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茶道傳家正禮俗 一生無量度群機

茶道傳家正禮俗 一生無量度群機

E-mail 列印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無量法門,悉現在前」以泡茶讓心定,唯有定才能生智慧。來自新加坡楊淑元期能藉由靜思茶道的學習,藉事練心隨處養心,繫緣來修心,隨時都有一個好 的心情、好的心來做對的事情。

靜思茶道需要一顆冷靜思考的心,在日常生活中做慈濟事,淑元總認為做事不難,人與人之間相處很難,如何讓很多人做的歡喜,這也是她要學習的功課。

她說:「每當有碰到師姊在爭執如何擺盤時,我就會離開現場,讓心定下來,去包容、接納,自然包容心愈來愈呈現,上茶道課程也可做為警惕,要呈現美外,還要內心外在都美。」

今天(6/13)茶道、花道課程學員約計一百多位,於蘆洲靜思堂參與第十一~十四堂課「2012年真善美茶道、花道海外專班課程」。

課程中淑元感受到講師在說明茶禮俗中,發現原來茶道是生活化。從泡茶中靜心,讓心沈澱下來,茶道中注意小細節,一點一滴表現於行儀中。

淑元現擔任新加坡合心社教幹事,她因為師資問題沒有辦法開茶道課程;學習茶道後,她應用在社區。自2006年起至今,每個月舉辦一次茶會,以社區茶會帶動,吸引很多與會者 共修,每次都高達二百多人,甚而在浴佛當天也以茶來接待二十多位當地的法師,所以眾人都能感受到佛教團體也有慈濟人文。

◎ 靜寂清澄 復禮攝心報茶恩

走入進階茶道課教室,牆壁上貼「聘金」、「禮完聘」、「大定」、「小定」等紅紙條,另一邊貼上「納采」、「問名」、「納徵」、「納吉」、「請期」、「親迎」紅紙條,這堂課 由謝春梅講師於茶掛:「閒軒相對,共話家常」課程中與學員分享。

講堂前擺設著古式結婚時送聘的喜餅禮品、迎賓、新娘茶所用的茶具組,佈置的很有佳節喜氣、温馨氣氛,結合送禮的茶具組,以「三茶(下茶、定茶、合茶)、六禮」說明其人生的 意涵;用茶表示終身相守,「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克己復禮,找回合時宜的禮節。

「過去我沒有孝敬他一天,很懺悔沒有用這套茶具泡茶給公婆喝!」學員吳淑如很愧疚地說,今婆婆已往生,結婚時父母送她一套茶具,叮嚀結婚後第一天要泡茶給夫家人喝,她以為 一生只用一次;後來她到彰化靜思堂上了茶道課,才知道原來父母送的這套茶具的意義:「用心服侍夫家的公婆。」她表示,很對不起當時都不懂爸媽的用心。當她全家移民到加拿 大,她還是把這套茶具帶去國外,可見它在其心中的重要性。

「浴佛,浴出我的覺悟、我自己的清淨心。」淑如在2000年加入慈濟,承擔香積、訪視等功能,這是她第三次參加茶道課,赫然發覺「靜思茶道」陪伴一路走來,她自2003年 參與加拿大的茶會感覺非常攝心,才加入見習。

「『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在。』靜思茶語,教我要去我執,隨順眾生與人相處。」淑如說,從靜思茶道中心思想-《無量義經》中,她研習到「微渧先沱,以淹欲塵」,學習 清晨的小露珠的精神洗滌塵垢、滋潤大地。

「太陽出來露珠就不見,表示要前腳走後腳放,付出無所求。」淑如體會《無量義經》中的「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發心立願報答靜思茶恩,以《無量義經》修自己的德行。從第一 天開營菩薩雲來集開始,每一課程的茶湯、縫布、一針一線、一朵花,她覺得不再孤單,如同「無量法門、悉現在前」攝受到整個團隊的細心、用心。

◎ 一生無量 傳承接引人間菩薩

謝春梅老師分享,她的媽媽每天早上一定會端茶給婆婆喝。「茶壺(富)大,表示量大、器大,期許嫁出去的女兒重新學習,以量大器大則福也大,富藏在壺中,讓女兒終身幸福。」 春梅道出初為人婦如何融入家庭祥和。

「這樣的擺設及良好的禮俗應延續下去!」來自美國的黃梅香師姊分享,她與同樣來自美國的施貴美師姊發願將傳承予當地的慈青,讓茶道的人文香及禮節能傳承下去。

「這一生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敬愛的上人,學習慈、悲、喜、捨。」陳德漢心有所感說。家有茶園的德漢,本想男人學茶道很憋扭,上課時看到李六秀、李阿利師姊是那麼的優雅、有 禮。他心想,把這樣的優雅的人文帶回美國,終瞭望學習慈濟茶道是修心養性,具有深度的人文意義,他希望能透過茶道,接引更多有緣眾生。

施貴美師姊分享,沒有進慈濟很會計較、比較凡事想不開,有煩惱、罣礙很世俗。這些年來有了上人的法,人生轉變不少。愛喝茶,是受其師兄的影響,夫婦倆一起學茶道,原來不只 是喝茶而已,茶中隱含靜思、中國古老的道德,尤其融入靜思文物與慈濟法門,實在很奧妙、有趣。

「早期年代婚姻透過茶藝人文,學到夫妻互相包容、扶持、忍耐、相依為命,走過人生總總不如意,享受苦盡甘來的夫妻情,不像現代的年輕人,動不動就發脾氣鬧離婚,導致離婚率 那麼高,希望能將所學的慈濟精神與人文,好好愛灑人間。」

◎「精緻修精進」 找回清淨佛性

「『精緻修精進』糕點看來如此精緻,不僅可感受主人的用心貼心,也可啓發我們常持精進心。」歐金鸞老師說,茶掛:「雪糕香茗回味長」介紹茶食的相佐選用與茶道結合,以啓發 孝心,如同「一口飯常念三恩(佛恩、父母恩、眾生恩)」,茶食傳遞感恩,在場的師兄、師姊,從食的威儀中,用茶道方式來靜心下來。

「先生泡茶給我喝,他幫我報名進來參加茶、花道。」長風會所嘉定區榮董林月霞,全家由臺灣移民至大陸十一年,已第二次回來參與研習營隊。「現在人心很忙,找理由做休閒,很 珍惜每回回來研習。」她很感恩李淑華師姊及大陸的慈濟志工的成就,讓她能回臺度過五天的心靈沈澱。

來自美國的卓玉敏,從小生長在優渥的環境,未結婚前常與媽媽吵架,這個習氣也讓她結婚後,她的先生總語帶用意的說:「很感恩師姊的鞭策。」

「參與茶道後,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讓我學到生活教育的教養,感恩老師團隊一杯杯温暖的茶水,洗滌無明,讓我找回清淨的自我。」玉敏很慚愧自己不知回饋:「人的心地一畝田, 沒有種好的種子,就不會有好的果。」

◎以慈養生自安然 向大自然學習

「常和大自然談心對話!」課程中德普師父前來關懷說,她一手拿起萁林草,口說好話:「步步高升!」另拿起黃金鳥花便唱起:「我是一隻小小鳥……」赤子之情讓學員開心地像小 朋友般共同和聲相應。

「團體之美來自個體!」講師魏滿子師姊鼓勵學員說,腳踩別人的地,我們要回饋、謙卑。講師黃娟娟也分享,走進慈濟的門非常簡單,承擔慈濟法脈要有一段時間,如插花很容易, 但要插的相互如一家人般卻不容易;來自昆明的王愛萱師姊認同的說:「直心是道場,要捨才有得」如同插花般捨棄了某部分,才能呈現真善美的作品,成就寧靜之美。

「真善美的相呼應,就像人與人之間的相對應。」賴麗雪講師說:「佛心在其中,用『慈悲』圍繞,再用『喜捨』以禮相待,把人文之美呈現在插花作品中。」她引領眾人在插花前, 要感恩佛恩、天地恩、師長恩、父母恩和眾生恩。

來自日本的藤本裕子(慈裕)認真的將麗雪老師插好的作品畫在紙張上,她說:「日本花道老師教導插花禮節與插好花之後收拾的禮貌,著重在硬體上。真善美花道,除了有插花之美 外,還有佛法、人生哲理,更有慈濟人文之美,這是別的地方學不到的。」

講師鍾麗雅師姊解說:「清是簡單,雅是美,清雅之美的花形特色是縮小,縮小可得到無限的空間,留白是多了想像和創作的空間。只將花材插在四分之一處是植福田,即自己的心田 要時時耕耘,常常發大心、立大願。」

李佳樺來自蘇州,二十七歲學插花,今日所學都是她熟悉的,是學花道不是學花藝,她聽到德普師父從絢爛、到樸實、到簡單的分享,令她很慚愧自己不精進。

今年有因緣參與慈中情境佈置的林美彣表示,她對插花很外行,本以為插花是很簡單,但這幾天學到的課程讓她感觸很深,不只是靜思人文之美,將上人的法運用在心,時時練習提昇 內在與外在的修養,讓自己有定力,以成就花材的美善;她發願要將所學的帶回僑居地,接引更多的人間菩薩。

圖左 : 藉由茶敍,凝聚家庭情感,小家庭到大家庭愛與美善的循環。[攝影者:張長勝]
圖右 : 謝春梅老師於茶掛「閒軒相對,共話家常」課程中與學員分享。[攝影者:白崑廷]

圖左 : 講師協助花道學員如何呈現清雅之美小而雅的姿態。[攝影者:施傑閔]
圖右 : 講師協助來自澳洲黃金海岸的陳秀鳳〈右〉如何呈現靜寂之美的挺拔和諧境界。[攝影者:胡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