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企業家夫人 在靜思書軒學會的事

企業家夫人 在靜思書軒學會的事

E-mail 列印
持續幾天炎熱的天氣,台北街頭又轉為陰暗,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濕涼的氣息;坐在臺北市新舞臺的靜思書軒裡,看著落地窗外一整排的樹木冒出綠油油的嫩葉,隨風搖曳。春天,這讓 人捉摸不定的時節,不禁讓人沉醉在它特有的神秘中。

一個身著棕色外套、白襯衫與牛仔褲,亮麗又不失端莊的高挑身影,悄然走進書軒,不禁吸引大家的目光。只見她娟秀的臉龐掛著笑容,朝櫃檯方向行進。

「哇!好久不見。」一陣驚呼與笑聲傳來。

為了慶祝成立十年,靜思書軒在第一個正式對外營運的新舞臺據點,舉辦一系列的活動。除了八月即將展開的靜思書軒感恩晚會,自四月初以來,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與團隊,精心 規劃並邀約十年來與靜思書軒有緣的人,來感恩他們默默的付出;與天下文化出版社合作,記錄十年來無論是參與講座的來賓或講師、小志工與青年志工或同仁們走過的點滴與溫馨記 憶。陳怡帆正是今天受邀的貴賓之一。

中學時期,在媽媽的鼓勵下,陳怡帆與弟妹們一同為慈濟的賑災活動在街頭募款。「捧著募款箱,站了一天,又重又累。」怡帆回憶起當時募款的情景,笑了笑說:「結果結算時,才 一點點錢。向媽媽抱怨我們用捐的還比較多。」看著一堆堆的硬幣與些許的紙鈔,姊弟三人都不能理解,媽媽為什麼要「拉著」他們,一起來做這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對於媽 媽所說的「募大家的一分愛心」,根本無法體會。

二○○二年,怡帆自加拿大完成大學教育回到臺灣。「從小就一直聽媽媽『說』慈濟,所以很熟悉;想要做些什麼,可是……」她回想當初回臺的情形,接著說:「那時候要做慈青, 年紀又太大,真的是在尷尬期,還好青兒叫我來做志工。」怡帆感恩那一段日子,讓自己在書軒這個幽靜的環境中,調適剛回臺的陌生感。

現在,怡帆只要經過書軒,會有一份感情,覺得很熟悉的感覺。

「在這裡,大家都很開心。」怡帆慶幸自己在這裡,可能只是做一些瑣碎、微不足道的「小事」,擦擦桌子、補補貨、為客人奉上飲品等,但是卻讓自己專注於此而忘了一些不好的情 緒和瑣碎事務。

「這裡,是沉澱心靈又美善的地方。」側著頭望著身旁的青兒,她繼續說:「我找到一個充電的地方。」在書軒的心靈講座裡,她從講師們的經驗分享獲益良多,得到新的啟發。「印 象最深的是,阿貴(謝錦貴)師兄分享在土耳其賑災的情形。他看到一個小孩子拿著一本書,孤獨地站在瓦礫堆上說:『學校沒有了。』」怡帆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再次側身與青兒四目相對,兩人互相讚嘆歲月未曾為在她們臉上留下痕跡。「都沒變,好像停格在那兒!」、「嗯,擦了慈濟面霜。」兩人燦爛的笑容,甜蜜的表情,可見在那一年的 時光,兩人建立了堅固的情誼。

「現在我是以孩子為優先。」身為三個小孩的媽媽,怡帆滿是兒女經。「我喜歡小孩有意見,這樣親子就有機會溝通,經常要『討論、討論』。」她說這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在書 軒服務的那段時光,她說:「得到很多收穫,學會為別人著想,培養善心善念。」她總是教導孩子要為別人想,舉凡吃飯這麼平常的事,把自己不小心造成的髒亂收拾乾淨。小小的動 作,或許對別人就是莫大的助益,她說:「順手做,就能幫助別人!」

「我要從青兒身上學到的,再傳給我的小孩。」她笑了笑接著說:「我要小孩學會感恩,不要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很小、微不足道的事,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做為企業家夫人,現在怡帆每年都會和媽媽一起參與慈友會的聯誼活動,並積極主動地募集二手「包包」,籌募基金來助人,她說:「募那一分心念,啟發認同感。」現在她已經明白 媽媽當初所說的「募心」。

「在慈濟,除了可以有事做外,心靈是富足的。」她轉了轉明亮的雙眼,看了看身旁的青兒,開朗地笑著說:「以後帶小孩來做小志工,他去洗廁所,我坐在旁邊喝茶。」笑聲再次迴 盪在這充滿書香與茶香的溫馨的「家」。

圖左 : 陳怡帆(右)每年都會參與慈友會的聯誼活動,並積極募集二手包,籌募基金來助人,她說現在已經明白媽媽當初所說「募心」的意思。左為蔡青兒。[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 陳怡帆(右)希望從蔡青兒(左)身上學到的美善,再傳給她的小孩;要小孩學會感恩,不要視為理所當然,順手做就能幫助別人。[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 陳怡帆(右)是三位小孩的媽媽,現在以孩子為優先,並與蔡青兒(左)分享家庭照片。[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 新舞臺靜思書軒十週年,特地邀請自由撰稿人邱淑宜(左一)訪問志工、會眾及相關人士,為靜思書軒記錄歷史撰寫專書。北區人文真善美蔡翠容(左二)、李志成(左三)參與採訪蔡青兒(右二)、陳怡帆(右一)。[攝影者:張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