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貧窮」搬上螢幕 孩子懂得惜福再造福

「貧窮」搬上螢幕 孩子懂得惜福再造福

E-mail 列印
「如果你有五塊錢,你想做什麼?」第十四期桃園蘆竹共修處親子成長班,3月18日課程主題是「見苦知福」,為了讓學員更珍惜自己生活的環境,慈濟教聯會老師施明宜,安排一 段「五塊錢的心願」影片和大家分享,提醒孩子除了要感謝家人、老師、同學的陪伴成長之外,更要感恩大自然的資源和為我們付出的所有人。

五塊錢可以做什麼?可以買包子、買棒棒糖、買鉛筆、存起來、捐出去幫助人……孩子們舉手回答他們如何利用五塊錢。施明宜老師慎重地告訴學員,小小的五塊錢,可以讓難民營的 孩子免於飢餓。

影片中敘述泰緬邊界的美拉難民營區裡,學生們骨瘦如材沒有鞋子穿。吃飯時間,盤子裡只有細小的紅蘿蔔丁和都是水的稀飯,但是孩子的臉上卻充滿笑容。逃難非法入境,生活上本 來就苦,物資更少,經常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雖然只是簡單的食物,但是吃的快樂卻寫在孩子們臉上。

隨著影片播放結束,學員們踴躍地回答老師的提問,早餐都吃些什麼?三明治、牛奶、漢堡、麵包……大家說出豐富且多樣的食物內容。如果吃不下怎麼辦呢?丟垃圾筒、塞書包、藏 起來……要丟棄的方法花樣百出。 當明宜老師又問:你們從影片中得到什麼省思?大家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以後不挑食不浪費食物、要把飯吃乾淨、衣服穿不下的要捐出去、把用不到的東西送給需要的人、捐零用錢 幫助他們……」童言童語的愛心一波波盪漾著。「貧窮」搬上螢幕,學員了解自己擁有很多,更感受到自己很幸福,並且能說出惜福和再造福方法。

「見苦知福」除了告訴大家珍惜食物和身邊物之外,和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水資源,更需要愛護、保護。慈濟志工邱秀玉和學員分享環境保護教育影片「來自2070年的一封信」, 讓大家了解缺水以後,大自然和我們生活上的變化。

什麼是一水多用?要如何節約用水?洗米、洗菜水留著澆花,要用淋浴、洗澡水留下來沖馬桶,關緊水龍頭、不要打水仗、洗車子用擦的……當秀玉提出問題時,孩子們都能舉出家裡 省水的方法。這些深入日常生活的環保議題,已讓他們具備缺水的危機意識,懂得惜水、愛物。

「自從參加親子成長班後,孩子接觸善良環境的感染,變得比較有規矩,而我也在每一次的課程中有充電的感覺。當心情不好時,會告訴自己不能拿孩子當出氣筒,所以和孩子的互動 也更親密了。」感恩班的家長陳麗妃,自信地說出親子間的改變。

知足班的蘇敬凱帶著女兒上台分享他們的收穫:「孩子會整理出用不到和很少用到的文具,帶到學校響應愛心文具送偏鄉的活動,我也藉機會告訴她,只要付出小小力量就能幫助人、 讓人快樂的意義。」

課程告一段落,全體學員齊聲念出靜思語:知足即富有,簡單是幸福。字字植入腦海的好話,都是期許孩子們成為一位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做個手心向下的人。

圖左 : 志工帶動活潑的手語團康[攝影者:劉秀美]
圖右 : 什麼是一水多用?志工邱秀玉和學員分享環境保護教育[攝影者:劉秀美]

圖左 : 感恩班的家長陳麗妃(左),因為參加親子成長班,而改善了親子關係。[攝影者:劉秀美]
圖右 : 知足班的蘇敬凱爸爸(右)分享,女兒參加親子成長班後,因為知足所以更願意付出。[攝影者:劉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