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孩子活過來」 印尼夫婦感恩

「孩子活過來」 印尼夫婦感恩

E-mail 列印
初生男嬰彭恩賜,患上先天性肺靜脈錯流,身體一天天變黑,嘴唇更是發黑發紫。來自印尼巴淡島的彭少平夫婦在兩名護士的幫忙下,帶著躺在保育箱的寶寶,快速地來到馬來西亞求 醫。吉隆坡鷹閣醫院結合慈濟的幫助,攜手搶救垂危的小生命。

「11月10日,我的孩子在家鄉印尼巴淡島出生後,我連抱孩子的機會都沒有,孩子就被送到保育箱裡。直到今天(11/27),是我第一次抱著孩子,我竟然可以親手抱抱我的 孩子,這是真的嗎?」

三十歲,來自印尼的華僑彭少平抱著剛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的兒子,不禁喜極而泣,懷疑這一刻只是個夢境,他怕夢醒後,孩子就會不見了,可是,看著緊緊擁抱在手臂裡的小生 命,感受到孩子的體溫、心跳和哇哇的哭聲,他終於放下心頭大石,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

「我們的孩子活過來了,孩子活過來了。」

他把孩子抱給妻子看,夫妻二人百感交集,對著孩子,又哭又笑……

◎孩子終於活過來了

2011年12月3日,住在班丹英達,幾個婆婆媽媽級的慈濟志工一早就開始在自家的廚房忙碌。她們歡喜地準備坐月婦女吃的食物,一人一道菜:薑絲炒猴頭菇、薑酒煮素雞、素 補湯及紅雞蛋。

中午時分,食物都準備好了,志工拎著香噴噴的一道道素菜和紅雞蛋,來到了同樣住在班丹英達另一端的志工楊美玉家裡。大家剛剛走進美玉的家,就聽到娃兒的哇哇叫聲。

「我們提前來為Baby做彌月呀,恭喜、恭喜咯!」志工笑嘻嘻地對坐在客廳的彭少平說。彭少平的眼眶有點微濕,他頻頻地和志工說謝謝!

一桌子的食物,加上紅雞蛋、蛋糕,顯得喜氣洋洋。彭少平抱著襁褓中的兒子,和妻子、岳母從樓上下來,大家即刻笑嘻嘻地圍在娃兒身邊,送上祝福的言語;這一刻,彭少平深深感 動,他向志工鞠躬說:

「我的兒子是林敏康醫生救回來的,是慈濟救回來的,是大家救回來的,謝謝、謝謝……」

微微哽咽的聲音再也說不下去,彭太太依偎在丈夫身邊,眼眶也發紅了,岳母劉莉萍更是激動地抱著每個志工,握著大家的手,淚流滿面。

志工趕緊安撫劉莉萍二母女,並貼心地端上素補湯、薑酒素雞等食物讓尚在坐月的彭太太享用。彭少平拿了二粒紅雞蛋,一粒給妻子,一粒給自己。當他吃著紅雞蛋時,心中突有滿滿 的感觸:「雖然還有一個星期才是我兒子真正滿月的日子,可是,現在,能吃到紅雞蛋,我才感受到兒子真的還活著,而且很健康地活著……」

初為人父的他,想起過去三個星期來的遭遇,就像一場惡夢,而這場惡夢已經記錄在他隨身帶的家庭錄影機裡,每個畫面寫盡了為人父母的焦慮及奄奄一息小生命求醫的坎坷路……

◎搶救生命在分秒間

打開錄影機,看到的第一張畫面是年輕的彭太太躺在手術床上,即將被送去手術房動手術。原來,快要生產的她被醫生檢查出心臟有問題,必須馬上動手術將足月的孩子取出來。在緊 急中,陪伴在身邊的彭少平也沒想太多,反而懷著歡喜心等待迎接孩子的到來。

老家在印尼加里曼丹的彭少平來到巴淡島工作時認識了太太,身為一家塑膠模具公司生產部經理的他在今年和妻子同組家庭後,便憧憬有一個白白胖胖的孩子。現在,妻子被推進手術 房,二人愛的結晶就快來臨,他的心情即興奮又緊張。

「沒想到,孩子出生後,我們連抱他的機會都沒有,就馬上送到加護病房的保育箱裡急救。孩子發生什麼事,沒人告訴我們,只看到孩子身上插滿管子,身體一天天變黑、嘴唇更是黑 紫得可怕。」

透過畫面,看到小小生命躺在保育箱裡,鼻子透著喉管、手腳也插著管子;彭少平心酸地憶述,孩子在保育箱裡整整七天,他和妻子天天都溜進去看孩子,有時次數太多,護士顧慮到 寶寶的安全而阻止,他們就等半夜偷溜進去。

看著應該是活潑可愛的娃娃卻像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夫妻倆常常偷偷從保育箱的空洞裡伸手進去摸摸孩子的身體。摸到孩子微弱的心跳,二人才稍微放心。但,護士是不允許伸手到保 育箱裡去摸孩子的,可是,他們不管,每天一定會趁護士不注意時就趕緊伸手去摸孩子的身體。

「那時,看見孩子一天天虛弱,我們都很怕沒機會摸孩子,天天看、天天摸,也天天在哭,不知道怎辦才好?只好天天求神拜佛,也不斷和孩子說‘你要勇敢、要堅強、要趕快好起 來……」

彭少平低低細訴,那段日子除了擔驚受怕,更為了醫藥費而花光了儲蓄,甚至賣掉岳母、妻子的首飾,沒辦法應付醫藥費時,就向親朋戚友借,幸好同事和朋友們都很樂意給予幫助。

孩子捱到第七天,醫生坦白告訴彭少平,印尼巴淡島醫院還沒有最先進的儀器幫孩子做徹底檢查,為了孩子的性命,醫生建議他要盡快將孩子送往馬來西亞或新加坡的大醫院醫治,再 延遲的話,孩子隨時死亡。

醫生的話如晴天霹靂,彭少平沒時間考慮,他趕往公司向老闆說明一切,老闆知道他的錢已用光,不假思索地從自己口袋掏出一千四百五十萬盾印尼幣(約馬幣五千元左右)交給他, 並要他安心帶孩子去醫治。

就這樣,彭少平必須僱請醫院的二名護士幫忙攜帶保育箱,馬上乘搭快艇從巴淡島來到了馬來西亞的新山大醫院。二個小時的海路顛簸不平,彭少平眼看孩子的身體黑得嚇人,他的心 也緊緊揪成一團。

一抵達新山醫院,醫生就檢查出孩子心臟的血管竟然通到肝部,僅剩一小條血管通往心臟,孩子就是靠這條血管在支撐著生命,但血管太小,隨時會塞住,孩子的性命也會隨著消失。

「醫生說必須馬上動手術,他建議我趕快送孩子到吉隆坡鷹閣醫院找心臟外科醫生林敏康醫生。林醫生一定可以救我的孩子。」

彭少平很感激新山醫院的協助,幫忙聯絡林敏康醫生,並安排救傷車將他和孩子一起送來吉隆坡鷹閣醫院。

◎感謝恩賜的生命

錄影機搖搖晃晃的畫面停止了。彭少平想起整個求醫過程,猶如在做夢一樣。他形容當時的自己彷彿是分秒必爭在搶救孩子的生命。他不諱言從巴淡島到新山,身心是疲累不堪。尤其 在新山醫院等待檢查結果的那四天裡,他吃不下,睡不著,也不敢離開醫院到外面租酒店。白天看著孩子,晚上就坐在醫院門外打盹。

「我身邊只剩老闆給的幾千元,要留著給孩子醫病,不能花錢住酒店。我自己沒地方睡沒關係,辛苦一點也不要緊,只要孩子有救。我時時刻刻都祈求有救命恩人出現。」

彭少平真心感恩在最危急的時刻遇到林敏康醫生,他認定林醫生就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因為,他一檢查孩子,就決定要馬上動手術。當時,經評估,手術費需要馬幣五萬元,可是,彭 少平身邊只剩四千左右,他坦言對醫生說,他會想辦法籌錢,但請醫生先醫孩子的病。

結果,醫院福利部負責人知道彭少平除了四千元外,真的一無所有,該院負責人便幫忙彭少平尋求慈濟的補助,希望慈濟能補助部份的手術費。

在短短二小時裡,慈濟雪隆分會就馬上補助馬幣一萬令吉。當護士將這個消息告訴彭少平,並說有了慈濟的這筆錢,院方已安排孩子第二天即刻動手術時,彭少平猶半信半疑,因為他 從沒聽過慈濟的名字,害怕是一場玩笑,所以,他特地向負責人要慈濟雪隆分會的電話,他要親自打電話去了解;電話還沒打去,慈濟志工已經來到醫院看望他和孩子了。

第一眼看到穿制服的志工,彭少平感到無比親切,相信慈濟人就是來幫助他的貴人。

彭少平形容孩子將要動手術之際,宛如一場緊張又紊亂的夢,原本在巴淡島家裡坐月的妻子堅持要馬上搭飛機趕來看孩子,岳母也要陪伴一起過來;匆匆忙忙趕來的妻子臉色蒼白,彭 少平既心疼又擔心,怕妻子受不了風寒。

擔心兒子又憂慮妻子的彭少平,終於看到孩子從手術房裡出來,親耳聽到林敏康醫生說手術十分成功,他不禁喜極而泣,覺得一切苦都過去了;真心感恩林醫生的大恩大德,他請林醫 生幫忙孩子取中文名字,結果,林醫生幫孩子取名「彭恩賜」。

林醫生說,孩子的生命力很堅強,一般,患上這種病的孩子都捱不過二個星期,所以,孩子的生命彷彿是上天重新賜予的,要感謝上天的恩賜。

但對彭少平夫婦和岳母而言,除了要感恩上天外,更要感恩所有幫助孩子的人。彭少平也沒忘記要感恩遠在家鄉的老闆以及同事朋友們,他們知道了他的處境,紛紛透過面子書、手機 幫他募醫藥費,所募費用雖未能全部付清醫藥費,但已大大減輕彭少平的負擔了。

◎感動這麼多人關懷

「這麼多人在幫忙少平,我很感動。」

六十一歲的劉莉萍心中也是滿滿的感動及感恩。同樣是印尼華僑的她,曾經歷過不如意的婚姻生活。十多年來靠勞力獨自養活女兒,早已把女兒的生命當成自己的生命,女兒的幸福也 是自己的幸福,因此,當女兒與彭少平結婚後,又有了孩子,她以為總算是苦盡甘來,從此可以逗逗孫子安享晚年。誰知,孫子的出生卻是另一個苦痛人生的開始。

「為什麼一個苦過了又來另一個苦,為什麼我和女兒這樣苦命?為了醫孫子的病,我們賣首飾、借錢,回去還要賣掉車來還部分的債,我們變的什麼都沒有了,又要過苦日子了,為什 麼命運這樣對我們?」

剛來到大馬時,劉莉萍有著深深的不甘,可是,在醫院裡,看見醫生在搶救孫子的生命,看見陌生的慈濟志工天天領著食物到醫院給坐月的女兒補補虛弱的身體,她不忿的心情也漸漸 平伏下來。

尤其,當孫子可以出院時,在等待一個星期回醫院拆線的這段日子,志工楊美玉擔心坐月子的媽媽和剛動完手術的孩子沒人照料,便讓出家裡的一間房,將他們一家接回家裡住,照顧 他們一家的起居飲食;劉莉萍看到無血緣關係的人,竟然可以把他們當家人一樣,她真正感受到人間最溫暖的那份情誼。

住在楊美玉家裡的那段日子,劉莉萍和彭少平最愛守在電視機前,看大愛臺的節目。他們常常為慈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付出而深深感動。

從大愛臺裡,劉莉萍看見水懺的演繹及志工的懺悔,她聽楊美玉說,證嚴上人要人人大懺悔、入經藏,拜佛的她突有所悟地反省自己一直來脾氣不是很好,會罵人、發脾氣;她想想是 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好聲色,所以,命運才會這樣苦。

劉莉萍很羨慕一群慈濟志工常常笑容滿面,幫助人的歡喜心盡顯露在臉上,她愛聽楊美玉訴說做慈濟的點點滴滴,不由心生羨慕。她說起自己在家鄉,常常看到貧困無助的人,很想幫 助他們,卻不敢行動。

「如果我能和你一樣,做志工、做慈濟,幫助需要的人,那就好了。」劉莉萍有所感觸地對志工說,楊美玉告訴她,在巴淡島也有慈濟聯絡處,可以參與慈濟的活動,做志工。劉莉萍 聽了,即刻要了巴淡島慈濟聯絡處的電話及地址。她說,回去後一定要找慈濟,一定要叫女婿也一起去做慈濟。

「我不但希望能做慈濟,也會改我的脾氣,好好做一個好人。我們應該幫助苦難的人,這樣,有苦難的人才能得救。像我的孫子,若不是遇到你們這群好人、遇到上人,他不知還能活 嗎?」

劉莉萍不再擔憂回去後一無所有,她終於體會到,錢失去了會再賺回來,孫子的生命比什麼都珍貴,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守在一起,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珍惜生命好好做人

2011年12月7日,楊美玉在天未亮時就起身了。這天是彭少平一家返國的日子,她特地早起,想多看看漸漸康復的娃娃彭恩賜。

彭恩賜似乎知道即將要回家了,一早就睜開圓碌碌的眼晴,靜靜地看著楊美玉。當美玉抱起他時,他竟然笑了;天真的笑容感染了美玉,看著懷中的小生命,從奄奄一息、插滿管子到 今天的活潑、健康,她心中有著奇妙而歡喜的感覺,覺得這是一個重生的生命,是一個充滿祝福和愛的生命。

彭少平夫婦及劉莉萍感恩志工在這段日子照顧他們,在離別的這刻,彼此緊緊相擁,一切的感激和感動盡在不捨的淚眼中漸漸定格,成了彼此生命裡難忘的記憶。

彭少平將一切都記錄在錄影機裡,他說,錄影機裡有痛苦、有悲傷、有害怕、但也有愛、有笑聲、有祝福和淚水……所有的一切,他會保存起來,他要讓孩子懂事的時候,看看自己的 生命來的如此不容易,更要孩子永遠記住,他的生命是得到很多人的恩情才能活過來,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做人,才不會辜負所有幫助他活過來的恩人。

圖左 : 寶寶手術順利後,彭少平第一次抱著孩子,看著躺在手臂裡的小生命,感受到孩子的體溫、心跳和哇哇的哭聲,初身為人父的他終於放下心頭大石,由心笑了。[攝影者:楊美玉]
圖右 : 在寶寶住院的期間,慈濟志工天天準備素月子餐,領到醫院去給坐月的彭太太進補虛弱的身體。[攝影者:梁倩宜]

圖左 : 在等待回醫院拆線的日子,志工讓出家裡的一間房,將彭家大小接回家裡安頓,讓正在坐月子的彭太太和剛完成手術的寶寶得到良好照料。[攝影者:梁倩宜]
圖右 : 岳母劉莉萍(中)感動地直流淚,說不完心裡的感謝,在旁的女兒張小薇也陪著紅了眼框。志工趕緊安撫劉莉萍兩母女。[攝影者:梁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