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資源分類」變動詞 師生力行

「資源分類」變動詞 師生力行

E-mail 列印
慈濟新加坡分會近年來積極與社區基層組織合作,在島國各地設立環保點,通過環保資源回收活動,走入人群,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讓居民有機會學習資源分類、惜福愛物,延長物 命。截至2012年2月,分會已有二十個日間環保點和一個夜間環保點,在社區內帶動居民做環保。

慈濟志工身體力行,有組織、有紀律的環保活動,除了資源回收,更兼環保教育功能,讓環保知識化、生活化與家庭化,獲得居民積極地參與,以及基層組織的良好反饋,更吸引了一 些社區組織、學校前來觀摩與學習。

◎環保知識 動靜兼具

2012年2月12日,工藝教育中區學院(淡賓尼分院)(ITE College Central (Tampines Campus),下稱工教院)的二十二位同學與兩 位老師,及淡馬錫初級學院(Temasek Junior College,下稱淡初)的二十八位同學與一位老師,分別拜訪四個環保點,親手做資源回收與分類,利用果皮做 酵素,還見識到「大愛感恩科技」利用回收的寶特瓶製成再生織品。

帶隊的沈惠珊老師,是淡初幼獅會(Leo Club)的指導老師。沈老師從一次校外義工服務時,參與了慈濟紅山社區環保日的活動,就萌起帶同學來慈濟做環保的想法。二十八 位幼獅會的同學,分成三小組,分別到菜市大牌27、勿洛北大牌185及淡賓尼大牌202的環保點觀摩學習。

參訪流程動靜兼具,包括了介紹環保點的運作、慈濟環保五化,以及一些資源回收的科學資訊。接著,志工利用原本要丟棄的果皮,示範環保酵素的製作步驟。

◎神奇酵素 環保幫手

「環保酵素是用家裏平日吃剩的果皮來製作,依照十分水、一分果皮、三分黑糖的配方,裝進乾淨的瓶子等待發酵。三個月後可當清潔劑使用,洗碗、洗地都可以,對環境自然無 害。」志工一邊示範,一邊解說,圍觀的同學們都聽得瞪大了眼睛。

「不需要果肉嗎?」趙子慧看到志工把黃梨皮切成小塊,有點疑惑地問。從來就只有聽人家取果肉,丟掉不能吃的果皮,沒想到果皮還有此番用處,她覺得很神奇。

在酵素發酵過程後,微生物能把有機物變成有機酸和可自然降解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能替代人工化合物製成的清潔劑,幫助減低化學污染。志工將環保酵素送給同學,他們紛紛表示 回家後要與媽媽分享,一起嘗試制做這除臭去垢、殺菌,不需要花錢的天然清潔劑。

在大愛感恩科技産品介紹區,平時用過即丟的寶特瓶製成毛毯,送到世界各地受灾的民衆。志工更通過圖片,解說免洗筷、塑膠袋和寶麗龍對環境帶來的破壞,然人們依然貪圖方便, 繼續使用它。

「雖然要做到(資源分類)有些不方便,但是只要做了,就很有意義。」沈慧儀看到志工如何將物資分類,才知道原來有這麽多東西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她期許自己能從自身做起, 把這天所學帶回家裏,與家人一起響應環保。

◎親手分類 印象深刻

吸收了環保知識,同學們就起而行之,分組與慈濟志工推著手推車上組屋單位回收環保物。雖然是第一次做,他們顯然不畏髒亂異味,也不怕流汗,來來回回走了幾趟,依然做得起 勁,年輕的臉龐綻放著笑容。

參訪勿洛北大牌185的丁慧慧,中學時期就開始參加學校的環保學會。升上淡初後,她也選擇加入和慈善及環保有關的幼獅會,因此對「回收五十公斤之類等於挽救一棵二十年的大 樹」的數據並不陌生,但親手做分類還是第一次。

「以前也有上門回收過,但只限於報紙和衣物,還是一大包全放在一起,都沒有聽過分類這個詞。現在才看到原來還有像鮮奶紙盒包、塑料袋的回收物,連紙張也可以分成好幾種。」 慧慧邊說邊不停將紙張歸類爲黑白紙和雜紙。

施紹騰參與過各種義務服務活動,也曾於農曆新年前參與舊報紙回收活動,是名很活躍的同學。紹騰一家都有做資源回收的習慣,他表示:「今天對環保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學習了 原來還有很多東西都可以回收。」

◎降低物欲 减少浪費

在圓緣時刻,志工與同學生做交流及分享心得。

看到有人將七年前購入卻不曾使用的嶄新茶具丟掉,許俊娜才意識到人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買了許多沒用上的東西,其實就是一種浪費。因此提醒自己:「以後在購物時,要先考慮是 否需要與適用,而不是貪圖一時喜歡就買下。」

印裔同學依妲優(Idayu),看到回收物品種類繁多,超乎想像,讓她大開眼界。知道這些物品都能回收再循環或利用時,更對環保有了深一層的瞭解,因此她想自己當天就開始 從家裏做起。

聽到同學們熱烈的分享,沈老師說:「淡初幼獅會的活動一般是老人院關懷,或給予需要的同學做課業輔導。至於環保活動,只限於到附近組屋回收報紙。學院內雖然也設置了環保分 類箱,但這是不夠的。」她希望今年幼獅會要在校園內大力推廣環保教育,落實環保生活化,並希望與慈濟持續合作,帶更多同學前來學習。

參訪實龍崗環保點的淡賓尼工教院的師生們也收穫滿滿。負責老師阿都拉欣(Abdul Rahim)是在在今年1月20日,慈濟受邀到工教院(麥波申分院)(ITE College Central Macpherson Campus)舉辦的「綠色食品園地」(ECO Food Garden Launching)推介講座時認識慈 濟。在得知慈濟將資源回收所得用在新芽助學金計畫,阿都拉欣老師更是感佩。

另一名賈希尼(Jasni)老師希望把「付出、分享」的概念傳遞給年輕學子,讓他們從社會服務中去感受心靈的昇華。他們倆事前還特地拜訪了靜思堂多瞭解慈濟志業,表達了對 未來合作的期待,而環保活動對同學們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圖左 : 吸收了環保知識後,同學們就起而行之,分組與慈濟志工推著手推車上組屋單位回收環保物。[攝影者:蔡長盛]
圖右 : 許俊娜同學(藍衣者)不畏髒亂,和其他同學一起幫忙老婆婆將要捐給慈濟的物資從架上拿下來。[攝影者:蔡長盛]

圖左 : 施紹騰(左一)與同學一起動手將回收物分類。他覺得參與慈濟的環保活動后,才了解到原來有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回收,再循環使用。[攝影者:黃瓋瑩]
圖右 : 淡賓尼工教院負責老師阿都拉欣(Abdul Rahim)對於慈濟將資源回收所得用在新芽助學金計劃十分感佩。在還未帶領學生前來實龍崗環保點前,還特地拜訪了靜思堂多瞭解慈濟志業。[攝影者:吳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