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付出無所求的慈悲滋味

付出無所求的慈悲滋味

E-mail 列印
9月15日在強颱三巴外圍環流影響下,氣温涼爽宜人,已有濃濃秋意。晚間七點不到,臺中西屯逢甲共修處三樓佛堂及二樓已是座無虛席,社區會眾及慈濟人約100人,專程前來 聆聽大愛電視臺的長情劇展《慈悲的滋味──白袍下的赤子心》本尊紀邦杰張挺秀菩薩道侶、陳文德兩位醫生分享從醫生涯的心路歷程。

◎仁心仁術陳文德醫師

陳文德醫生語出驚人說:「我自己並不知道有指腹為婚這件事,很感謝大愛長情劇展為我揭開這段不為人知的美事。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長輩在躲空襲警報時,在防空洞內成就 了指腹為婚這椿美事。因緣真是不可思議,夫妻是緣,不論好壞都要接受。」又說:「只要緣深,不怕緣來遲;只要路對,不怕路遙遠。」他勉勵青年學子要利用求學的黃金歲月,把 握時間,用功讀書,為將來前途扎下知識根基。

陳文德說:「我出身務農家庭,家境清寒,家人生病沒錢看醫生,只能自己採草藥服用。尤其是阿嬤體弱多病,經常咯血,我內心十分煎熬不忍,促成自己排除萬難,立志學醫的動 機。」

陳文德感謝病患對他的信任,也珍惜上天賦予他救人的使命,期許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進入慈濟後,改變了他個性急躁的毛病。慈濟人「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的行誼,令 他很感動;他常以《靜思語》「心地好,嘴吧不好,也不算是個好人」來警惕自己。

文德很認同「素食救地球」的理念,因為百分之八十病因是心血管疾病,與遺傳、年齡、生活飲食習慣、作息如酗酒、熬夜有關。

◎上山下海紀邦杰醫師

紀邦杰醫師是中區人醫會召集人,他說人醫會在臺灣中部山區披荊斬棘,為偏遠山區鄉親義診,讓人體會能付出是一種幸福,這就是慈悲的滋味。

紀邦杰回憶:「我陪朋友報考國防醫學院,朋友落榜,自己却考取,從此走上行醫這一條不歸路。一次偶然的機會翻閱《慈濟月刋》,感佩證嚴上人德行,決定投入慈濟。」

紀醫師表示:「凡人三分身病,七分心病。加入慈濟,可增長自己慧命。在慈濟,會有很多機會行善,把壞習氣改掉,化消極為積極,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幫忙或度化人家。」

紀醫師分享亞歷山大大帝臨終前三大遺言的故事:一、讓醫生護送我的棺木。二、在我的棺木抬往墓地的一路上,地上都要灑滿我珍藏的金銀珠寶。三、將棺木挖兩個洞,讓我的雙手 伸出棺木外。紀醫師說:「生死乃自然法則,醫生不可能真正治癒任何疾病,當面臨死亡,追求的錢財、名聲、權力……等,隨著生命的消逝,所有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像亞歷山大 大帝叱吒風雲,不可一世,還是兩手空空離開世間。」紀醫師希望大家把煩惱化成菩提,每個人啼哭來到世上,真正屬於一個人的財富,不是他擁有的部分,而是他善用的部份,終了 方能無遺憾含笑離開。

紀邦杰伉儷情深,他上山下海去義診,妻子張挺秀總像小鳥依人,依偎在他身旁,令人羨慕不已。張挺秀爆料說:「大愛長情劇展的導演為了強化戲劇效果,在一幕挺秀陪同紀醫師上 山義診,不小心扭傷腳踝,要求演員鬧情緒,使性子,抗議紀醫師沒有優先照顧自己的妻子。」挺秀語重心長的表示:「其實嫁給紀邦杰時,我就已經認命了。他穿上白袍那一天,就 不是我一個人的丈夫,而是大家的醫生,要照顧其他眾多病患。」

開放現場雙向交流時間,儼然像一場醫療諮詢會。觀眾提出切身醫療問題,如高血壓服藥、胃食道逆流等相關問題。兩位醫師也耐心解說,會後還應大家要求,在現場做義診。

最後在欲罷不能的情形下,慈濟志工以一首〈齊心救大地〉優雅的手語肢體動作,結束今晚心靈饗宴。

圖左 : 《慈悲的滋味》兩位本尊。來到臺中西屯逢甲共修處現身說法,整場座無虛席。[攝影者:賴武光]
圖右 : 會眾林欽三,詢問關於高血壓服藥的問題。[攝影者:賴武光]

圖左 : 醫師妙語如珠,回答會眾的問題,逗得大家開懷大笑。[攝影者:賴武光]
圖右 : 醫師強調吃八分飽對身體好,慈濟志工們也用手語表現素食減碳,加深大家的觀念。[攝影者:賴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