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一趟環保行 師生體悟回家續執行

一趟環保行 師生體悟回家續執行

E-mail 列印
「小心哦!大家早,歡迎、歡迎。」慈濟志工在鹿港環保教育站的馬路口導護安全,迎接鹿東國小步行前來做環保體驗的八十多位師生們。3/26日回暖陽光普照,帶著些許涼意的 天氣,讓人感受到了春的氣息。「哇!你們好棒!」志工關懷著小朋友們:「從學校走路來會不會累呀!」大家都高興的說:「不會」。

志工們請今天的貴賓到環保站的簡報室,介紹環保及播放影片,影片中一隻老虎,虎視眈眈想吃草原上的羚羊,正當此時畫面上與台下觀眾突然靜下來,忽然「刷」一聲,羚羊拔腿就 跑,原來老虎踩到塑膠袋了,化解了緊張氣氛。

吳素紅媽媽問:「所以我們要怎樣才能減少製造垃圾?」只見學生舉手熱烈搶答說:「少喝飲料改喝開水。」答對了。有誰知道哪些資源可以回收再利用嗎?…學生紛紛回答著。

「瓶」-塑膠瓶、保特瓶。「瓶」-玻璃瓶。「罐」-鋁罐。「罐」-鐵罐。「紙」-紙類、紙容器。「電」1.53-電池、日光燈等。聽完志工媽媽陳函均解說(十口訣)的施凱 鈞同學開心說著:「今天很快樂,會開始用心做環保分類,也不太想吃肉了」。陳瑋晟也覺得十口訣很特別,會將它帶回家說給媽媽聽,讓媽媽知道分類的重要。郭哲瑋則說:不想讓 環保志工太辛苦,不喝飲料,減少環境污染的機會。

素紅媽媽聽了鼓勵小朋友:「好棒喔!我們記得出門要帶環保碗筷和水杯,也要告訴家人,做環保可以保護地球好嗎?」。小朋友異口同聲說:「好!」。

看著環保志工做拆卸動做,同學們好奇的問為什麼要分解它;志工張國榮解釋分解後送到回收廠,就可以延續物命了。接著為學生講解安全帽裡面可分類保麗龍、布,拆解掉後外殼再 回收處理。還有小馬達裡有銅線,外圍塑膠也需分解,鐵製品可再重造,其他不能回收的只好當垃圾。學生聽完解釋,馬上彎腰動手做。

莊詠筑媽媽帶著學生做分類回收,也告訴大家:「吸管、保麗龍比較少人知道也可做回收,今天來這裡要認真分辨各紙類的不同屬性,鐵罐及鋁罐的差異。」隨後學生全部動起來,跟 著志工做垃圾分類。

親身體驗的陳麗芬老師感受環保志工們的辛苦說:「一定會多提醒學生,飲料瓶要洗乾淨,才不會發臭」。

陳玉琴老師心有同感說:「今天真是上了一堂寶貴的課程,學校及家裡一直也都有做分類工作,現在才知道還沒有把物品分類很仔細,透過環保志工的解析,環保觀念也能更清楚明白 了,最好減少污染浪費,後續就不用投入更多人力做環保分類了。」

志工王雅萍叮嚀大家出門要自備環保杯、碗、筷「隨身三寶」。多走路少乘電梯,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安步當車」,走路減碳又賺健康,請小朋友回去告訴認識的親朋好友記得做 環保,回歸自然,日行五善、力行減碳,簡樸生活。隨著「幸福的臉」歌曲耳邊迴響,活動也在溢滿著溫暖感受中結束了這一趟環保行。



圖左 : 在陽光普照下,鹿東國小的老師與同學們用心聽取陳函均媽媽解說「環保十字口訣」。[攝影者:劉妙玲]
圖右 : 阿嬤好高興為小朋友們解說:「可回收物品的種類」。[攝影者:劉妙玲]

圖左 : 同學專注聆聽志工翁世明仔細解說,小馬達該如何拆解,分解之後再分類。[攝影者:劉妙玲]
圖右 : 陳瑋晟(戴眼鏡)和接受採訪寫字的郭哲瑋兩位同班同學,寫下今天環保實做感想。[攝影者:劉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