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見畸形海龜起悲心 華裔青年校園推環保

見畸形海龜起悲心 華裔青年校園推環保

E-mail 列印
由中華民國僑委會主辦,中國青年救國團承辦的海外華裔青年臺灣觀摩團,來臺第十八天,共有一百六十四位團員,於2011年12月28日參訪慈濟內湖聯絡處。團長黃燕蘭表 示:「在行程中安排志工的活動,是為了讓學員們體驗當志工的樂趣,以及學習如何節能減碳,多為地球付出一份心力。」

學員們分組學習,並體驗不同的環保概念,包括以回收腳踏車製成的發電機、寶特瓶回收、巧藝坊毛毯製作過程;以及環保站內,紙類、寶特瓶及塑膠袋,不同回收物的分類方法。

今年就讀高一的學員陳冠宏,在體驗過後表示:「沒想到腳踏車要騎二十五個小時,才能產生一度的電力;以前不知道塑膠袋種類有那麼多,覺得很辛苦,但有機會體驗做志工,感到 很開心。」

對於環保理念很認同的謝智婷說:「因為地球的垃圾愈來愈多,也沒有地方放了,所以我們要響應環保,要做出更有用的東西來救濟別人;平時要自備餐盒和水杯,不要再用寶特瓶等 不環保的用具來吃和喝東西。」

曾任馬來西亞大自然協會北馬分部主席,今年就讀大學一年級的學員陳威祺,從中學二年級就開始投入環保的宣導與回收,至今已有五到六年的時間了。他談到投入環保工作的因緣, 主要是曾經在海灘上看到一隻身體被塑膠物套住,而長成畸形的海龜,讓他起了不忍之心。

陳威祺說:「看到學校的資源太過浪費,像一些不用的紙張、考卷還有水瓶等,到處亂丟,覺得很可惜;所以就在每個班級放一個環保籃,把它們集合起來之後,每個月捐給慈濟等慈 善團體。」

參訪過巧藝坊,透過慈濟志工吳月鶯的詳細解說後,陳威祺深受感動:「以前沒想過,隨地亂丟的寶特瓶,可以織成那麼有用的東西,提供溫暖給災民,感覺到這是最可貴的地方,不 是金錢所能換來的。希望有一天,東南亞尤其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等地,環保能做得像台灣這麼好。」

體驗過當環保志工之後,學員們齊聚佛堂,觀看影片介紹慈濟花蓮靜思精舍以及香積飯的製作,並分享參訪後的感想。

學員們踴躍上台表達他們的感動,王婕瑜說:「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毛毯跟衣服,是用寶特瓶做的,之前在馬來西亞的科學營,看到慈濟的展示;但當時是半信半疑,心裡想著寶特瓶怎 麼可能做出這麼柔軟的東西,今天親眼見證到慈濟的崇高精神,因為有一群願意付出的志工,我們才能享受到這麼特殊的產品。」

她接著又說:「剛剛我在紙張分類區做分類時,看到一些全新未用過的考試的練習簿子,覺得很浪費,在此呼籲大家,最好能共用練習簿,或是直接上網作答,以減少紙張的浪費。」

團長黃燕蘭期許學員們能將所學習與體驗到的環保概念,帶回去給家人及朋友,希望每位學員,都是讓未來更美好的環保小天使。

圖左 : 慈濟志工鄭秀英在紙類區指導學員,回收紙如何分類。[攝影者:黃吉和]
圖右 : 對於環保理念很認同的謝智婷(左三)說:「因為地球的垃圾愈來愈多,沒有地方放了,所以我們要響應環保。」[攝影者:黃吉和]

圖左 : 今年就讀高一的學員陳冠宏(右二),在體驗過後表示,塑膠袋種類有那麼多,要分類很辛苦;但有機會體驗做志工,感到很開心。[攝影者:黃吉和]
圖右 : 海外華裔青年臺灣觀摩團共有一百六十四位團員,於2011年12月28日參訪慈濟內湖聯絡處。[攝影者:黃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