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書軒入美國主流 市中心啟業

書軒入美國主流 市中心啟業

E-mail 列印
慈濟在美國第一間設於會所之外的靜思書軒,以及結合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的「靜思生活─靜思書軒」旗艦店,經過一年半的籌畫與施工,於2012年8月4日開始試營運,當天 並舉辦兩場溫馨的敦親睦鄰說明會。這是兩間店的結合,一邊的「靜思生活」展售回收寶特瓶製成的衣物,以及從製造到材質都符合環保的產品;另一間「靜思書軒」則陳列心靈讀 物、環保餐具、健康食品和有機飲品。兩間店相通,也有相同的典雅風格。

內科醫師孟郝瑞(Brian Manjarres)的藥劑師朋友告訴他,有家很特別的店8月4日開張,要他一定來看看。他走進這家「靜思生活─靜思書軒 (EcoVerse:Jing Si Books & Cafe)」發現裡面有些心靈指引的書,正是他需要的。他買了六本靜思語筆記本,三本要送給朋友,三本自用,希望以 筆記本裡的靜思語時時提醒自己。

◎密集城市具地利之便

讓靜思書軒走入主流社區,讓廣大主流民眾有機會接觸上人的法,是美國總會文發室懷抱了十年的夢,也曾經跟本會負責靜思人文的同仁到全美各點去看,希望在大學城設立靜思書 軒,接引年輕人來了解慈濟,可是因緣不具足。經過鍥而不捨的尋覓,美國總會在2010年10月底終於在加州聖地牙哥市「球場公園區(The Ballpark District)」裡,找到一處理想的店面,並得到上人和美國慈濟董事會的祝福與認可,十年的夢想終於成真。

今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永續發展大會(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百九 十餘國代表討論未來城市的走向與都市環境的永續性,得到了結論──密集濃縮、互相連結的都市,是未來最具永續性、最環保的生活方式。

「球場公園區」正是聖地牙哥市政府精心規畫的「密集城市(dense city)」,由二十六個街道區塊所組成,其中有新興的辦公大樓、商業、旅館和大約四千戶公寓式住 宅。為鼓勵民眾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聖地牙哥市政府建造了貫穿全市的輕軌電車,市區巴士和輕軌鐵路都有多處停靠站。目前區內百分之六十是美國白人,百分之八十是白領階級, 平均年齡三十八歲,平均年收入六萬七千美元 (美國人平均年收入四萬五千美元)。

「靜思生活─靜思書軒」地理位置極佳,同樓有三百七十五戶居民,正對面是將於2013年2月完工、成為聖地牙哥新市標的圖書館大樓,斜對面有電車轉運站,右邊轉角處是棒球 場,街邊有巴士和輕軌鐵路的停靠站,步行十二分鐘還可到國際會議中心。新落成的棒球場在球季可帶來大量人潮,平時則開放做為社區公園。重新擴建的國際會議中心本身設施即注 重節能減碳,過去三年至少獲得十五種環保獎,吸引許多外州及世界各地的企業來此參展。

◎共同營造環保社區

當初除了適當的地點難尋之外,靜思人文出版的英文讀物種類不夠多,無法撐起一家靜思書軒店面,是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美國總會文發室一方面加緊腳步翻譯上人的著作,並策 畫出版英文書刊;另一方面,文發室副主任李靜誼思考結合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以及環保理念,並接引志工傅韻蘭加入團隊,讓「靜思生活─靜思書軒」的方向更加具體。

近年來,環保回收與「綠生活」在加州已蔚為流行,是時勢所趨,因此「靜思生活─靜思書軒」的成立可謂集天時和地利於一身。在內部裝修期間,店門口的玻璃上貼著一張靜思語: 「做環保,除了要淨山、淨水、淨大地之外,也要淨心田。」充分傳達了經營目標和使命,也引來附近居民的好奇和期待。

在敦親睦鄰說明會中,美國總會執行長黃漢魁首先歡迎來賓,他曾在聖地牙哥攻讀博士、工作,居住了六年多,對這裡特別感到親切。他介紹綠色環保衫是由綠色寶特瓶製成,保持原 色,顯示慈濟的環保堅持。

文發室主任周天祥接著說,環保毛毯除了環保實踐外,2002年聖地牙哥大火,慈濟發放的環保毛毯曾給受災者帶來溫暖,因此環保毛毯也是愛的象徵。介紹「靜思生活─靜思書 軒」工作團隊時,他說:「面試時,我們考量的不只是應徵者的能力,還有他們的環保理念。」

傅韻蘭為「靜思生活」收集環保資料、嚴格選擇上架的環保產品、策畫環保教育課程等等,付出無數心力和時間。她強調:「這個空間最主要的目標並非販售產品,而是推廣環保理 念。」她鼓勵來賓從自身和家中做起,共同營造一個清平致福、與地球共生息的環保社區。

「靜思生活─靜思書軒」內,處處可見用心。牆上是無聲說法處。「靜思生活」的一邊牆上裝著兩個電子看板,呈現當月主題「永續生活(sustainable lifestyle)」,一個顯示目前的環境問題,另一個告訴大家,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環保,解決這些問題。對面牆上的電視螢幕,播放著文發室製作中心製作的節目《美國慈濟 觀點360°》以環保為主題的影片。

「靜思書軒」牆上的電視螢幕,則播放顯示慈濟慈善足跡的影片。兩邊店裡裝飾用的盆景,使用以回收寶特瓶做成的花器;每類展售品旁豎立的小標示,讓民眾了解這些展售品的環保 意義──環保筷區的標示寫著「救森林,從使用環保筷做起」;環保水瓶區則是「美國每年使用四億塑膠瓶」、「請選擇可用一輩子的優良產品」。

◎社區菩薩雲來集

郝樂克(Duraid Hallak)散步時經過「靜思生活─靜思書軒」,感到好奇,進來參觀。他在附近開餐廳,使用很多有機食材,很高興發現這間以環保為主題的商店。喜 歡運動的他買了不鏽鋼水瓶和掛勾,打算「使用一輩子」。他認為環保的確非常重要,誠懇地對慈濟人說:「謝謝你們來這裡。」

越南裔的藥劑師愛德蒙(Edmond)有華人的姓氏「曾」,是「靜思生活─靜思書軒」同一棟樓的居民。他說,許多鄰居對這間店都很期待,他今天特地來恭賀開張。他雖非佛教 徒,但認為佛學對身心靈很有助益,他會努力把這間特別的店介紹給朋友,孟郝瑞醫師就是他邀請來的。當醫療基金會執行長曾慈慧表示近期將在聖地牙哥縣郊有義診活動,孟郝瑞醫 師主動說:「如果有需要,讓我知道。」他和愛德蒙自然都成了慈濟人醫會志工招募的對象。

另一位同樣名叫愛德蒙的來賓坐在桌前,仔細閱讀美國慈濟英文季刊。他說,他正在學瑜珈和打坐,季刊中有不少關於佛法生活化的文章,他希望從其中學習。

大學教授胡金(Wayne Hulgin)從1991年開始就因為健康和維護動物權益而茹淨素,對於靜思書軒裡有關淨素的書籍很感興趣。住在隔壁大樓的肯恩(Ken)在淨 素書籍區留連,對志工周白表示,他有心要茹淨素,又怕蛋白質的攝取不夠。隨身帶著辣木樹苗的周白,立刻向他介紹辣木的營養成份,也告訴他自己茹素數十年的經驗。

◎開啟上人法的駐在地

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表示,「靜思生活─靜思書軒」旗艦店是慈濟在國際社會嶄新的一步。他說:「我們在完全主流的社區,開啟一個『上人法的駐在地』,把上人的法帶入主流社 會,也透過這樣的方式,帶動社區環保,回饋大地。」

試營運當天,總共有九十六位來賓進來了解「靜思生活─靜思書軒」。總會六位英語流利的合心公關幹事以及兩位合心人文幹事全力支援,與社區居民介紹慈濟的環保理念、香積飯背 後的人道關懷故事、慈濟全球的志業等等。

芝加哥分會負責人蔡雅美與先生謝重輔,以及北加州四位人文組的志工特地來觀摩,希望把經驗帶回社區,北加州的賴采玲更是一家四口都來參與。賴采玲努力以相機留下記錄,準備 與北加的志工分享。她表示,北加一個華人商場裡,有善心人士發心提供一個場地,或許可成為「靜思生活─靜思書軒」另一個據點。

每兩個月,「靜思生活」團隊計畫以「永續生活」六大項目──水、能源、回收、有毒化學品、交通、以及購物選擇(Consumer Choice)的其中一項,做為演講或教 學的主題。「靜思生活」使用電子活動看板來介紹每次演講的主題和近期活動、推廣產品,以節省紙張、隨時更換訊息,電子看板還可以用做演講和課程的輔助工具。桌椅的擺放也可 依照演講、授課等活動而變更,總之一切設計與安排,都務求落實環保綠生活。

「靜思生活」團隊計畫在未來主動參加社區會議與社區活動,盡量爭取與居民互動的機會,並在棒球場等公共活動場所,結合社區志工,共同參與大型活動的資源回收。團隊也希望能 與餐館及公司行號合作,以環保主題做為員工培訓課程,讓更多人明白回收的必要、了解素食對身體的好處和對節能減碳的功效,也因此願意學習簡單易行的方法,落實尊重生命、愛 護地球。

8月24日「靜思生活-靜思書軒」旗艦店將正式營運,為美國慈濟立下另一個里程碑。期待這是「身心清淨源頭」的第一滴水滴,將經驗與模式推廣至全美,如漣漪般不斷擴散,達 到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圖左 : 喜歡運動的郝樂克(Duraid Hallak)買了不鏽鋼水瓶和掛勾,打算「使用一輩子」。[攝影者:馮盈嶂]
圖右 : 連慈芳邀請看球賽的民眾進來了解「靜思生活-靜思書軒」。[攝影者:馮盈嶂]

圖左 : 美國慈濟在完全主流的社區,開啟一個「上人法的駐在地」。[攝影者:馮盈嶂]
圖右 : 期待這是「身心清淨源頭」的第一滴水滴,如漣漪般不斷擴散至全美。[攝影者:馮盈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