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新印兩場講座 劉濟雨分享《證悟的曙光》

新印兩場講座 劉濟雨分享《證悟的曙光》

E-mail 列印
慈濟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師兄利用早起零碎時間,將平日靜思、閱讀和做慈濟的心得體會,集結出版第五本著作《證悟的曙光》,並在4月9日於新加坡牛車水人民劇場,舉行新書發表會暨幸福人生講座,隔日更應巴淡島法親盛情的邀約,跨海到印尼演講。

聽了一場心靈向宴,會衆紛紛請購濟雨師兄的著作讓師兄題字。[攝影者:胡國建]
清晨時分,在心境最明澈之際,慈濟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師兄利用早起的零碎時間,將平日靜思、閱讀和做慈濟的心得體會,逐一整理撰文,半年後集結出版第五本著作《證悟的 曙光》。2010年3月在臺灣巡迴演講後,濟雨師兄在4月9日於新加坡牛車水人民劇場,舉行新書發表會暨幸福人生講座,隔日更應巴淡島法親盛情的邀約,跨海到印尼演講。

兩小時的節目,除了手語表演、慈濟志業介紹短片之外,最讓會眾期待的,就是濟雨師兄的心得分享。臺上的演講妙語如珠,台下兩場講座共約一千位會眾也是笑聲不斷,掌聲連連。 幽默言辭中蘊藏的人生智慧,讓會眾上了寶貴的一堂課。

◎人生的1和0

講座中引用了一個譬喻:很多人總是覺得銀行戶頭裏「1」後面有越多「0」就越好,等到追求到很多「0」的時候,回頭一看,「1」卻不見了。「1」是什麼呢?濟雨師兄分享, 「1」代表的是健康,家庭、智慧、生命、或是時間。

濟雨師兄接著說,「1」和「0」的譬喻即是勸勉我們,莫因追求財富,而失去人生中更為寶貴的東西,因為「有錢可以買大時鐘,但是難買一秒鐘」。因此我們要知道人生的方向在 哪里,或是我們的人生到底在忙什麼。忙碌,要有方向、有目標、有重點。總的來說,「跑錯方向的天才,不如跑對方向的庸才」。

「1」和「0」的譬喻讓很多會眾帶回家反思,其中包括在巴淡島從商的張黃麗蓮女士。雖然平日工作忙碌,但仍會抽空參加濟貧活動以回饋當地人。10日這晚恰好有時間,及時把 握因緣來聽聽講座,聽聽道理。

她分享,如果賺再多的錢,到頭來無法好好運用的話,結果還是零。而這「1」對她來說,代表的是健康與家庭。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付出,而有了家庭的陪伴與支持,才讓生命更加 充實。

◎ 移山的智慧

濟雨師兄繼續說了一段關於「轉心念」的生動演說。他首先問道:「怎樣才能把我手上這支原子筆變短?把它折斷?」答案其實很簡單,只要拿一支長一點的筆來比較,手上這支筆就 變短啦!那麼,怎樣才能讓一座山向我移動三公尺?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向前移動三公尺。

這就是「轉心念」的智慧。我們平日洗澡、休息、吃飯等照顧自己的身體都積極而有效率,但照顧心靈方面呢?我們的觀念偏差,有沒有趕快調整呢?其實,身與心都是需要鍛煉的, 否則我們的心境常常會受環境影響。只要時常鍛煉心靈,就能做到「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我覺得轉念轉得快的人好幸福喔!」會眾陳書琴女士分享。陳女士本身是基督教徒,經朋友張榮富師兄的介紹,開始認識慈濟。但是,因為宗教的關係,她當初並沒有積極投入慈濟 付出。後來,經過了長時間接觸,陳女士漸漸發現榮富師兄的改變,尤其是他「轉心念」的智慧,覺得好羡慕。因緣具足之下,她參加了在臺灣花蓮舉辦的「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 營」,從此只要能力所及,陳女士都一定會來參與慈濟活動,一起付出。

有一次,陳女士的朋友問她,你到底還是不是基督教徒啊?陳女士回答:「其實宗教對我來講,已經不是一個重點了,而是我覺得,什麼能讓我輕安自在,讓我真正轉念才是重點。」

陳女士也分享,宗教不只是一個信仰而已,而是能落實行動的道理。她有時在禱告中祈求,似乎只是為了自己,沒有想到要付出,這番反省讓她感覺自己的思維開始有了轉變。

張佳樺小姐在朋友邀請下出席講座。幾個月前剛從臺灣來到新加坡當老師,張小姐覺得自己的價值觀,在過於務實的工作環境中,受到很大衝擊。9日的講座涵蓋了從工作到生活到教 育等廣泛內容,觸動張小姐的心,也引起了她的深思與自省。

作為女兒,作為老師,她遺憾有時與父母之間,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沒辦法好好處理,陷入僵化局面。聽了講座,對於這些問題她有個新的思考角度,進而還有了轉彎的餘地,解決的方 法。

◎ 真正的幸福

要改變一生,就要種植觀念。轉個念頭幾秒鐘,可是準備功夫需要幾年功。濟雨師兄也分享,很多人從外面看慈濟,認定慈濟是一個慈善團體而已。其實不然,他明確表示在慈濟是福 慧雙修,除了付出,也要增長智慧。「拜來的、求來的、爭來的,都是假的,做過的才是真的。」我們生活中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是因為自己的福報不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是」,所以我們要多造福。造福不只是付出,還要修心,莫要「優點增加了,脾氣、習氣還在」。

在銀行工作的陳永珠女士,在同事邀請下出席講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愛」。而她詮釋的愛除了對家庭的關愛以外,還有為苦難的人拔苦於樂的大愛。陳女士信奉基督教,第一次聆 聽佛教團體舉辦的講座,在講座結束後,她瞭解到基督教的博愛與慈濟所說的大愛如出一轍,況且她看到慈濟踏實地助人,於是她願意成為慈濟會員,開始佈施付出的第一步。

靜思語有言:「幸福,來自心靈的快樂,而非身體的享受。」濟雨師兄在講座結束前分享,要一邊享受物質,一邊修行,是不可能的;唯有物資生活比下有餘,積極投入助人的行列, 才能讓生在福地的我們,過著真正幸福的人生。

圖左 : 濟雨師兄幽默言辭中蘊藏的人生智慧,讓會衆上了寶貴的一堂課。[攝影者:胡國建]
圖右 : 慈濟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師兄,在牛車水人民劇場舉行新書發表會暨幸福人生講座。[攝影者:胡國建]

圖左 : 新加坡講座結束後隔日,劉濟雨師兄應巴淡島法親盛情邀約,跨海到印尼演講。[攝影者:許景盛]
圖右 : 慈濟印尼巴淡島聯絡處的手語隊,在講座會結束後演繹慈濟人文柔美的手語。[攝影者:許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