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慈青幹部研習 與精舍師父連線

慈青幹部研習 與精舍師父連線

E-mail 列印
「千經萬論,不如『行』字。」臺灣花蓮靜思精舍常住釋德宸師父一語道出「靜思法脈勤行道」,以行經落實佛陀教誨的修行法門。

2012年新加坡慈青幹部研習營首次安排與臺灣連線,恭請精舍師父開示,這是7月28日至29日於新加坡靜思堂舉辦的兩天一夜課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契合今年營隊主題「靜 思法入心,發願法入心」,德宸師父向在場的五十七名慈青和五十七名工作人員,分享傳承靜思法脈,期待菩提種子繼續茁壯成長,從校園到社區,積極弘揚慈濟宗門。

「慈濟不只是慈善事業,更是人間菩薩道場,如果缺乏『靜思』,缺乏宗教精神,就與一般慈善機構無異。」 德宸師父開示,惟有佛法入心,才能去度人,淨化人群。師父鼓勵慈青 以共修、讀書會等方式入法。師父慈示:「慈青當下要勇於承擔,不僅能當新加坡的慈青,也能當全世界的慈濟人。」

◎宏觀角度 吸取法水

「不是幸福才要笑,要先笑了才幸福。」課務組以活潑團康掀開序幕,讓來自各個大專院校的慈青幹部有了良好的互動。接著,司儀請慈青把心沉澱,用紙筆把心中顧慮煩惱寫出來, 從討論交流中自我省思,以「騰出空間」好好吸收這兩天一夜的課程,就如慈濟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瑞士的叮嚀:「要像海綿一樣,把法水給吸收起來。」

慈濟大愛散播全球許多個國家,此次營隊的課程不僅安排涵括了學佛行儀、行堂、繞佛繞法及早課,也期許幹部們以宏觀的角度去瞭解靜思法脈、慈濟宗門。

哲學系碩士畢業的慈青學長陳殿中,嘗試以學者的角度來闡述慈濟的法脈和理念。他表示在宗教與文化的角度上,慈濟提倡人間佛教──人人都是未來佛,人人學習佛陀的智慧與慈 悲,破除我執與無明,更進一步將大愛入世、救世。從社會與管理學的觀念來看,慈濟是强調合作、互相成就的團隊,不譴責不埋怨,而是樹立典範,讓大家明白如何發揮正面的力 量。

「不計較付出的多和少,慈濟在乎的,是每一個人的那一份力。」學院慈青陳正宇對此回應。

◎用愛傳承 法親情深

今年適逢全球慈青成立二十周年,此次營隊有幸榮邀十一位早期學長學姊們與學員分組座談,分享他們如何從慈青的生涯延續至今,一路上的承擔、考驗與成長,更用心聆聽學員們的 心聲,為他們釋疑解惑。

學長學姊們表示,雖然當年資訊科技有限,但對於人間菩薩招生、籌辦活動等,他們都不畏懼。一路走來有點克難,但至今回想起仍不後悔,也很歡喜見證了如今的薪火相傳。

新加坡第一代慈青黃章威學長聲色柔和地叮嚀:「面對逆境時,千萬別硬撑,適時尋找夥伴一起擔當;時時要做心念的調整,別讓大浪輕易沖走 ,要把握因緣付出。」

曾是新加坡管理學院慈青的莫淑惠學姊補充,雖然在職場人事中,難免有時難以控制習氣,然而慈濟理念讓她更明白如何在職場上修行。她回想起當年參與慈青時,夥伴寥寥無幾,也 只為了參與投其所好的活動,而對其他活動有所抗拒。「但是後來有所覺悟,只要肯踏出第一步參與其他活動,就明白到所有活動都是以淨化人心、拯救地球為重點。」

當一直陪伴自己的葉俶伶學姊在座談時,感慨一個人的力量為何那麽單薄的那一刻,學員陳慧儀說「看了心疼,從沒看過學姊展露出這樣的一面」。陳慧儀即將升上大學四年級,年前 曾因為母親驟逝而鬱鬱寡歡,在校輔爸爸媽媽、學長姊和夥伴的陪伴下,她學習在學業、打工、家庭和志業中調整,重新出發,並再次承擔起南洋理工大學校園聯絡人。

「媽媽是來『現苦難』的菩薩。」陳慧儀慶幸自己在慈濟熏陶了一年多,並說上人的法是一劑「預防針」,讓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陳慧儀分享了一句靜思語:「不輕視大海中的一 滴水;每一滴水流入大海,都不會乾涸。」看著一直陪伴著她的葉俶伶學姊,讓她感覺到自己休息夠了,應該要更堅定地走下去。

◎新進慈青 感動在心

即將回到花蓮本會志業體的慈青學姊黃恩婷也把握因緣,在「片瓦滴血上人心」課程中,介紹了上人在蓋醫院過程中遇到的種種考驗。影片中,上人提到:「若心血有形,那(慈院 的)水泥是用心血攪拌起來的。每一塊磚都有心血。」

新進慈青楊迎迎對此感觸極深,尤其看到上人艱辛克難地為醫院籌款,她覺得心疼,希望大家一起發願積極為上人承擔。新任南大校園聯絡人的陳慧恩,曾經因為要兼顧課業和慈濟志 業而擔心時間不夠用。瞭解上人當時建院的堅定心念後,陳慧恩自我期許:「以後遇到任何問題,就會重看這個影帶來鼓勵自己,與上人相比,我所遇到的只是很小的問題而已。」

「以前覺得人們去做好事好像是白費力氣,因為災難還是繼續發生,人禍暴動還是不少。」參加營隊後,南洋理工大學新進慈青幹部余政輝不再有無力感。他開始瞭解到,人人善盡本 分,則善的力量彙聚起來,就會扭轉惡劣的大環境。他期許自己在校園裏推動慈青時,即使遇到困難也不灰心,因為「能招募到一位就是一位夥伴」。

來自國立大學的張驕是第一次參加幹訓營。他坦言目前以課業為重,不能像師姑師伯有那麽多時間投入,但「慈青可以用青春活力,用在校園裏的影響力,渲染同齡的人。幾十年後的 我們也會成為師姑師伯,一代一代地傳承。」

◎使命傳承 惟行悟法

不久前已換上灰衣的慈青學長徐鴻業,因去年幹訓營時聽到慈青學長吳佳翰對於「晨鐘起,熏法香」的心得分享,就開始了每天早上五點半觀看《靜思晨語》的習慣。

今年幹訓營,徐鴻業受邀與大家分享,觀看晨語讓他每早都有沉澱心靈的時間。有時大家會覺得佛法很深奧,但真正遇到境界時就特別有體會,就如徐鴻業的外公往生時讓他深刻體悟 到人生無常。而上人也恰好在那天早晨的開示中提及無常,便在之後網絡分享的環節提出了許多心中的疑惑,也在師姑師伯的解答中釋懷了。

因承擔慈少班課務帶動的關係,新任學院(JIPOS)聯絡人劉子銓堅持每天看《人間菩提》。因為有時承接活動時會起煩惱心,通過觀看《人間菩提》,劉子銓覺得自己的煩惱消 失了,並改變自身的心態,把影帶當成警惕他的良藥。而慈青學長劉勁寬則通過閱讀上人書籍的過程中獲得自我的提升。他認為「成長慧命就是利益人群」,體悟上人的法之後就能更 容易地菩薩大招生。

今年幹訓營,從幕後籌備到課程設計都落實「傳承」。前幾届的營隊都是由同一批如今已受證的學長姊承辦,今年則由一批還在培訓和見習的學長姊勇於承擔,讓學長姊深感欣慰。另 外,這次營隊也正式迎接五名新任校輔爸爸媽媽的加入,組成了共計十五人的團隊;新學員當中,共有十五人完成共修和活動次數,領取慈青制服。

營隊協調之一侯嘉杰表示:「此次營隊的主題『靜思法入心、發願法入行』,期盼工作人員能先來付出,成為慈青幹部的一個典範,再帶動幹部從營隊中了解法脈,一起來學習。」

佛堂裏慈樂悠揚。「多少成長,多少茁壯,多少努力的學習,是你默默的陪伴,給我探索的天地」「我將收集感恩的淚滴,灌溉生命無窮的疆域……寬厚人生延續你的培育。」圓緣時 刻的一曲〈感恩〉意義深遠,舞臺上一字排開的是剛上任的聯絡人、卸任的聯絡人、已穿灰衣的、受證的學長學姊還有校輔爸爸媽媽。從簡單的手語動作和隊形中,深深表達了「傳 承」與「感恩」的情意。

當臺上的在籍慈青和畢業學長學姊漸次轉身,跪向陪伴他們多時的校輔爸爸媽媽們,這個畫面感動了全場,永遠鑄印在心中。

這是經過時間累積,愛的接力,一代一代的傳承才能呈現出的畫面。期許大家就如在早課拜願〈立體琉璃同心圓〉時詠唱的「慧根深植菩薩道」,根深樹茂,脚步穩健一起走在慈濟路 上,把傳承的感動延續下去,讓慈青永遠接力日不落。

圖左 : 哲學系碩士畢業的陳殿中學長在「為什麽這個世界需要慈濟」的課程中,以學者的角度向學員闡述慈濟如何將靜思法脈的理念與行動結合,以佛教出世精神積極從事入世工作。[攝影者:彭佩文]
圖右 : 南洋理工大學新進慈青幹部余政輝(右)覺得參與此次幹訓營,讓他瞭解到只要人人善盡本分,則會彙聚善的力量,來扭轉惡劣的大環境,而不再有無力感。[攝影者:王綏喜]

圖左 : 此次營隊共有十五人完成共修和活動次數,由校輔爸爸媽媽頒發慈青證及制服,校輔給予愛的鼓勵。[攝影者:王綏喜]
圖右 : 圓緣時刻, 剛上任的大專聯絡人、卸任聯絡人、受證灰衣志工及慈誠委員的學長姊及校輔爸爸媽媽演繹〈感恩〉一曲,象徵一代接一代的「傳承」與「感恩」。[攝影者:蔡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