來西亞佛光山、觀自在文教中心聯辦、大馬佛青總會雪隆州聯委會、吉隆坡華聯金 剛禪寺、八打靈觀音亭協辦的「佛教與環保研討會」,在綠野國際會展中心展開,法師、佛友、慈濟志工、會眾等約五百人參與。

研討會議題以佛教三理──物理、生理、心理為基準,並以自然環境、健康環保、心靈環保、生活環保、佛教環保為主要講題。

善惡拔河之際,哪一方會贏?證嚴上人說,人多的一方會贏。慈濟雪隆分會執行長簡慈露認為,值此末法時代,大家藉由這場探討會來關心,進而瞭解,再通過實踐;從個人以至團 體,全體勸素,讓善念共聚。她期待:「佛教界從今天開始,成為一股帶動的力量。」

馬佛總雪隆分會主席明吉法師表示,天災的頻密示現世間無常。發生在遠方的災難,都跟我們息息相關,全球七十億人口應是生命共同體。因此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佛教徒應從關心自 己,家庭、社會,再擴及全人類。

◎以宗教情操做環保

台灣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謝惟崵透過柏林影展一短片〈Chicken ala carte〉,喚醒大家的悲心,以宗教的情操來做環保;勿在不經意的揮耗中讓每天二萬五千人 死於饑荒。他亦借喻浮萍繁殖的倍數增長頻率、來不及的概念,期許世人對耗盡地球資源的覺悟。他表示:人心的貪婪,社會的文明促成溫室效應,唯有改變生活方式才可遏止氣候變 遷;也正如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主席帕喬里言:「少吃肉,騎單車,節約消費。」他也强調:「人類應該懺悔與地球共生息;而非繼續預支後代的未來資源。」

全球各大洲每十年發生的災難逐年增加,這不是單一偶發的事件。十多年來,惟崵師兄踏足無數哀鴻遍野的受災國,看盡災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煎熬。他說,因為人類的冷漠,五歲孩 童被人肉騙子販賣做苦工、十四歲少年被訓練成小戰士、貧民撿拾快餐店的殘羹裹腹……

「人人都有自性佛。每一場災難的發生,就可以看到人性的希望被點燃,即使他是一個受災者。」就如緬甸風災的災民日存一把米救人;這種無私讓他有更大的力量走下去,猶如在泥 巴裡看到蓮花在綻放。

「環保議題不分國籍、不分信仰,它是超越宗教的,人們應因地球的呼應,回歸簡樸。」惟崵師兄認為只要一點點改變,世界就會有大大的不同。「從事環保工作,若少了宗教情 操,就會淪為一部機器,陷入煩惱。」

◎「環保五地」多用心

「環遊世界只是圓滿個人的夢。」愛好旅遊的台灣環保志工陳哲霖,後來改變主意要以「環保教育講座圓滿每個孩子的夢」。自認「自己開豪華房車排放的二氧化碳比聽眾多」,那如 何與人說「節能減碳」,因此他儘量以腳踏車代步。

他在研討會上談及「環保五地」:談天說地、淨化大地、淨化心地、敬天愛地和脚踏實地。藉氣候變遷,四大不調,全球災難頻密和大家談天說地,面對暖化新世界;活用「環保十指 口訣」,推動精質化資源回收淨大地;鼓勵「一日五善」心地環保,簡樸回歸自然生活,以素食、省電、省水、携帶環保餐具及改變交通方式日日减碳1.53KG。再以「幸福密 碼~心室效應333」呼籲大家心存善念;他也藉由證嚴上人的「十在心路」期許人人脚踏實地。

陳師兄不僅到各地做環保教育宣導,也設計了不少環保道具,赢獲獎項。外行環保,内行善孝;最後以〈母親的手〉一曲呼籲大家行善、行孝不能等。更期許:「醫師做環保,工程師 做環保、老師做環保,法師也來做環保。」

草根具有緊抓土壤、保護大地的力量,上人把環保志工稱之為「草根菩提」。台灣環保志工甘萬成說,環保不是回收垃圾,應是資源再生,物歸源頭。

身有病痛、家有家暴、眼盲心不盲等不同的人生際遇,身上揹負著許許多多「苦」的志工,在環保站找到生命的第二春。從開始投入環保的開心、過程如如不動的不動地、間中善解自 在的善慧地,到最後的智慧開,甘萬成形容他們可說是從第一的菩薩歡喜地,逐步進階到第十的法雲地。

「你素了嗎?」、「你『素』對了嗎?」

新加坡營養師伍卉苓針對「還沒持素」及「已經持素」的聽眾談持素的好處以及如何吃素,打破一般人對「吃素營養不良」、「吃素沒有力氣」等的迷思。她更以自身懷孕生下健康素 寶寶的經驗與眾分享「吃素適合各生命階段的成長,包括孕婦和小孩」。

◎「不能等」呼應「來不及」

在愛護地球的前提下,佛光山新馬總住持覺誠法師抱著「捨我其誰」的精神,從自身做榜様,推動環保碗的使用,再從教育著手;在兒童班、青少年宣導環保觀念,更用善巧方便法 門,以「吃素健康」為理由,鼓勵友族同胞來共襄盛舉。

觀自在文教中心在明吉法師的帶領下,2010年大力推動「慈悲持素救地球」運動,告訴佛友那是「不能等」的事。佛友陳金妹說,法師推廣的持素運動促成了許多人從此吃長素的 因緣。而「吃一餐素換一個心願」的方便法,更鼓勵許多年輕人持素。

從覺誠法師的「環保心保」到明吉法師的「慈悲持素救地球」,真正看到了佛教團體在環保推動的用心,誠如覺誠法師的呼籲:「大家一起來!」

◎進而做「心靈環保」

從談環境保護到心靈環保,明吉法師說,持素除了是愛護生命、守護健康,更是養生之道,一切都回歸那一念清淨心。覺誠法師的看法是:從生理來說,人是草食動物,吃素可以調整 身心,穩定情緒等好處。她關心「核能」帶給人類未來的問題。

慈濟雪隆分會行政主任陳志偉聽過這麽一句話:「人類是唯一可以選擇不吃肉的動物。」所以氣候暖化跟飲食有關。他也分享慈濟如何營造有利的環境,引發大家吃素的「蝴蝶效 應」,同時走入企業界、公司行號,校園,通過嘗試、失敗、實踐在推動素食。

「一年多前,鼓勵讀者響應愛護地球的行動,一千四百多人響應;失望的是幾個月後問卷追蹤,沒有一個人有更進一步的後續行動。」 星洲日報副刊總編輯曾毓林質疑,當時響應的 民眾是不是只是一時的熱心而已。

「這輩子不成功,還有下輩子。」 覺誠法師激勵大家,環保是百年的運動。法師以「小鳥用翅膀沾水救森林大火」的佛典故事,告訴大家,哪怕是微小的力量,也能成就大事;今 天的推動是小小的一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滴水成海齊勉勵

「百蔬V族」推介禮上,與會者喊出了「我愛地球,我愛吃素;我愛健康,我愛吃素」的口號,但願人人把今天的口號化為來日的行動,達致百萬蔬的目標。三個月後,各佛教道場將 驗收成效,再於農曆七月的吉祥月,把吃素的功德作個大迴向。

茹素後的吳舒豪,在生理與心理與前大不同,也跟持素六年的會眾吳維熊一樣:「持素後,身體輕盈許多。」

碰上工作壓力,及路上堵車等一些日常惱人的事,吳舒豪處之泰然,情緒不易波動。如此心境的改變、多年沒拿過病假、體力充沛,他歸功於茹素的好處。相識的朋友或同事在用餐 時,也會遷就他,跟他一起上素食館,他善用「同事度」帶動素食風氣。

「世界會因你的吃素而變得不一樣。」他也積極推動「週一無肉日」。他說:「每個人手中的一滴水雖然力量薄弱,但集合每個人手中的一滴水卻可以匯聚成海洋。」

慈濟期盼透過研討會之舉辦及後續行動,以實際行動拯救瀕臨破壞的地球,體現佛教團體慈悲為懷的根本精神,發揮「每一滴水」的力量。就如佛友謝安衡的分享:「只要一人帶動一 人做環保,就能以倍數成長,那地球就有得救了。」

圖左 : 民眾熱烈響應,近五百位會眾踴躍出席,會場內座無虛席。[攝影者:戴余玲]
圖右 : 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宗教處謝惟崵主任呼籲會眾改變生活方式,少吃肉、騎自行車、節約消費以抑制氣候的變遷。[攝影者:梁倩宜]

圖左 : 「佛教與環保研討會」假綠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藉由探討會了解環保與佛教的關聯,期許得以推動人人落實環保與心保。[攝影者:李農興]
圖右 : 陳金妹(左一)表示這個研討會將會成就許多人吃素,她更鼓勵年輕人持素。[攝影者:梁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