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把愛裝進去」 慈少課程體驗物資打包

「把愛裝進去」 慈少課程體驗物資打包

E-mail 列印
「愛心不分遠近,慈悲沒有敵對和親愛」。3月12日光明國中慈少社課程,由講師曾富榮師姊為孩子們講述慈濟「國際賑災」,災後新思維要讓孩子更懂得見苦知福,知福惜福再造 福。

日本311規模達9.0的強震和後續13公尺高的大海嘯重創日本東北沿海地區,其中以岩手、宮城及福島3縣災情最為慘重。311複合式災難後,慈濟對日本受災民眾的關懷沒 有間斷過,透過政府與慈善團隊的互助,希望盡快幫助災民安心、安身。慈濟人在災區,發揮智慧與良能,感恩、尊重、愛,點點滴滴,落實在一步一腳印之間。

洪琇梨師姊提著一包沉重的袋子走進校園大門,慈濟志工出手相扶才發覺真的很重,琇梨師姊說:「往常我們都只告訴孩子,慈濟志工到何處去國際賑災,但今天的課程,我們要讓同 學們大家有參與感,所以我特別張羅這一份簡便的物資,倒還真是有點重呢!」

課前叮嚀時,琇梨師姊勉勵大家一定顧好身體,法親相互關懷。家業、志業兩難,把握每一個因緣用心去付出。多參與訪視,訪視個案是很好的學習,談及長期以來我們陪伴一位罹患 肺腺癌的個案,幾度病危瀕臨垂死邊緣卻都堅強面對。案主曉玲(化名)過去從事特種行業,經慈濟志工洪琇梨、顏鳯敏用心用愛陪伴,曉玲一度募集二十多位會員,卻因酒店倒閉會 員也隨之結束,後來又努力參與環保資源回收工作,並看淡生死,一切準備好了,將來往生時要穿著整套志工服,佩帶環保志工證,發願來是要做助人的菩薩。

身體孱弱的曉玲如願在歲末祝福時見到上人並接受祝福,殊勝的因緣讓陪伴的志工感到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議,並為她感到高興。曉玲自小缺乏母親關愛,原本與醫師之間,醫病關係不 睦,也聽取慈濟志工的勸說「感恩、善解、包容」而轉變心念,輕安自在。

課堂上講師請同學閉上雙眼,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你是否在同學「冏很大」的時候,悄悄遞上一張面紙;你是否在朋友需要的時候,給一個溫暖的擁抱、給一個鼓勵的笑容。富榮師姊 輕輕的敲醒孩子的內心深處,真誠的觀照自己的內心,用心體會助人、人助的快樂。接著並且讓同學們知道慈濟善款如何幫助災民。

影片播放泰國半世紀最嚴重的水患──2011年泰國大洪災,慈濟的愛與關懷還沒有停止,化私情小愛為長情大愛展開賑災發放,並呼籲泰國各工商企業家,一起合作,合力幫助災 民恢復家園,並鼓勵受災的災民要堅強,一切的困境很快就會過去的。愛不分種族,也不分遠近國籍,只要是生命都應該尊重關懷。

國際大都會泰國曼谷水患,馬來西亞志工緊急運送十萬瓶飲用水、當地臺商總會呼籲臺商推派閒置工人協助清理受災區….. 等等。播放三段影片讓同學們了解災區並集思廣益「看 到災區需要的是什麼?」 大愛無疆界,同學們踴躍的舉手答案包括食物、水、衣服、關懷、毛毯等。曼谷挽奇區(Bang Khae) 佛城三路色他吉社區 (Setthakit),每一戶受災居民都能獲得蚊帳一件、紗籠一件、棉被一條、十五公斤白米一包,共發放六百八十八戶。慈濟人謹慎檢視災區需求,依條件不同慈濟志工給於 生活上最急需的物資。地水火風四大不調,造成災難頻傳,慈濟人發放原則採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及時。

慈濟人災區賑災做發放時,必定彎腰屈膝堅持那份恭敬與尊重。生活物資中總有一份最溫馨的關懷,就是發送證嚴上人親筆慰問信函,「你悲我痛」帶來關心與愛,溫暖人心。並邀請 當地志工協助發放,給災民們一個熱情溫暖的擁抱。慈濟志工依受災戶家庭狀況,有時還另外送到家,或特別親自探視年老病弱的老人。

隊輔爸爸、媽媽邀請感恩隊同學,來協助打包生活物資,高個兒的湯彧瑋和潘欣聖合力動手,一旁的同伴急忙的協助塞進袋子裡,拉鍊差點拉不上來;包容隊再動手整理一番後,社長 陳佳琳很感恩並尊重的說:「謝謝他們能由錯誤中學習。」

善解隊的代表又再一次用心整理,幾位同學說:「整齊有加分的效果。」最後才由琇梨媽媽親手示範,將米包紮緊置於最底層,因為最重,上置泡麵、餅乾怕壓碎,旁邊可加上牙刷牙 膏頂住,毛巾旁放上罐頭製品、福慧粥、瓶裝水就不用擔心壓壞了。若有毛毯、衣物則另行包裝妥當,讓收到的人一目了然,感受到被尊重而心生歡喜。人人合心、合力,才能發揮最 大的力量。

孩子們認真的抄下這一句話,「分擔的擔子是輕省的;分享的快樂是加倍的。」富榮師姊告訴同學們:「救災是給他所急需的幫助與關懷,是要有人文、要用心的,給的態度是尊重, 不能讓受災的人心裡有著委屈。」整理物資為的是讓同學們體會救援行動的緊急性,及培養相互合作支援的能力,也讓同學們了解慈濟人的用心,領悟到「把愛裝進去」。

生命在不同的國度裡、不同的時間點,有著不同的遭遇,這都是人類造成的許多共業。雖然四大不調災難頻傳,但全球的慈濟人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無私奉獻讓受災的民眾有依靠的力 量,得以重新站起來,更進一步的走入行善助人的行列。教育讓學子開發善潛力,也匯集善力。

圖左 : 洪琇梨媽媽(右)親手示範如何用心打包生活物資。[攝影者:高燦南]
圖右 : 光明慈少社「國際賑災課程」後,虔誠合十祈禱天下無災難。[攝影者:高燦南]

圖左 : 隊輔陳貴玲師姊和學員分享抄寫的《靜思語》意義。[攝影者:高燦南]
圖右 : 光明國中慈少社課程,講述慈濟「國際賑災」災後新思維。[攝影者:高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