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全家總動員 義診如郊遊

全家總動員 義診如郊遊

E-mail 列印
每月一次,苗栗南庄義診關懷行,準備就緒。連日來的高溫,雖是早晨六、七點,但太陽公公給予大家熱情的擁抱,著實讓大家有點招架不住,趕緊出發吧!

◎愛的接力 綿延不斷

7月15日,來自苗栗與臺中的醫護人員、慈濟志工及慈青約八十九人,分乘十幾部各式各樣的車子;貨車、廂型車、休旅車、小客車,排成的車龍在山區道路上蜿蜒,一部接一部, 像是愛的接力環,十年來緊緊的扣著南庄鄉親與慈濟人。

照往例,定點義診有一般科、牙科及眼科;居家往診分成四條路線,東河村、南江村、向天湖、獅山村及蓬萊,都有醫師及藥師同行。張東祥醫師表示:「這次義診有兩大突破,一個 是定點的部份,增設了眼科;一個是牙科也走出去了,除了定點之外,也參與家訪往診,希望更周全守護鄉親的健康。」

南庄社區發展協會前會長林德昌說:「雖然這裡有衛生所,頭份的醫院也會來義診,但慈濟還是最好;因為慈濟人很熱心,很遠的地方也會去關懷。東河國小活動中心現場義診,之前 有停過幾個月,原因是南庄醫療環境已經比較好,但我覺得不行,還是要繼續才好。」因為慈濟已經跟他們那麼熟,又關心他們的鄉親。

◎是病患 也是家人

義診現場,大家見面時,像家人般問候和笑語,一直沒斷過;喜歡種菜的眼科醫生張盛弘問八十幾歲很會種菜的阿嬤:「我的瓠瓜怎麼都只長葉子,不開花;開了花,也不生?」阿嬤 也笑笑認真地回答:「雨下太多啦!」

患有小兒麻痺的羅重盛藥師以自己不良於行,勉勵帶年老丈母娘來看病的何先生,何先生感嘆年華老去,自嘲「今天是我最年輕的日子」。羅藥師急著勸慰他:「你雖然身有病痛,但 靈魂是自由的,頭腦不能有殘缺。我腳不能走,就用手做;你還有健全的身體,還可以的。」

帶香皂讓義診人員使用,細心體貼內科醫生陳文德,徒手扶著病患的腳,扳開她的腳趾縫,告訴她要如何洗腳、何時洗、並叮嚀要穿鞋面有洞的拖鞋,才能改善雙腳的皮膚炎。

志工說藥品帶不夠,陳醫師拿起他的007手提箱,一打開,私人的行動藥局馬上解決問題。

◎愛如清流 洗滌人心

第一次參加的牙科醫師林德賢,剛加人醫會,應賴慧謹醫師的邀約參與這次義診。心得分享時,林醫師表示抱著觀摩學習的心,來看看義診是在做什麼?順便了解一下偏鄉區域的醫療 環境。對牙科而言,設備是有點克難,但還是圓滿完成任務。

看診完後,脫下手套,林醫師說:「本以為只能做一些非急性的症狀處理,但還是幫一位小朋友拔了一顆牙。病人一個接一個,感覺很充實。平時休診時,也是帶著家人四處走走,這 次全家出動,也讓小朋友感受助人的歡喜。」

林醫師的太太鄭淑如,也是大愛媽媽,她說:「雖然自己平時診所與家庭兩頭忙,但只要時間可以,又是自己能力做得到,付出一些也不算什麼。」 鄭淑如與先生一起參與義診,小朋友幫忙做些雜事,全家一起行善,累積愛的存款。兩人理念契合,助人與生活都能兼顧就好,不必賺那麼多錢,回饋自己的專業給社會也是好事。

南庄鄉東河國小退休老師周德輝,前來治療眼睛。他表示自己年紀大,無法外出就醫,還好有人醫會義診。他就住在東河國小上去一點的地方,走路就到,這樣看病很方便。年輕時致 力催生「向天湖文物館」,每天都要過去看一看,他的太太也定期在那裡教導織布技術。他照顧在地文化,而慈濟照顧他的健康。

這種愛的循環,有如清流,洗滌人心,清爽舒暢。

◎好山好水好空氣 還有一群好人

眼科張盛弘醫生說:「南庄好山好水好空氣,還有一群好人,是度餘生的好所在。」偏僻鄉村不一定要醫生,有時貼切關懷更有用。

「師兄師姊在義診前的訪視,讓照顧戶把醫療的光環照在醫護人員身上;義診後的長期送藥,也都是師兄師姊默默在做,實在很感恩。」署立新竹醫院陳成金醫師,讚歎慈濟志工的用 心。

所有參與義診的人員,珍惜每一個付出的機會。輕聲細語,告訴每一個鄉親,慈濟人一直都陪在他們身邊。



圖左 : 義診定點增設眼科,更周全守護鄉親的健康,眼科醫生張盛弘(右)為鄉親看診。[攝影者:陳吉雄]
圖右 : 苗栗縣東河國小退休老師周德輝(右),表示自己年紀大,無法外出就醫,還好有慈濟義診。[攝影者:陳吉雄]

圖左 : 南庄社區發展協會前會長林德昌先生表示:「每個月都會來義診現場關懷,就像看家人一樣,不來就覺得怪怪的。」[攝影者:陳吉雄]
圖右 : 每月一次的苗栗南庄義診關懷行,來自苗栗、臺中地區的醫護人員、慈濟志工、慈青,共有八十九人參與,守護鄉親健康。[攝影者:陳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