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難得週六半日閒 齊聚農場話田園

難得週六半日閒 齊聚農場話田園

E-mail 列印
慈濟大愛農場的成立,除了實驗開發新作物、培養農業人才,以及生態教育的推廣外,更是個社區慈濟人談慈濟人文的地方。為了邀約更多人投入慈善有機農作的行列,北區慈善農耕 團隊特別於12月10日舉辦歲末感恩聯誼,近臨遠到的八十位志工們,齊聚三峽大愛農場。期望透過農業專家的指導與傳授,建立大家正確的有機耕種觀念。另外,也藉著各農場間 的經驗交流,讓慈善農耕的腳步持續往前走。

◎有機農作

三峽大愛農場從2010年3月整地以來,在志工的努力下,終於展現不一樣的風貌。回首來時路,這群農夫感受特別深。慈濟志工蔡正典笑稱,2009年農場剛成立的時候,看到 這塊地裡頭不是石頭就是磚塊實在是有點傷心;下雨天地黏黏的,遇到乾旱時,鋤頭挖下去,薄的地方還會缺角呢!正典再言,絲瓜雖然長得很好,但因為那期間大家忙著入經藏,讓 絲瓜都老得變成菜瓜布了,實在很可惜。他當場呼籲,期望大家能經常抽空來農場除草,就當做運動也好。

「除了農耕的技術外,我們更需要一些新知、新觀念,比如氣候變遷所產生的農耕問題,以及糧食的危機如何去因應等,這些都需要一些專業的專家來和大家分享。」慈濟志工陳明福 是這場聯誼會的推手之一,他認為農夫不能只是埋頭苦幹,必須借助他人的專才,加上自身的研發、試種,才能讓農耕之路走更順暢。有鑑於此,他積極邀請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長涂 勳,以及臺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就「泛談臺灣農業」及「存種於農」作精闢的演說。

「有機農業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農耕方式,每個作物都有不同的生長的特性,對於所栽種的作物必須有充分的了解。」涂勳博士說的懇切,社會的安定是從農村開始的,任何一個國家都 少不了農業。人口多耕地少的國家,日後糧食問題將更嚴重。而臺灣只是一個小島人口密度又高,三分之二的面積都是山地,只有極少的三分之一平地集中在狹長的西部。台灣並非是 糧食充分供應國,臺彎的糧食自給率逐年下降至目前的32%,的確令人憂心。

談到有機農耕,涂博士再度表示,在三峽園區看到的是慈濟人的共同參與,是人文、自然與農業的完全結合,其中蘊含著具有社會教育功能的慈濟精神。」他認為,觀念的改變是最重 要的,一般民眾也許概念不足,但慈濟卻做了很多社會教育,讓消費者或是將來要從事有機耕種者,都有這個概念以後,才能進一步的發展起來。

◎慈善農耕的定義

近年來天下災難不斷,氣候變遷也波及糧食產量,為因應可能發生的糧食危機,慈濟基金會從2008年開始組成農耕隊,並召集各社區慈濟志工義務投入農耕。

「慈濟為什麼要做農?為什麼要有慈善農業?」很多人都在問。慈濟基金會慈發處主任呂芳川,特別在今天的活動中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他解釋,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氣候變遷, 使得很多的糧作無法正常生長,上人希望慈濟人多了解農業反應,了解之後還要去研究。另外一個原因是慈濟到落後或災難發生的地方去發放糧食,或幫忙他們蓋大愛屋,在安身、安 心、安生後,他們是否有永續生活的能力?授糧給種子之餘,如何讓他們自食其力,不再依賴外力?這些都是考量。

呂芳川強調,慈濟推動慈善農耕並不是要與民爭地,但如果慈濟沒有在慈善農業方面去了解、認知,也許送到災區的肥料都是高污染下的產物。為了愛護大地,慈濟慈善農耕從明年度 起,將不再購買肥料,而是使用天然的有機推肥。

◎存種於農

因為水資源缺乏,三峽大愛農場種植的都是一些耐旱作物,比如小麥、蕎麥、旱稻等,目前這些作物收成後,種子先收藏起來,做為下次播種之用,而種子的保存也是一門大學問。

郭教授告訴大家,要保存種子,第一個要先確定它是不是自交作物,可以去田裡挑選長得比較好的,長得不好的就不要。保存有兩個要件,第一是種子要乾燥,最好是陰乾的方法。第 二是溫度不要太高,能放在冰箱是最好的,要不然也要密封起來。郭教授不忘提醒志工,農場裡各種種子都有,容易產生混雜的情形,他建議在開花時期,可用網式把它遮起來。預防 其它的花粉跑進來。

「種子的留存是非常重要的,誰能掌握種子,誰就能掌握全世界!」郭教授帶來一些珍貴的檔案照片,其中很多都是似曾相識的果實,但因為沒有存種,致使這些農作物成為歷史。

「農耕不只是耕種而已,觀念很重要。」郭教授笑稱,當初聽到慈善農耕,心想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他自認是大學教授很會念書,因此認定有機農業是行不通的。「那只是觀念的問 題而已。」郭教授表示,這個觀念靠著上人和慈濟人的宣導,只要農民、政府、消費者的觀念都轉變,其實有機農業的推動並不是那麼困難。

◎都市農夫夢

入冬以來陰雨連綿,三峽大農場裡的甘藷葉格外茂盛。路過的人都忍不住讚嘆,這甘藷長得真好,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挖?有機栽種的一定很好吃。其實早已過收成期了,只不過連續的 下雨,讓泥土變得十分黏滑,採收較困難。加上從十月份開始,陸續有學校師生、慈少班學員,以及各區的培訓、見習志工前來參訪,而大家共同的目標都為了親身體驗採收的樂趣。 談起甘藷的營養價值,慈濟志工徐義成最有經驗。

徐義成憶及,以前農業社會,媽媽忙農事、做粗重的工作,還得照顧小孩。孩子都吃母奶,在母親奶水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吃甘藷葉、豬母乳來增加奶水。

「我們都吃得很健康,現在想一想,以前吃的方式才對呢!現在市面上看到的菜都長得很好看,但吃多了,健康就亮紅燈了。」聽了徐義成的分享,大夥忍不住談起過往的農村生活方 式,日子雖然清苦,但至少很健康,現在有了大愛農場,大家的都市農夫夢很快就能實現了。

學習、實作、分享,這群志工重新回歸農作,除了邀約更多人參與之外,更重要的是把慈善農耕的理念推廣出去。

圖左 : 以及臺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說明存種於農的重要性。[攝影者:蘇安邦]
圖右 : 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長涂勳主講 泛談臺彎農業。[攝影者:黃連春]

圖左 : 聯誼活動結束後,陳明福(右二)和涂勳(中)說明甘藷成長的過程。[攝影者:黃鴻忠]
圖右 : 中壢地區的農耕志工,分享自己的農作經驗。[攝影者:黃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