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劉濟雨師兄亦莊亦諧話慈濟

劉濟雨師兄亦莊亦諧話慈濟

E-mail 列印
春天氣溫變化真大,臺灣中部前幾天晴朗溫暖,3月9號凌晨起就傾盆大雨,氣溫更是直直落,原來大陸冷氣團又來報到。傍晚時分微風細雨春寒料峭,路上行人少之又少。

但晚間七點半的臺中分會二樓,卻是人潮洶湧。因為中區3月份的「榮譽董事願力讀書會」,邀請到了慈濟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師兄(本名劉銘達)前來分享,榮董家族及慈濟 人,近五百位慕名前來聆聽這場心靈饗宴。

引言人廖松岳師兄,先以濟雨他之前創作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其中一句「兩地奔波不起風波」來讚嘆濟雨和慈露這對夫妻,在吉隆坡分會及新加坡分會的用心耕耘,並常獲上人 誇讚,值得大家學習。又說,今晚參與的人更會有波濤洶湧的感動,但感動後能行動,到樓下靜思書軒請購濟雨師兄所著的書籍回家,多研讀一定更會收穫滿滿。

◎ 笑聲中有體悟

劉濟雨一上臺,先解釋之前兩次失約的原因,不是臨陣脫逃,而是去北朝鮮賑災。他說:「這次不敢再延,因為本金加利息負擔沉重。」詼諧的開場白讓大家印象深刻。笑容滿面的他 又說:「國際災難偏多,而兩坡業務增多,我請人幫我算一下,自己一年入出境竟然高達一百一十多次,有時一天就從吉隆坡飛新加坡,再飛可倫坡,再回吉隆坡,若不是為了做慈 濟,誰要飛來飛去。當初心有所感的寫一首打油詩,剛剛廖師兄只念了一句,其實從頭到尾是: 夫妻一人顧一坡 同為慈濟來奔波 相見時少離別多 所以沒空起風波 海嘯過後又一坡 常常要飛可倫坡 磨練考驗特別多 道業繼續走上坡 他分享用詞幽默風趣,當然也掌聲如雷響不停。

多年前將事業結束,本想去美國遊山玩水安享晚年的濟雨、慈露夫妻倆,因證嚴上人一句慈示:「慈露顧馬來西亞吉隆坡,濟雨前往新加坡」。「你知我知不必說,每人顧好這一坡」 濟雨說,因而我們取消了美國行,好好顧兩坡。

◎ 有重點、有目標、有意義

「心累躺著都累,雖然我很忙,但我卻是忙得不累。因為我忙得有重點、有目標、有意義;動中修靜,則忙而不累。」又說:「身忙心不茫、身累心不累、身動心不動。但忙過之後心 靈定要沉甸,還要有檢討的空間。」

慈濟人不講「靜坐」講「靜思」;不講「感應」講「感受」;不講「神通」講「人通」;不講「辛苦」講「幸福」。劉濟雨也分享「發願」兩字。他說;「發願有如開支票,若是跳票 不如不開支票,定要開支票,就一定是鐵票。」幽默的他,還舉自己發願為例:「進慈濟第三年,我就發願在海外當上人的手跟腳,結果做得沒完沒了。」妙語如珠的一番話,讓大家 笑聲中有了體悟。

◎ 以身做則

他也分享自己在新加坡如何帶人。就因為覺得自己獲得的,比捐出去的更多,所以處處要以身作則,而且慈濟重視的是身教,講的再多都沒有用,先做了再說。

另外「正人要先正己,克己復禮不克他人、天天見己過,不見別人過。先把自己帶好,才可帶別人;要多鼓勵,因為未成佛前,要先與別人結好緣。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或遇挫折時, 先從自己本身反省,若常鑽牛角尖鑽,會鑽到不見天,那就對不起老天;只要自己先自重,不怕別人不尊重;人若不自重,路會越走越沉重。」

◎ 鼓勵與嘉勉

濟雨也勉勵大家多走入人群;其實多參與活動就是進入人群,因為離開人群,就無「法」可修。將所學所做用在生活中、「臺灣入經藏要齋戒108天,但新加坡是先齋戒才能入經 藏。」他自豪的說:「新加坡有十三位清修士要回臺鞤助上人。推薦出的八十位培訓慈誠或委員,第一個條件就是茹素。」又說:「慈濟人不只默默付出無所求,還要智慧增長自我要 求。因為智慧是做來的,不是搶來爭來的。孔老夫子的論語,常與靜思語相通『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就是要人慈顏柔語,不發脾氣,記得常擦慈濟面霜(真誠親切的微 笑)。」

「木中有火,不鑽不出;沙中有金,不淘不得;心中有法,不覺不悟;心外求法,無法可求。」他以葉秉倫師兄跟他分享的話語,來與大家共勉。

一邊拼經濟,一邊做慈濟,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如意。若沒留點時間做慈濟,不如把錢捐出去。最後濟雨師兄,以有「慧根」就要「會跟」,一心一意追隨上人才是慈濟人。他鼓勵 大家:「智者創造命運,以福轉業、福中修覺。千雕萬鑽、千錘百鍊、日日歡喜、天天精進;從身體力行中見苦知福、從付出中增長智慧,希望大家以正信的宗教信仰,來開拓美善人 生、造福社會。」

◎感動與回饋

慈誠委員還是榮譽董事的陳坤火師兄分享說:「有智慧者,操縱命運;濟雨師兄當年因為有智慧,聽從上人一句『不要破壞大自然山林』而放棄當年估算現況、數據都穩賺不賠的製磚 產業,不興建燒磚廠,才能安然渡過1997年金融風暴;而慈露師姊也因多造善業,才會在檢查甲狀線時,發覺腦中長瘤。而且位置還影響前面視神經和後面大動脈。也是因上人 說:『做慈濟就是最好的加持,要了解生死,相信自己。』而讓她產生信心,安然度過危機。更因出院前兩天,濟雨向上人告假時,上人要慈露回馬來西亞後「趕緊做」。當下先生雖 不解,但還是轉達;四年後回臺,有位師姊為慈露排紫微斗數,才知『趕緊做」付出的『功德財』,化解了『生死關』。這個故事讓我體會『智慧者創造命運』。每天忙碌沒有關係, 但人生方向目標與重點都要正確,加上好的信仰,運用智慧轉念,才有寬廣的人生。 」

今年培訓委員的余雯玲感動的說:「聽完濟雨師兄的分享,讓我感受良多。也更明白參與活動承擔的當下,人與人之間的包容中,先修自己的習性。誠如濟雨師兄所說,沒有忍不忍的 問題,一切唯心造。轉念當下海闊天空。

還有讓我引以為戒的,就是濟雨所說的──在付出的當下雖然法喜,但當妳投入做慈濟時,是否是上人所想?上人所要的?」

第一次前來參加的實業家蕭玲如小姐,受豐原區的陳明和師姊邀約前來。雖是慈濟會員,但卻頭一次來分會。處處好奇的她,會後興奮地說:「原來慈濟道場與一般佛教道場不一樣, 沒有誦經念佛,生活化的走入人群來付出。今晚的主講者,用詞幽默風趣,深入淺出的鼓勵我們,要有正信正念的宗教信仰;還分享他投入慈濟多年的豐富閱歷與生活智慧,尤其他講 到隨師行中的點點滴滴,及轉述的一切法,讓我這初聽者,好像都能當作座右銘,不知他今晚所談的,有否製成錄音帶?我除了要請購他所著的書,還想請購他今天分享的光碟回去送 朋友,邊開車邊聽,一定會受益無窮。原來慈濟是佛教團體也是慈善團體,更是修行團體,我喜歡,下個月還要來。」

圖左 : 中區榮董召集人紀邦杰(左一),帶領團隊致力於菩薩招生,每月一次的中區「願力讀書會」吸引了甚多實業家及會眾參與。[攝影者:陳鎮嘉]
圖右 : 今年培訓委員的余雯玲(右一),對劉濟雨師兄的妙語如珠,引起深刻共鳴。[攝影者:許建潁]

圖左 : 台上說得真誠,台下也以熱情掌聲回應感動與讚歎。[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 三重身分的陳坤火(慈誠、委員及榮譽董事)(前一),聆聽講座後,對劉濟雨夫妻投入慈濟志業,讓他體悟「智慧者創造命運」。[攝影者:許建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