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非洲 非洲 頭頂慈濟大米 居民笑唸「阿彌陀佛」

頭頂慈濟大米 居民笑唸「阿彌陀佛」

E-mail 列印
七十一位南非慈濟志工在2011年6月12日八點半左右,抵達豪登省的普多利亞市斯皮特社區(Spruit)的發放現場,只見圍牆外早就排滿了等待領取物資的居民,他們比 預定發放的時間早來了一個鐘頭。

今天看到這麼多民眾提早到來,志工心想:「不曉得他們冒著寒風由住處走了多久,才到達發放地點?」 想到這些,大家不自覺地加快準備工作,只因為不願讓居民等待太久,尤其 將近一半的居民都是手裡牽著一個、肚裡又懷著一個的孕婦。繼而一想,等一下她們除了可以有毛毯、鍋子、二手衣、發放袋之外,還有二十公斤的大米需要扛,不知要如何才到得了 家?

在志工介紹了慈濟的起緣之後,也讓居民知道他們即將領到的大米和毛毯,都是來自遙遠的臺灣人的愛心 ,尤其是毛毯,更是用回收寶特瓶做出來的產物, 藉此讓居民知道 回收 做環保也可以有收入,希望他們以後在社區內看到瓶瓶罐罐,都懂得當寶貝撿起來換錢,同時也讓他們知道要好好保護地球,才可讓自己的子孫有一個乾淨的地球 。

發放隊伍由孕婦及攜帶幼兒的婦人優先領取,志工們早就等待在一旁準備幫這些孕婦們扛大米。這區的小孩特別多,志工們也不忘貼心地準備了糖果給孩子們甜甜嘴。看著孩童們將糖 果放入嘴裡,一面吸允著一面露出天真滿足的笑容,志工們看了心裡也跟著甜了起來。

發放結束後,五百九十七戶的居民扛著重重的物資,笑嘻嘻地說著:「阿彌陀佛。」踏上回家的路;目送著手舞足蹈的快樂背影漸行漸遠,志工們雖經過一早上的忙碌,卻不曾感到疲 勞 ,有的只是真誠付出後心中的那一份快樂,以及心中對他們的那份祝福。

而這樣的好因緣,是負責在杉球恩地區(Centurion)關懷愛滋家庭的南非慈濟志工,於2003年時,在一個愛滋病患聚集場合裡,認識一位白人志工琳達女士 (Linda)。會講英語、阿菲力康語(Afrikaans)及多種黑人土語的琳達雖不富有,但卻是一位很有愛心的基督徒,在遇上慈濟志工之前,就已在斯皮特社區做一些慈 善工作,會到大超市募超市內前一天沒賣完的麵包及蔬果,送到黑人區分給需要的人 。

認識慈濟志工後,琳達相當感動證嚴上人不分種族、國界、宗教的大愛理念,所以在2003年冬令發放期間,就帶著慈濟人進入斯皮特社區,並幫忙做發放前的訪查工作;發放時, 也帶著全家一起來幫忙。

其實,在慈濟志工2003年9月第一次走入該社區做冬令發放前的訪視工作時, 居民們竟然不敢相信這些不同種族的外國人志工真的會幫助他們 ,大都採取觀望的態度,有些人 還不敢給資料領取發放單。直到發放當天,仍然有一大堆人在場外觀看,見到社區給過資料的居民 居然真的領到物資,終於發覺得錯失機會而後悔莫及。從此以後, 每一年的冬令 發放 ,該區社區居民們出席率總是最高的。

因為琳達,讓慈濟人走入斯皮特社區,也走入了社區居民的生活。志工發現該區居民皆是由外地來此討生活的臨時工,謀生不易,大多是有一餐沒一餐,因此開始每年的定期冬令發 放。不只希望能幫他們改善生活,更希望藉著發放的因緣可以深入瞭解他們,進而尋找機會成立職訓所,來幫助社區居民自力更生。

2006年10月10日,慈濟志工在琳達的協助下,準備了手動縫紉機(當區無電)及布料,尋得當區一間簡陋的教堂作為教室,集合願意學習縫紉技能的婦女,開始縫紉班的教 學。可惜不到一年,琳達因個人因素需要遠行,無法再幫志工做翻譯,而該區居民大多來自鄰近國家及鄉下農場,不懂英文,在無法溝通的情況下,職訓所的工作只好暫停。慈濟志工 也期待有好的因緣,能遇到有愛心又懂當地語言的人來一起付出,那職訓班還是會重新開始的。

圖左 : 居民露出難得的笑容與慈青同樂。[攝影者:文志中]
圖右 : 居民快樂的笑容也是本土志工最大的快樂。[攝影者:文志中]

圖左 : 返家路途不近,可是豐富的物資卻可以讓全家人度過嚴冬,不知覺加快腳步。[攝影者:文志中]
圖右 : 嚴冬裡,媽媽只穿了短袖,為了兩個稚兒,再冷也要撐下去。[攝影者:文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