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政府民間合作 提升減災與整備

政府民間合作 提升減災與整備

E-mail 列印
2012年慈濟舉辦國際人道援助研討會,現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副執行秘書李維森受邀分享「防災科技與慈悲無限」課程。工作職務上,李維森經常出國參與許多國際會議,把 臺灣成功防災例子帶到國際舞臺和所有人分享。以莫拉克風災的衝擊與經驗為例,政府與民間結合,成為一個合作平臺,提升減災與整備的重要性。他表示,也許這是一個痛苦分享經 驗,但也從當中了解別人對臺灣的肯定。

◎政府民間建立合作平臺

「災害直接影響到人,我們必須要了解人的感覺是什麼,人的需求是什麼,透過慈濟志工團體,很快了解當時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透過人與人的接觸,那個感覺是最真實的。」

李維森特別提到近幾年臺灣防災科技進步很多,透過與慈濟的合作,將研究成果實際運用在慈濟救災,作為上有「加成」的效果。結合科技成果無遠弗屆,如果只是把研究放在實驗室 的報告中,其實對防災、減災並沒有多大的用處。我們不要只看到臺灣災害痛苦的一面,而是要讓世人看臺灣從災難裡面成長蛻變的一面,這是人類必須重視的智慧價值。

「減災是減什麼災?」課程分享中,李維森提供具體方法,科技必須透過媒介來服務民眾,像是可以把即時降雨、坡地滑動等預警資訊,提供給系統另一端的人使用,在第一時間上獲 得直接的幫助,即如科技的服務業一般。減少災害風險,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災害耐災的能力。

災害防救體制與科研進展歷程中,李維森深切告訴大家風險不等於危險;「防災科技加上慈悲無限」從推動降低災害風險的觀念著手,協助災害風險溝通與災害認知,積極推動社區防 災並製作在地的災害風險地圖,讓民眾有參與感。比如說我們從內在的是我們的態度,外在的培養防災、減災的生活習慣開始做起。

在莫拉克風災重建的過程當中,政府提供單一窗口,提供法令的協助,讓重建的速度可以加快,像慈濟、NGO組織幫政府去跟災民溝通,協助硬體重建,協助生活重建,這是臺灣一 個很特殊的防災模式。「為什麼科技需要慈悲?」李維森以臺灣莫拉克為例,在風災前,政府與學術是夥伴的關係;風災後,政府與民間結合,成為一個合作平臺,莫拉克風災的衝擊 與經驗,提升減災與整備的重要性。

◎科技與慈善結合

在防災救災經驗中,透過系統將政府各部門資訊完整的呈現。例如氣象局產製的氣象預報資料、海風路徑資料,配合水利署其他部會資料,縮短到處找資料的時間,讓大家可以很快了 解災害的現況是什麼樣,除了即時災害的資訊,也讓使用者了解這樣的雨會不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防災科技一定要有使用者,否則它就只是一本報告而已。」與慈善事業合作,不只是在救災部分,李維森更強調未來希望在減災也可以作結合,也希望透過慈濟志工將這觀念和民眾 溝通,進行災難風險的溝通,即對風險認知的了解,使民眾了解到底生活在臺灣,自身必須面對什麼樣的災害風險,與什麼樣的正確態度。

李維森受邀參加這次人援會的分享,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結合,把科技與慈善志業共聚一堂,或許有新的火花、有新的理想。透過這個平臺,大家有機會一起攜手去做一些可能只能 想,卻不能做的事情。

他更深切希望每一次在做救災的志工們,「人人能身體保重,保持健康、心情愉快,雖然救災的過程是辛苦的,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為了拯救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努力,相信大家會 互相加油支持跟打氣。」

圖左 : 以莫拉克風災的衝擊與經驗為例,政府與民間結合,成為一個合作平台,提升減災與整備的重要性。李維森表示,也許這是一個痛苦分享經驗,但也從當中了解別人對台灣的肯定。[攝影者:謝光雄]
圖右 : 2012年慈濟舉辦國際人道援助研討會,現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副執行秘書李維森受邀分享「防災科技與慈悲無限」課程。[攝影者:游錫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