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大愛咖啡館」 傳承慈善經驗

「大愛咖啡館」 傳承慈善經驗

E-mail 列印
新加坡慈濟志工二百八十九人,利用難得的假日參與2012年第一次的慈善培訓,以更了解新加坡的慈善志業,從而加入濟貧工作(訪視、新芽計畫及醫療洗腎)和機構關懷(慈懷 中心、日愛之家和心理衛生學院)。

4月6日是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也是新加坡的公定假日,志工們利用半天的時間參加培訓課程,課程從播放〈大馬慈濟情──打開幸福心門〉影片開始。從影帶 中,看到慈濟志工長期的付出改善了照顧戶的生活起居,讓照顧戶逐漸解脫心靈的痛苦,生活得更輕安自在。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志工在陪伴照顧戶的過程中見苦知福,從而增長慧 命,用積極的態度經營自己的幸福人生。

新加坡是一個富裕的國家,社會福利也做得很完善。然而,高樓暗角還是有隱藏的貧病苦難,需要人去協助和關懷。慈善是慈濟的根本,新加坡慈濟志工早在1992 年就展開濟貧 工作,跟隨證嚴上人的脚步,在獅城默默耕耘。

從初次踏入案家、聆聽案家生活情况的那一刻起,訪視志工在搜集資料同時做紀錄時,往往顯得措手不及。若把做紀錄當成采訪,訪視員的肢體動作無形中會給案家帶來不安。因此, 分會社工林祖慧(慈毅)師姊分享了一項實用的技巧,以「家系圖」的方式來完整建構出案家的家庭狀况,敘述整個家庭成員的關係,也能善用時間與案家互動,拉近訪視員與案家之 間的隔閡。

參與訪視近兩年的林伶海師姊表示,訪視讓她有機會見苦、知福。師姊也從培訓中獲益良多。「畫一個圖可以省略很多做紀錄的時間,也沒令案家認為志工是在做採訪,顧及了案家的 隱私。」

緊接著的交流環節,首次以一個特別的方式呈現,即「大愛咖啡館」,人人分成小組圍坐在一起,像「在咖啡館裏聊天」,為志工提供了個人經驗的分享平臺。

志工們分組在佛堂、文化廳、茶道室與花道室進行「咖啡館討論」,議題包括在訪視時所碰到的問題及對治方法、如何帶動組員、如何啓發善的循環和如何藉事練心等等。大家敞開胸 懷,集思廣益,陸陸續續地在草稿紙上,以圖文來記錄討論內容,場面好不熱鬧。

分組交流共有三個十五分鐘的小環節,由「館長」帶動組員一起為設定的題目集思廣益。此環節希望藉由第一個時段的腦力激蕩,到第二個時段的重點補充,延伸至第三個階段的行動 計劃,幫助志工們在面對難題時運用正確的理念及智慧對治。

來自中國的林祉含師姊分享了自己在新芽家訪中的切身體會。生活無憂的祉含師姊從案家的清苦中,體會到了自己的幸福,並學習以同理心設身處地為案家著想。

由於貧富差距之大,祉含師姊表示在中國做慈善並非易事,需面對甚多的困難及障礙。「金錢只能解決基本的問題,而精神及心靈上的問題則需要更深一層的關懷,協助案家走出人生 的陰霾。」這天的培訓,不僅令她對慈濟的慈善理念有深一層的了解,也讓她明白了提報個案的程序。

課務組也特別安排了視訊連線,邀請身在馬來西亞的劉濟雨師兄傳承分享。濟雨師兄表示,培訓就是要「培」養正確的訪視理念,「訓」練堅定道心鞭策自己,兩者兼備便能依中道而 行。在新加坡完善的慈善體系中,仍要積極為社會的暗角付出,尋求突破。

下午四點培訓結束前,慈濟新加坡分會副執行長徐雪友(慈婷)師姊,感恩六十名工作人員一起圓滿了這天的「啓發善的循環」慈善培訓,期許志工們要勇敢地把握機會向家人、同 事、朋友和民衆分享慈濟。其中如何啓發大家的善心,如何克服其中的困難,都可以與大家分享。因此非常期待在下一次的慈善培訓,志工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啓發更多愛的循 環。

圖左 : 趁著公共假期,二百八十九位志工參與2012年首次的慈善培訓,以更瞭解新加坡的慈善志業,從而加入濟貧工作和機構關懷。[攝影者:潘寶通]
圖右 : 身在馬來西亞的劉濟雨師兄越洋視訊連線傳承分享。他勉勵志工在新加坡完善的慈善體系中,仍要積極為社會的暗角付出,尋求突破。[攝影者:潘寶通]

圖左 : 參與訪視近兩年的林伶海師姊表示,訪視讓她有機會見苦、知福;也學習畫「家系圖」的環節令她獲益良多。 [攝影者:潘寶通]
圖右 : 來自中國的林祉含師姊分享了自己在新芽家訪中的切身體會。培訓不僅令她對慈濟的慈善理念有深一層的瞭解,也讓她明白了提報個案的程序。[攝影者:潘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