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不抱怨手環腕上帶 身心環保皆自在

不抱怨手環腕上帶 身心環保皆自在

E-mail 列印
10月8日,秋高氣爽,新竹區100學年度親子成長班於聯絡處舉行第二次課程。在家長的陪同下,上午七點多學員們陸續報到,親子合計兩百二十四人,分為十二小隊。今天研習 的主題是「環保」,由教聯會梁碧惠老師、邱志賢老師擔任講師。紀素惠師姊分享親子溝通,各小隊的輔導員(簡稱隊輔)由退休老師、慈濟委員以及慈青社的大學生擔任。

◎ 力行環保好典範

就讀國小五年級的朱伽儀,去年已由爸爸媽媽陪同參加親子成長班,在聽過去年的環保課程後,便投入在社區擔任環保志工,堪稱「知行合一」的人品典範。聽完梁碧惠老師說明全球 暖化造成世界糧荒,呼籲大家少喝飲料、購買當地當令水果,珈儀說她今天學到要購買本地生產的水果,少買進口的,減少碳足跡。

身體要做環保,心靈也要環保,地球有溫室效應,心靈有心室效應,什麼是「心室效應」呢?邱志賢老師說:「就是大自然有氣流,人心也有氣流,人與人以『和』相待,就能匯聚祥 和之氣,若彼此對抗、爭執不休、怒氣衝天,就會帶來災禍與紛爭。」志賢老師帶領大家做「不抱怨」手環。紫色的不抱怨手環,是智慧的手環,主人心裏有抱怨產生,就要換手戴。 爸爸媽媽們熱絡的投入手環編織,希望趕快戴在手上,隨時提醒自己,凡事多善解包容,不抱怨。

◎ 親子溝通重身教

親子溝通的課程,是成長班的特色,邀請慈濟志工分享以慈濟人文教養小孩的心路歷程。今天由香山區的紀素惠師姊分享與獨生子的互動,目前就讀高中的兒子,從小就比較叛逆,有 先見之明的素惠師姊帶著他參加兒童班及青少年班,前後七年,終於改變了孩子。

師姊說感恩孩子促使她來到慈濟,學習自我反省,「身教重於言教,不要整天呱呱叫」,父母給孩子的讚美,就是對他的祝福,例如在考試前,她都會拍拍孩子的肩膀,跟他說:「祝 你會寫的都寫對,不會的都猜對,整張考卷都寫對。」師姊還強調,做志工就是在廣結善緣,先做別人的貴人,貴人往往也會在你需要時出現。學員朱家儀的父母,張文卿及朱松村 說:「以後自己也要先去做別人的貴人。」

◎ 回歸本性有規矩

學員們分為十二個小隊,每隊設有隊輔,由委員慈誠或慈青同學擔任。黃惠珠師姊是仁愛國中的退休老師,在校時推動靜思語達五、六年,每天會在黑板上寫靜思語,常有老師對惠珠 老師說:「妳教過的孩子,我們接手後都特別好教。」惠珠老師說靜思語可以教孩子們規矩,來到親子班的爸爸媽媽及孩子們也是來學規矩。

鄭文淇是清華大學慈青社的社長,是第一次擔任隊輔。升大學那一年,看到八八水災的災民那麼可憐,百般不捨,想立刻前往災區救援,但不得其門而入,後來聽說參加慈青社的表哥 有進入災區幫忙,於是當文淇成為清華大學的學生後,就立刻加入慈青社。小朋友們在課堂中熱烈地舉手搶答老師們的問題,讓他非常感動,看到孩子們的天真活潑,期待自己能和其 它的慈青同學一起找回清淨無染的本性。

圖左 : 家長和孩子們熱烈地隨著音樂聲,跟著學習手語歌。[攝影者:孫國棟]
圖右 : 仁愛國中退休的包容隊隊輔黃惠珠老師認為:「孩子來這裡,就是讓他們學規矩。」[攝影者:孫國棟]

圖左 : 第一次來參加的清大慈青社社長鄭文淇,看到孩子們天真熱烈的舉手搶答問題,讓他非常感動。[攝影者:陳素秋]
圖右 : 張文卿朱松村夫婦及就讀小學五年的女兒朱珈儀,五個月前參加上學期親子班的環保課程後,開始擔任社區環保志工。[攝影者:陳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