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大愛媽媽初體驗 農夫心大地情

大愛媽媽初體驗 農夫心大地情

E-mail 列印
今天(12/9)的天氣又濕又冷,七十位來自新北市永和區的大愛媽媽們,冒雨來到慈濟三峽園區參訪。當區的大愛媽媽們滿懷熱情迎接她們的到來。從「幸福的臉」手語歌曲開 始,讓所有的人感受不一樣的幸福滋味。

◎認識三峽園區

三峽園區位於三峽介壽路旁,只從外觀看,很難了其中的多元性。走入園區,筆直的烏沉木矗立在步道兩旁,引導著每個來園區的人。入口處的右方,幽靜的靜思小築陳列著上人的著 作及靜思文物。一旁的惜福屋,整齊地排放著環保志工們整理過的物品。已是入冬時節,蓮花池裡的花依舊娉婷,園區裡的樹仍然青綠。這樣的一個道場,不論左觀又看都值得細細探 索。

每次有團隊到園區參訪,三峽的慈濟志工除了熱誠歡迎外,更一次又一次地帶著大家進入時光隧道,說著很久很久以前,從磚窯結束後才重新開始的故事……

慈濟志工王池堃收集了三峽園區過去和現在的記錄照片,逐一向大家介紹它的生態環境及緣起。有過往土地貧瘠的磚窯場面相,有經過慈濟志工們齊心改造過的莊嚴佛堂,還有帶動資 源回收的環保教育站,以及新開墾的慈濟三峽大愛農場。讓大家對這個生機處處的園區,有了概略的了解。

◎農耕「心」體驗

參訪大愛農場原是今天的主要行程,但大雨讓農場的泥地又濕又滑,不適合走入耕地去參觀或採收甘藷。慈濟志工涂明姚臨時受命,帶來三峽大愛農場從整地、種植到收成的簡報,和 大家一起走上慈善農耕路。雖然無法下田體驗,但透過她詳盡的介紹,大家仍然能感受到大愛農場的特色及農耕隊的甘苦。

明姚從去年底加入慈善農耕團隊後,便開始記錄這塊農地上的一草一物,還有每個農夫志工的身影,當然包括他們的生命故事。

「當農夫真的很開心,當我看到斗大的汗珠,沿著他們的額頭流下,最後停駐在眉間時,我心裡在想,是什麼樣的力量與吸引力,讓這群都市農夫,甘願忍受日曬、風吹、草刺,甚至 蟲咬、蜜蜂叮,就算繫著護腰、護膝也要來耕作?是使命感!」就是這一份使命感,讓明姚就算非常害怕蚯蚓、毛毛蟲等軟綿綿的東西,也願意拿起相機近距離拍攝,其中一次拍草叢 裡的虎頭蜂群,更是讓她直冒冷汗,不停地念著佛號。

三峽大愛農場於2010年11月試種第一批小麥,明姚指著麥田照片問大家:「猜猜看,我們種了一分地,最後收成有多少?」

「兩百斤!」有人喊道,見明姚搖頭不語,有人舉手直言「兩百五十斤!」

「還有其他的答案嗎?」明姚語畢,洪亮的一聲「伍佰斤!」讓大家忍不住開懷笑了起來。

「感恩您的祝福,我們農耕團隊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事實上,我們只收成了五十八斤,但它會一生無量喔!因為這些是要存為麥種的。」談起小麥明姚告訴大家,農耕團隊完全依循 古法,以人工收割、自然風乾的方式。最後的脫穗,也嘗試用麥梳、木板拍打、腳踩踏等方法完成。而剩餘的麥稈也有它的用途,可以覆蓋在剛種植的作物上,也可以變成有機堆肥。

「這是農耕團隊最引以為傲的成果─臺農57號和臺農66號甘藷,因為從阡插到收成,除了第一天的那場大雨外,中間完全沒有澆水和施肥呢!」明姚秀出十月份志工們挖甘藷的照 片,那豐收的喜悅,那滿足的笑容,讓大家有一種想立刻下田的衝動。因為是持續記錄,因此就連一星期前的耕作畫面都出現在螢幕上。看著十字鎬挖出的偌大石頭,大家不禁對這群 農耕志工的精神深深折服。

最後明姚不忘告訴大家,大愛農場十分環保,不但不施化肥,不灑農藥,就連搭豆架、瓜棚都是用藺草來綁。另外還做到尊重生命,不會為了收成來殺蟲,而是用芳香植物來驅蟲,例 如薄荷、芳香萬壽菊、芸香、澳洲茶樹、香茅等,其中芸香的氣味最重,驅蟲效果也最佳。

永和大愛媽媽劉寶蓮聽了明姚的解說後說:「今天才知道香草作物可以驅蟲,這是孩子最好的教材,下次可以帶著孩子來體驗。」三峽大愛農場是個很棒的生態教育站,不僅能讓大人 重新認識有機農耕,更能讓孩子有機會和大地做朋友,除了學會尊重生命,也明白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圖左 : 三峽區大愛媽媽表演「幸福的臉」手語歌曲。[攝影者:黃連春 ]
圖右 : 慈濟志工王池堃介紹三峽園區的緣起與現在的風貌。[攝影者:黃連春 ]
圖 : 慈濟志工涂明姚分享她的紀錄慈善農耕的點點滴滴。[攝影者:黃連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