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中醫免費門診 一週一天改為六天

中醫免費門診 一週一天改為六天

E-mail 列印
位於新加坡紅山(Redhill)社區的佛教慈濟義診中心,自2011年11月13日開始,正式從每週一天的中醫門診,調整爲每週運作六天,爲民眾提供一般內科、針灸等服 務。

隨著新加坡面臨人口老化情况,六十五歲以上的年長居民人口從1990年的6.0%增至2011年的9.3%;在中部紅山社區,住戶年齡層偏高,六十五歲以上居民人口就大約 占了14%(註),醫療服務需更全面和不難負擔。

備有西醫、中醫和牙科服務的慈濟義診中心,長年來爲該區獨居長者、低收入戶和慈濟照顧戶守護健康,每週一天門診已然不足,於是進一步拓展中醫部,每週開放六天的日間服務, 充分利用中心寬敞舒適的空間爲民衆謀福。此舉深獲該區基層組織的支持,由社理會協助張貼兩百多張海報於鄰近組屋的布告欄,另外也在主要街道旁懸挂八條宣傳橫幅。

慈濟醫護團隊的用心,加上社區基層組織的協助宣導下,中醫服務逐漸在該區建立起口碑。中醫部自10月中試跑以來,每天約有二十人上門看診或復診,受惠者累計有五百一十七人 次。

◎耕耘三載 社區回饋佳

11月13日中午十二點半,「中醫部全天候門診啓業儀式」在慈濟義診中心戶外舉行。在新加坡中區市長暨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兼外交高級政務次長陳振泉先生,拉丁馬士公民 咨詢委員會(Radin Mas CCC)主席林煥章先生,以及兩百名居民與志工的見證下,正式宣告無條件免費開放中醫服務。

簡短溫馨的啓業儀式以〈溫暖滿人間〉手語歌曲演出開場,接著慈濟新加坡分會副執行長邱建義(濟澍)在開幕獻辭中,感恩陳振泉市長和社區基層幹部多年來鼎力支持,讓中心每週 一日的義診固定服務四、五十名病患,至今再擴展服務,期盼能讓義診更臻完善。

當陳振泉市長受邀上臺致詞時,回憶起2008年慈濟義診中心從牛車水遷移來到紅山社區,他在區內家訪就經常聽聞年長居民贊嘆慈濟的醫療服務,可見提升了該區的醫療品質。慈 濟志工也在區內開闢了環保點,就近推動環保,帶動居民保護大地。陳市長感恩慈濟的付出,也爲自己三年前能爲義診中心在此落地生根出一分力而感到榮幸。

陳市長形容,慈濟義診中心如一顆種子萌芽,經數年耕耘,終于開枝散葉蔽蔭衆人。「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不只是義診,我們每天做的事,都是在播種──種善因、得善果。這樣以 後社會就會有更多的綠蔭,讓人感覺到更多溫暖和希望。」

由慈濟人醫會成員歡喜呈現的壓軸表演〈讓愛傳出去〉,也呼應了陳市長的獻辭。「愛是每天多付出一點點……它像陽光溫暖我和你,不管有多遙遠,總有到的那一天……」

◎醫療人文 互信暖人心

「真的完全免費嗎?」面對針灸的建議,就十四歲、獨居的吳婆婆問了又問。不怕針灸可能會疼,却擔心付不出診費,辛苦了一輩子的吳婆婆,脚步蹣跚,連腰都幾乎彎成九十度。

吳婆婆說,雙脚自昨晚就發疼,連吃藥都沒效,只好拖著平日買菜的一臺雙輪菜籃車,權充助行器,忍著痛來問診。黎顯維醫師從吳婆婆平穩的脈象中初步判斷她健康無大礙,可能是 尿酸過高,在婆婆「不用錢嗎?」的半信半疑中,拿起藥膏就爲婆婆按摩膝蓋和施針,幫她舒緩疼痛。

老人家聽到黎醫師一口熟悉的粵語鄉音,聲色柔和的慰問,身體的疼痛彷彿消去不少。原籍香港的黎醫師特別重視和病患的互動,以前在外承擔義務醫師時,病患一多就顧不上關懷慰 問,像看病機器般;如今來到慈濟服務,人本醫療理念和他很契合。醫病還要醫心,黎醫師說,要把多一點愛與關懷帶給病患。

隨著運作模式的調整,中醫部職志團隊也正式組成,由全職同仁黎顯維醫師連同八位義務中醫師,以及配藥師、社區志工等輪班值勤,每週大約動員七十五人次。

一名病患的問診時間一般是十五分鐘,若針灸則半小時難免。黎醫師說,若察覺有需要額外關懷的病患,就在病歷卡上別上半張郵票大小的「關懷」字條,讓值班志工「愛的接力」, 更深入貼近病患的內心。

罹患糖尿病的馮女士每週要來慈濟義診中心復診一次。她讚歎黎醫師的熱心,醫師還耐心地爲她講解飲食注意事項。「黎醫師就像朋友般可以傾訴,而且志工的態度也很親切。」經過 月餘的調理,現在她不像以往上階梯會氣喘了。

在醫病互相信任、彼此感恩的溫馨氛圍中,不僅居民樂於前來,醫護人員也願意排班來付出。受過專業訓練的配藥師駱明水,從一名從事推拿行業的朋友處聽聞紅山有一間中醫診所將 開始免費施醫,再三打聽,原來就是自己參加的慈濟。

駱師兄說,他早年經濟條件不好,偏頭痛纏身,一直在接受治療,所以能體會醫療服務對中低層人士的重要性。他等到六十四歲,孩子長大了,經濟狀况有所改善,本著想學中醫的心 念,上了推拿和中醫草藥學課程,更在義診中心找到可以幫助病苦之人的機會。

駱明水今年七十五歲了,每週到義診中心值班兩次,他說若不是還有電腦課要上,他每天都想來呢!

◎回饋鄰里 爲健康把脈

啓業儀式當天,中醫團隊回饋社區民衆,爲超過八十名民眾提供諮詢服務。中醫藥一般被認爲療效溫和,從根本改善病人體質,而且副作用小,目前在全球日益盛行。在華人社會中, 中醫也普遍獲得老年人和父母的信賴。攜帶兩名女兒來看中醫的陳女士,大老遠從蔡厝港趕來;陳女士認爲中醫比較溫和不傷身,孩子也能從中藥調理中慢慢改善身體,起到治標也治 本的作用。

二十多歲的馬來客工費基爾來新工作兩年,脖子因長年勞損疼痛却從不敢看病。因爲醫院基本掃描服務、檢查和診治往往就需要幾百塊的費用,對於月薪僅六百五十新元(約臺幣一千 五百元)的他而言實在是無法負擔。

費基爾原本來到義診中心西醫部問診,但西醫師認爲他的狀况若以中醫方法來治療更爲適合,於是轉介給中醫部。獲悉長期的針灸療程就能够疏解工作傷害,他緊鎖的眉頭才終于舒張 開來。

佛教慈濟義診中心自2004年8月成立於牛車水,2008年11月遷址到紅山社區,六年多來秉持著證嚴上人「守護生命、以人爲本」的理念,彙集社會的點滴愛心資源,造福社 會貧苦人士。如今更進一步開放免費中醫服務,不分宗教種族,爲各個階層居民守護健康、守護愛。

門診服務時間爲週一至週五,每早九點三十分至中午十二點三十分,下午一點三十分至五點;另外星期天服務時間爲九點至十二點三十分,星期六和公共假日休業。歡迎有興趣的民衆 可在週一至五的工作時段,撥電64758812預約。

註:數據引用自2011年新加坡人口趨勢普查 http://www.singstat.gov.sg/pubn/popn/population2011.pdf

圖左 : 啟業典禮現場也設有中醫諮詢服務,中醫團隊也樂於回饋鄰裏,爲近百位的民眾提供諮詢服務。[攝影者:潘寶通]
圖右 : 新加坡中區市長暨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兼外交高級政務次長陳振泉先生受邀上臺致詞。他感恩慈濟的付出,也常在區內家訪中聽聞年長居民贊嘆慈濟的醫療服務,可見提升了該區的醫療品質。[攝影者:潘寶通]

圖左 : 罹患糖尿病的馮女士(中)每週要來慈濟義診中心復診一次。她讚歎黎顯維醫師(右)的熱心,還耐心地爲她講解飲食注意事項。醫病互相信任、志工作伴的溫馨氛圍中,展露了慈濟醫療人文之美。[攝影者:梁家豪]
圖右 : 啟業典禮後,大會嘉賓新加坡中區市長暨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兼外交高級政務次長陳振泉先生(左七)、拉丁馬士公民咨詢委員會(Radin Mas CCC)主席林煥章先生(右四)與慈濟志工們留下歷史性的一刻。[攝影者:許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