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僑中師生半日研習營 體驗環保感觸多

僑中師生半日研習營 體驗環保感觸多

E-mail 列印
連續幾天的豪雨,老天爺今天(4/28)終於展開了笑顏。近九十位國立華僑中學的師生,來到慈濟板橋志業園區體驗資源回收分類的樂趣,並汲取心靈環保相關資訊。慈濟志工擔 心下雨會影響活動的進行,還好一大早就露出了溫暖的陽光,接待志工開心地說:「老天爺出了個大晴天,讓大家可以好好體驗資源回收分類的樂趣,你們真是太有福報了!」師生們 仰望天空笑開懷。

師生們井然有序地進入福慧廳,導覽志工引導參觀靜思堂周邊環境,解說建築物的涵義與慈濟人文,並在靜思書軒及大愛感恩科技的攤位做了一番巡禮,對於回收的保特瓶,竟可以製 造出衣物、毛毯等,讓師生們嘖嘖稱奇!

◎口訣好運用

充滿好奇心的賴億蓉同學,拿著相機拍個不停。她說:「這裏很漂亮、很有人文氣息,建築物的顏色搭配讓人心情沈靜下來。」賴億蓉平常在學校就有做垃圾分類,有時候還是不知如 何區分?今天參訪後除了了解垃圾分類減量的重要性以外,還學習到平時吃東西不要浪費,適當的量就好,吃八分飽,二分可以拿來幫助別人。

於華僑中學教務處擔任行政人員的謝佩穎表示:這次的參與收獲滿滿,在體驗資源回收分類時學習到很多知識,原來分類要分得那麼細,事後加工又那麼繁瑣,真的很不容易。而且她 發現:其實還有很多物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她感慨地說:大家的道德觀要再加強,因為有一些家庭垃圾也掺在回收物中,瓶、罐的沖洗也不太確實,增添回收的困難度,只要多用 一點心,就多一分力量,因為環境是要靠大家一起來維持的。

「華僑中學在推動環保上一直不遺餘力,不論是垃圾分類或是攜帶環保筷也都行之多年,藉由今日的參訪,讓師生們對於分類的知識更紮實。」秘書劉玉珠接著說:「尤其是好記又好 用的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可以運用在生活上。」來到廚餘製作區,同學們的表情似乎覺得不太乾淨,經過志工示範廚餘的處理再利用,把它們變成 有機肥料,師生們一致認為這個好方法可以推廣到學校,運用這些有機肥料來美化校園,讓環保理念更正確、更落實!

◎期待善種子 開出朵朵蓮

促成這次環保研習營的大功臣是石欣蓓老師,她是華僑中學的護理師,同時也是負責學校環保衛生的區塊。大學時期她是慈濟大專聯誼會(簡稱:慈青社)的成員,她將證嚴上人的 法、慈青的精神帶入校園,循循善誘教導學生。石欣蓓老師笑言:此次活動有些倉促,感恩師兄、師姊的細心安排,將整個流程規劃得相當完備,讓每個人體會到環保不是口頭說說, 而是要從身體力行做起。

擔任學校「根與芽志願服務社」社長的丁力恆,參與過很多公共服務的活動,覺得今天這個響應環保愛地球的活動很有意義。尤其是看了垃圾海洋的影片,心中覺得很震懾:原來人類 製造了那麼多垃圾,污染了海洋。回去之後,會努力推廣垃圾分類及垃圾減量的觀念,不要讓第三個「垃圾湯」再出現。

楊淑瀞是「根與芽志願服務社」的指導老師,讓她感動的是:從一進來園區感受到師兄、姊親切的態度,從頭到尾都笑容滿面,這就是我們要給學生的最佳典範。「原來在日常生活中 不知不覺就製造了那麼多垃圾,在做分類中,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楊老師本身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很認同慈濟的理念,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成為慈濟志工的一份子。

半天的研習營,同學們表示:「時間雖短而收穫滿滿,不但了解人類因為無知和貪欲,製造了大量垃圾,造成地球莫大的負擔,更破壞自己居住的環境。」也有學生坦誠:「原本以為 做環保很無趣,可是沒想到一進慈濟,看到莊嚴的靜思堂,就覺得好美。雖然不是第一次做資源分類,但今天卻是做得最認真的一次。」

上人開示影片中呼籲「吃飯八分飽,二分助人好」。同學們已明白「吃東西就是要吃得好、吃得飽」的錯誤觀念,也了解八分飽對身體健康最有益,另外二分還可以幫助別人。這堂不 一樣的心靈環保課程,相信同學們都得到了啟發,希望將這份歡喜心帶回去,分享、回饋給身邊的人,邀約大家一起來落實保護環境、拯救地球。

圖左 : 慈濟志工引導師生們參觀靜思堂及周邊環境,一一解說建築物的涵義與慈濟人文。[攝影者:陳泓州]
圖右 : 華僑中學的秘書劉玉珠分享,來慈濟板橋園區吸滿智慧與福氣真的很棒![攝影者:陳泓州]

圖左 : 環保志工講解示範廚餘的處理再利用,把它們變成有機肥料。[攝影者:謝天胤]
圖右 : 丁力恆同學希望能多推廣垃圾分類及垃圾減量的觀念,不要讓第三個「垃圾湯」再出現。[攝影者:陳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