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香港 局長參訪 一個鐘頭看慈濟環保

局長參訪 一個鐘頭看慈濟環保

E-mail 列印
香港政府新上任的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以及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兩位局長,於7月21日參訪慈濟香港分會靜思堂。周玉蓮師姊代表歡迎,因為時間緊湊,兩位局長只有一個鐘頭 可參訪,因此首先播放〈臺灣人物誌.證嚴法師〉影片,並介紹慈濟志業在全球的脈動,進行交流。

◎特地看環保

黃局長此次主要來了解香港分會的環保志業,因此李家樂師姊以完整的資料及數據,為局長分享慈濟的環保理念及推動情形。香港分會目前在香港有十八個資源回收點,曾經有民眾認 知錯誤,以為所丟棄的寶特瓶,都是由清潔公司直接運走,但透過慈濟志工的宣導,才明瞭分類的重要。

志工向民眾表示,慈濟所回收的物資一定會循環再用,徹底做到資源回收。家樂師姊表示,因曾有民眾甚至偷偷躲在天橋高處,觀察慈濟志工是否真如所說,將回收物資徹底分類、清 潔。在親眼證實志工的具體實踐後,民眾因此更加信任慈濟,願意主動再做回收分類。

回收的資源用在哪裡呢?家樂師姊進一步說明,慈濟所回收的塑膠,一號的塑膠可製成派發給災民的毛毯,它的程序是將收到的塑膠先做分類,因為回收塑膠種類不同。將它打成碎片 成膠粒。綠色的膠粒就是從綠色的寶特瓶所打碎而製成綠色的衣物,白色衣物則是透明寶特瓶回收製成,完全不參雜任何的染料進去。

兩位局長很好奇地拿起桌上的膠粒,並仔細觀看以回收寶特瓶所抽成的細絲,及大愛感恩科技產品。

黃錦星局長說,香港的環保面臨很多的挑戰,包括空氣質素、如何省電、節能減碳等等,如何再向前跨一步,不容易做到。自上任三個星期左右以來,局長去了不少地方實地去了解, 也去過九龍灣物料回收轉運中心參觀,他認為大家都做得很好。他認為現在支持環保、有環保意識的民眾,比起以前多了很多,政府思考希望在未來施政上、資源上,可以讓香港的環 保再往前一步。

局長又說:「慈濟在臺灣二十年的環保經驗,可以讓香港政府做很好的參考借鏡。」在加入政府前,黃局長曾經以自由行去臺灣旅行,剛好經過慈濟的環保回收站,也進去瞭解過,表 示讓人很感動。因此希望透過慈濟香港分會的意見,再看政府如何配合,讓香港的環保做得更好。

高永文局長說,他曾去過臺灣的環保站,也做了一個下午的志工,真正體驗如何做資源分類。他這次是陪黃局長來慈濟,是開始的第一步,主要來了解慈濟如何做環保,以及如何將回 收物製作成一系列的產品。環保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並帶動全民有環保意識,就是要愛地球。

◎環保站有良能

從2006年開始做環保的陳宜卓師兄,因為曾到過臺灣參觀過環保站,那情景讓他很感動,因此回到香港,一直很想爭取一塊地方做環保站,讓人人可以做環保。

這一路下來,陳師兄有很多環保的啟發,他說很多志工對環保都很用心,都很樂於付出做。在香港遇到的困難是,欠缺地方及宣導不足。以他個人的經驗,大部份的香港人很樂意做環 保,但需要一個團體,用具體的行動來推動。

為什麼臺灣民眾的環保意識會這麼高?因為臺灣有很多環保站,單是慈濟就有五千多個,因此形成一股民間的力量,直接及間接推動了政府,不得不做環保。所以陳師兄認為,若要提 高香港人對環保的重視,應該多設立一些環保教育站,因為回收之外,教育也很重要。九龍灣物料回收轉運中心,就是因為它的面積大,讓我們在做回收之餘,還可以推動環保教育。 陳師兄說:「任何機構團體、學校,只要他們想來,我們都會接引,希望啟發他們在心中,有回收分類及節約的心態。」

互動時,志工一一介紹香港各區環保點的運作及民眾的迴響。李淑玲師姊說,當初希望在社區設立一個環保站念頭,因為臺灣有很多的環保站,也因為上人呼籲要在社區大力推動。有 一次,經過她家附近鰂魚涌社區時,留意到有塊地方已經空置很久了,雖然地方面積很小,但仍可以發揮它的功用。正巧淑玲師姊認識水族館商場的老闆娘,於是嘗試和她溝通,老闆 娘一口就答應了,以非常便宜的租金租給我們。

在志工的帶動下,感動了這位老闆娘,她呼籲商場內的商戶們,將物資回收留給慈濟;所以社區的環保站,真的發揮了很大的功能。鰂魚涌環保教育站內,還有一些七、八十,甚至九 十多歲的老人家,他們幾乎每天都來報到,也想為環保盡一分心力。

◎進行流動宣導

周玉蓮師姊分享在九龍區土瓜灣天光道的網球場、壘球場及棒球場做環保,收集場內的寶特瓶,並秉持著「清淨在源頭」的概念,將所有寶特瓶清洗乾淨,讓球場老闆對慈濟多了認 識,有更好的評價及認同。

黃錦秀師姊在新界西的荃灣做環保,該區大部份為工業區,因此主要向公司行號回收為主。錦秀師姊眼見許多人,雖然有做回收的動作,可是一旦垃圾車抵達時,大家仍全部將所有已 分類的物資往垃圾車丟,這舉動讓她感到心痛,並體會到教育宣導的重要性;因此她希望香港政府,可以多多幫忙宣導九龍灣物料回收轉運中心的功能,廣邀大家來參觀,藉更多的教 育宣導,讓大家一起來做環保。

梁榮錦師兄剛開始要在馬鞍山做環保時,不知道從何入手。後來靈機一動,想到以流動環保車的方式。他自己有一部七人座的私家車,就通知住在同社區的志工們,把家裡的回收物 資,包括報紙、鋁罐或寶特瓶等,放置在自己家裡,每隔一星期或兩星期不等,再開車沿途去回收,通常將整部車子都塞得滿滿的,第二天再載去變賣,這是最早期時的作法。

現在則向政府申請地方,以社區宣導為主,稱之為「流動宣導點」。在每個星期六的上午在耀安邨及恆安邨的天橋底向附近居民做宣導,請民眾把家中的紙類、膠類及鋁罐等拿過來交 給慈濟,並且將所得的用途告訴他們。

此外,還有去白石燒烤場跟老闆溝通,據老闆說,以前他們自己拿去變賣,但發現回報率太低,加上數量龐大費時,最終還是當成一般垃圾處理;後來慈濟志工與他們接觸並表明希望 做回收時,老闆非常樂見其成。而一些透過參與白石燒烤場回收的志工,本身也有深深的體悟,原來在享樂的背後,竟然造成損人不利己的後果。

聽完志工的分享,相信高永文局長、黃錦星局長對慈濟的環保推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期待不久的將來,香港的環保能做得更落實、更普遍,全民一起做環保。

圖左 : 李家樂師姊以完整的資料及數據,為局長們分享慈濟的環保理念及推動情形。[攝影者:徐淑琴]
圖右 : 環保局黃錦星局長仔細觀看以回收寶特瓶所抽成的細絲及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攝影者:徐淑琴]

圖左 : 黃錦秀師姊(拿麥克風者)分享自己如何在荃灣工業區帶動多家公司一起做環保。[攝影者:徐淑琴]
圖右 : 陳宜卓師兄(左二)向局長簡述九龍灣物料轉運中心的運作概況。[攝影者:徐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