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鑑真和尚東渡傳法 演繹集訓展道氣

鑑真和尚東渡傳法 演繹集訓展道氣

E-mail 列印
七月是吉祥月、感恩月、孝親月、歡喜月,多年來慈濟基金會不僅在社區積極推動正信、齋戒,更將於8月30日至9月4日連續六天晚上,在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辦 「2012年孝親、感恩、七月吉祥祈福會及經藏演繹」,分別以《光目女救母》唐美雲歌子戲團演出、《目犍連救母》則有許亞芬歌子戲團以及露天電影院《鑑真大和尚》;兩天一 曲目讓大眾更加了解七月吉祥月的意涵。

9月3、4日播放的《鑑真大和尚》露天電影院,其中「行願、圓夢、問緣」三段將以現場手語演繹呈現,為了能收攝人心達到法入心法入行,二百二十一人從七月份開始展開演練, 經過一個多月的苦練,於今(8/25)天在慈濟三重志業園區做最後的彩排與驗收,一百零八位〈行願〉的力與美;六十二位〈圓夢〉的柔;五十一位〈問緣〉的悲在在震攝人心, 將鑑真大和尚歷經五次失敗,第六次才成功將佛法東傳日本的那一分毅力與願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總策劃慈悅的感動

「〈行願〉表現的是氣勢,只要有一人不整齊就差很多,推出去要有力;〈圓夢〉表情、走位要注意……;〈問緣〉不能只交代動作,要有『問』的感覺……」追求完美的總策劃呂秀 英(慈悅),在她的口令中〈行願〉、〈圓夢〉、〈問緣〉演員一次次交叉地走位練習,即使大家都已汗流浹背、手腳酸麻,仍安住心做最後的雕塑與調整,演繹菩薩的表現讓要求嚴 格的慈悅感動萬分。

慈悅表示,為人間菩薩招生及證嚴上人的交代︰「實業家慧根不能斷」,值此機緣,接引實業家、慈警會、藝聯會參與演繹。〈圓夢〉的演繹成員幾乎都是不懂手語,未曾走進慈濟的 實業家,邀約時言明只來演練一次,但當她們了解肢體、氣質、人文該如何呈現才會美,每週二次的演練,她們從不缺席,這讓慈悅非常感動。看到四十歲以下的慈青及來自宗教處同 仁詮釋〈問緣〉,她眼神一亮地說:「從第二代的傳承看到希望。」

一百零八位〈行願〉演繹人員中二十多位是慈警會(慈濟警察暨眷屬聯誼會)員警,還有藝聯會(藝能聯益會)演員、人醫會(國際慈濟人醫會)醫生、實業家……忙碌的他們,都能 排除萬難參加演練,為的只是整齊劃一;慈悅說:「每次要去幫他們調整位置時,他們臉上滴滴的汗珠,衣服全都是濕的,每一個星期的演練可以說是心力交瘁,可是精神卻是那麼的 抖擻,這真的叫我很感動!」從生疏、僵硬、氣餒到氣勢磅礡、驚濤駭浪、整齊畫一力與美的呈現,他們排除萬難所獲得的不僅是外在肢體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人人心中那分感動與歡 喜。

◎克服萬難得歡喜

「鑑真大和尚東渡日本為的是傳佛法,我想到去年日本311大地震,我們要到東北去賑災也是排除萬難有大愛才能成行,為的也是為佛教為眾生,回想到這就答應演繹鑑真大和 尚。」飾演鑑真和尚的陳金發說。東渡日本歷經大風大浪,如何去穩住眾菩薩的心很重要,所以他一直在揣摩如何透過表情、肢體將大和尚的行願心境表現出來,金發說:「每次演練 回去後就認真地照鏡子揣摩,及看鑑真大和尚的電影動畫,動作、表情一次次的練習,希望能達到慈悅師姊的要求,大家合心和氣共同完成這個心願,很感動!」

被妻子戲稱「為了演繹,公司都可以不顧」的陳明澤,為每星期兩次的演練不但推掉很多工作,也讓膝蓋一再地磨破皮,他說:「沒時間工作是壓力,但從演繹中被鑑真和尚那分願力 與毅力所感動,發願以後不管碰到任何困難都可以用毅力去克服,更能體會上人說的『有願就有力』的道理。」他現在學聰明了,用了三層保護墊來保護膝蓋,不再破皮了。

總是滿身大汗,負責船頭的企業家李鼎銘說:「船頭表現不好,就會影響整艘船的運作,只有更用心地去學習」,他體會到凡事用心、盡本分去做。身材魁梧,蹲跪間非常不方便的 他,在演練之前先做暖身運動,經過一個多月,現在蹲跪都能自如了;為了團隊整體的美,他期許自己更用心地學習。

遠從臺南到臺北參加演繹的慈警會廖世華,剛退休的他接到參與入經藏的訊息,他很高興;一個多月每次搭高鐵來回的演練讓他更滿心歡喜。他說:「我突然愛上高鐵了,花費不算什 麼,能夠獲得慧命的成長才是最重要。」他勉勵自己學習鑑真和尚的毅力。

警察大學的徐國晃說:「心安住在這邊,只有一次再一次的演練才能達到目標完成使命,這不是負擔而是慧命成長,資糧增加了很多,願集合慈濟人的力量來互相學習、成長,很感恩 有這個機會參加。」

也是慈警會一員的吳萬智,平時是三峽區的圖像志工,他為了當志工考上警察大學,在演繹期間遭逢岳父往生、妻子開刀住院,蠟燭多頭燒的他並未因此放棄演繹,風雨無阻從不缺 席,每次由三峽騎機車到三重參加演練,他說:「此次參加『行願』演繹的二十六位警察,把握因緣用心學習,為展現那一分道氣。」

開設牙科診所的蘇國祐醫師,本來以為只要練習一次,所以答應參加演繹,但演練時間變成每星期二次,原本排滿患者看診行程的他,時間的調配上造成很大的困擾,尤其遇到國外來 求診的患者;這一個月演練期間,為了兼顧排演,看診工作常到凌晨,嚴重的睡眠不足,但他說:「這是值得的,因為慈濟人都把大家當家人看待,用心對待,可以學到慈濟人縮小自 己的精神,並可以藉由演繹追求心靈的成長,讓自己感到很歡喜。」

人醫會周根福說:「剛開始演練,頭甩來甩去,身體趴來趴去,坐下去爬不起來,站著坐不下去,練到腰閃到去針炙三次,現在身體變柔軟了,也變得更健康。」

「吼!吼!吼!」每次演練就真的像與驚濤駭浪搏鬥,感動到在旁觀看的呂良慧邊看邊哭;李國源逼真的表情,用雄壯的聲音帶領激勵〈行願〉整艘法船並隨時走出隊伍指導團隊。剛 開始演練時他看到大家的肢體總無法與音樂搭配,他以學音樂的專業提出建議,以音樂搭配走位及肢體的練習,真的讓演練變得較順暢,他說:「一再的演練,聲音啞了,但第一,我 們很累但要堅定;第二我們很累但不怕累;第三我們累但有使命感;這些體悟讓我表情、心情都能很堅定。」

〈行願〉法船上飾演祥彥法師的慈青李韋榮,每次演練全身律動的結果總是汗濕衣褲及手巾,他看到身旁白髮蒼蒼的志工們又跪又爬又要記住動作與大家配合,年輕的他哪能喊累。正 在讀研究所寫論文的他說:「鑑真大和尚六渡傳法堅毅的精神正是我學習的榜樣,寫論文很辛苦,但當〈行願〉的音樂響起就會鼓舞我不能放棄,要有堅毅的精神。」

三段曲目中,法船行駛於變化萬千的海浪中,海浪詮釋由十六位身穿白衣白褲志工,手撐三十公尺長、十五公尺寬的雪白布幔,配合著音樂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有時又狂風 巨浪,絲毫不能有所閃失,否則就會失去整個意境,吳文智說:「因為布很長很寬,最重要是手感與協調,浪的大小要相互協調由點控制面,彼此合和互協,而不是死命的拉扯與抖 動,這也是一種法的表現。」

◎正信不迷失 普渡眾生到彼岸

歷經一個上午不間斷的演練,人人擦乾汗水沒人喊累,享用由〈圓夢〉演繹人員所提供的歐式午餐後,下午安排「法入心」的課程,希望透過《鑑真大和尚》影片的導讀,讓演繹者更 能了解演繹片段所處的歷史背景,進而將所了解的意境融入生活中、演繹中,在演繹當天以肢體傳法收攝觀眾的心。

慈悅提到,七月吉祥月演繹前兩天(8/30、8/31)是《光目女救母》讓大家了解齋戒和正信的佛教;光目女母親因不信佛教才會毀三寶,因愛吃魚、吃鱉才會下地獄……,種 因受業透過這樣的故事,讓人了解正信的吉祥月。第三、四天(9/1、9/2)是「目犍連救母」目犍連是神通第一,都無法救母親,反而結夏安居能夠救贖整個地獄。以地藏王菩 薩前生故事惕勵,只要法入心、正信不迷信,就可以行走在菩薩道上。

而在9月3、4日露天電影院,將鑑真和尚的精神,鼓勵法入心、法入行、齋戒、守之不動,唯有願力,而這願力需要毅力,鑑真和尚五次東渡都失敗,第六次才成功,一個人孤孤單 單到異鄉傳法,需要的是毅力和願力,慈悅說:「行願、問緣、圓夢都是繞著鑑真和尚的精神在走,用隊形、表情、聲音整體的力量來擊退大風大浪,呈現整艘船發心立願的力量有多 大,即使遇到驚濤駭浪,意志都被摧毀了,仍能守之不動往前走。」

「……且問佛,法報應,眾生相,人間難得。且問人,乾坤來,妙法去,緣聚果因……」;〈問緣〉是鑑真和尚經過五次的失敗回國後,一直在問天、問自己的心、問自己的緣,只是 為了傳法為什麼一次次失敗。透過三艘船啟航的隊形,及下雪、櫻花綻放、櫻花飄落的意境說明鑑真和尚七十六年來一生的經歷,透過螢幕的底圖讓人了解鑑真和尚是處在什麼環境。

◎感動化行動 接引人間菩薩

二百三十七位來自各行各業,年齡層不同(十九歲到七十歲)齊聚一堂,不論是演練現場、午餐時間或聞法課堂,沒有吵雜,而是井然有序與聚精會神的人文;〈問緣〉團隊最年輕的 菩薩們分享滿滿的心得時提到:克服連續跪、蹲,腳酸痛體會生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每週兩次的集訓,有的在家又要接受母親的特訓很感恩;要當堅強的草莓不被演練打敗的毅 力;因年紀相仿私下討論表情動作、認識了很多朋友……。

藝聯會洪喻喬說:「學會去配合別人,本來因家庭因素逃著來參加演繹,現在這裡是我的家。」席曼寧說:「不怕被修理,我經得起考驗。」;胡鴻達說:「要先自己付出才能幫助別 人去付出,要將演繹的感動舖上網和大家分享,接引更多的人間菩薩。」

最後一次的集訓,整齊的隊伍、滿滿的感動,二百多位菩薩人人自我期許化感動為行動,在9月3、4日中正紀念堂的演繹中能藉由自已的努力,傳達鑑真大和尚的毅力及佛教的正 信,接引更多人間菩薩。

圖左 : 警察大學的徐國晃(左二)說:「心安住在這邊,只有一次再一次的演練才能達到目標完成使命,這不是負擔而是慧命成長。」[攝影者:余津玫]
圖右 : 飾鑑真和尚的陳金發(中),與李韋榮(左一)、陳金海(右一)經過多次默契培養才能詮釋堅毅東渡的師徒之情。[攝影者:葉守仁]

圖左 : 從生疏、僵硬、氣餒到氣勢磅礡、驚濤駭浪、整齊畫一力與美的呈現,表達人人心中那分感動與歡喜。[攝影者:林文棟]
圖右 : 〈圓夢〉的演繹成員幾乎都是不懂手語,從沒走進慈濟的實業家,每週兩次的演練她們從不缺席。[攝影者:陳春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