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慈悲救眾生 溫馨醫病情

慈悲救眾生 溫馨醫病情

E-mail 列印
8月5日清晨的一場暴雨,阻擋不了菩薩求法的道心,依然前來參與精進日。上午八時「立體琉璃同心圓」的樂音,迴盪在豐原靜思堂。三樓講經堂內五百一十位慈誠委員們,正在繞 佛繞法。

◎醫人醫病也醫心

七月底剛上任的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藉著改編詩詞,來描述複雜的醫病關係。幽默又具文采的他,讓人不禁莞爾一笑,也欽佩他獨特的創意!

「醫療不該只是冰冷的器材、藥品,也絕不是簡單的數據可以代表,醫療的全貌應該包含那令人感動的部分。」

簡院長分享了兩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一個二十四歲罹患腫瘤的女孩,腫瘤壓迫到神經,使她無法行動,為了復健,醫師鼓勵她學畫畫。雖然每一張圖,她都很吃力才能完成,但她並 沒有放棄,反而努力堅持下去。最後,院方還為她舉辦個人畫展,並將其畫作做成書籤,鼓勵其他的病人。

另一個是活體肝臟移植。原本關係不好的父女,因姊姊不願智力有障礙的弟弟失去爸爸,將身上2/3的肝臟捐給爸爸。這家人的處境,觸動醫師感同身受的悲心,下定決心排除萬 難,也一定要幫助這一家人。

◎病人的回饋最感心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張恆嘉醫師,面對的病患很多都是心肌梗塞,常常與死神拔河。了解上人的法之後,改變了他原本貢高我慢的習氣,也使他能用「放大心量、觀照無常」的態 度,來面對他的工作。

張醫師曾在治療病患過程中,遇到過情緒失控、不明理、責罵他的家屬。家屬明白張醫師的用心後,回報以無限的謝意,感謝他對病患的照顧。

張醫師期許自己,無論事情變好或變壞,都要勇於承擔,跟著上人的法,「對的事做就對了。」

用無比耐心陪伴病人的骨科洪碩穗醫師,消除病患刻骨銘心的痛苦,讓病患「這麼多年第一次站著洗澡」,也有病患充滿感謝的祝福「希望洪醫師活到五百歲」。

洪醫師秉持不放棄病人,循序漸進的幫助病人接受治療,甚而最後和病人變成好朋友。他說:看到病人臉上露出的笑容,是他最大的欣慰。

口腔外科許博志醫師,分享癌末年輕女性病患的故事。剛來到慈濟醫院時,女孩臉上裹滿了紗布,並散發惡臭。因為傷口接近頸部大動脈,許醫師每天都親自為患者換葯。直到病情較 穩定時,鼓勵病人重拾原先的興趣「插花」,將插好的花,分送其他病友,或是參與義賣募款,藉此幫助了更多的病友。

前不久女孩往生了,除了捐出在醫院募款的竹筒撲滿,也捐出她的大體。看到女兒從怨嘆愁苦到接受釋懷,最後還成為付出幫助人的人,她的父親很感恩許醫師,為他女兒所付出的一 切。

許醫師與護理團隊,用心陪伴病人和家屬,不只提升了病人的生活品質,更讓病人在短暫的生命中,活得有尊嚴、有價值。

最近常有媒體報導,護士過勞死、護士荒的新聞,嚴重打擊護理人員的士氣。在臺北慈濟醫院,卻有護理人員即使身體有病痛,還是深深的熱愛,並堅持投入這份工作。

來自澎湖的沛萱,被診斷出有硬皮症,雖也曾自我懷疑是否能照顧人,但「多一分付出、少一分痛苦」的理念,讓她沒有被打倒,繼續這分付出救人的工作。

從小體弱多病卻孝順的秋蓉,就讀護理科系,是為了讓父母安心,讓父母知道她可以自我照顧。工作期間因雙手腫脹,檢查出患有自體免疫疾病,因而住院治療。住院這段時間,使她 深刻體會到病人的感受,發願自己要用勞動的身體,減輕病人的痛苦。

視病如親的大醫王、白衣大士,帶著滿滿的愛,適當的關懷與陪伴,都當成應盡的本分事。在會場中,柱著拐杖的張雪蘭師姊,跟著大家的腳步前行,一步也不鬆懈。她說:「只要有 心就不難,不畏懼接受挑戰,跟得上大家的腳步,這是本份事。」

眾多的溫馨醫病關係,建立在愛與關懷中,大醫王、白衣大士視病猶親,並感同深受病人受病痛折磨,更具恆心、耐心、細心,給予診療膚慰,不畏自己的辛勞,只願減輕病人的痛 苦,此等慈悲令人敬重。在醫療裡展現困難中的希望,讓人銘記在心的感動,人間有愛就會很溫馨。

圖左 : 承擔香積的志工們,分工合作為大眾準備午齋。[攝影者:許書源 ]
圖右 : 簡守信院長以改編詩詞,描述複雜的醫病關係,令人不禁莞爾一笑,佩服他獨特的創意![攝影者:許書源 ]
圖 : 視訊連線大醫王、白衣大士分享,大眾都專注聆聽。[攝影者:許書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