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明姎居」辦茶會 醫師茹素故事好精采

「明姎居」辦茶會 醫師茹素故事好精采

E-mail 列印
為了提倡正信的佛教,七月是吉祥月,呼籲社會大眾轉迷信為智信,改變鋪張浪費,推動「日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化為具體的善行,9月1日晚上七點半,嚴明姎師姊及十六位慈 濟志工在慈濟人文閱讀中心──「明姎居」,以小型的社區茶會方式舉辦吉祥祈福晚會,邀約左右鄰居及親朋好友,有老師、鄰長夫人、行銷講師……共二十二位來參加,志工列隊歡 迎,現場洋溢溫馨人文的氛圍。

「明姎居」人文咖啡館座落在大進街、大墩十九街附近的巷弄中。十五坪大的空間,主要有吧台還有四組桌椅及人文閱讀中心,空間擺設簡潔、雅緻,經典書籍陳列在復古的書架上, 免費提供慈濟書籍供社區民眾閱讀。二樓寬敞的空間,做為社區讀書會、人文饗宴的場所。

明姎師姊表示,成立「明姎居」已二年多了,經營此店成立人文閱讀中心的用意,是為了把上人淨化人心的理念帶入社區,希望接引更多人一起做慈濟。她與師兄溫嘉新發願要接引五 百位慈誠委員(成就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溫師兄每更利用晨跑時與社區民眾互動,跟會眾分享店裡舉辦的講座及慈濟活動,邀約一起來參與。

透過定期舉辦人文講座、讀書會、書法抄經班……結合慈濟人文,將上人的精神、理念,傳達出去,期望能讓更多人瞭解慈濟、為社會來付出。今日的吉祥祈福會,特別邀請林淙祺醫 師來見證分享茹素的好處。

活動一開始,藉由上人開示影片,傳達普度的真正意義。七月在佛教的教義裡是吉祥月、感恩月,要普度眾生,不該濫殺牲畜,要與眾生結善緣。打破迷信,提升智慧,福不是求來 的,而是做來的,助人最有福,造福因,得福果。上人期許人人能響應「日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來幫助苦難的人,且做到付出無所求。

七月如何招平安吉祥?齋戒行善最吉祥。接著由牙醫師林淙祺分享,進入慈濟,付出的法喜、改吃素食對身體的益處。

林醫師述說,他在大里開牙醫診所,生活工作壓力大,他以前舒壓的方法是下班、假日與朋友去吃美食、喝酒、打牌,總是將自己的娛樂擺第一。愛吃美食、宵夜以致於體重由六十四 公斤暴增至八十公斤,高血壓值是一百八十。

十四年前加入慈濟人醫會,只要人醫會有需要,他從不推辭。參加人義診,有別於他現在的工作,因為義診完全是付出無所求,讓他最高興的事情是,看到患者的笑容,這是給他最大 的鼓勵。五年多前,因另一半的護持,加上在病患身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林淙祺才加入慈誠的行列。他才更瞭解慈濟四大志業及為社會所付出的努力。

去年參與《水懺》經藏演繹,可是首先要齋戒,就在這個當下,三月份過完年的時候,他的丈母娘,有一次帶了一份薑母鴨到家裡來,可是他師姊茹素了,他就一個人享用,結果,因 緣果歷歷不爽,當天晚上,他的牙床腫起來了。

3月6日精進日,早上拜《法華經序》,在懺悔時,他心中默默的想,如果佛菩薩有靈,讓他的牙齒不用拔掉的話,他就要齋戒。果真,願力不可思議,到了下午他的牙齒漸漸不痛 了。

林醫師發願從此茹素,齋戒讓他找回身體健康、脾氣變得較好,會善解包容。這份堅定的信念,也帶動了診所裡的護士,有位護士有氣喘,有一次咳嗽得很嚴重,臉色發白,看了多家 耳鼻喉科,仍未好轉。他就建議護士誦《藥師經》,虔誠發願且茹素,她照做了,現在病症都改善了。

他參與很多義診、國際賬災,體悟到在付出當中,收穫最大的是自己。學會縮小自己、見苦知福,最大的幸福是心靈的豐富。忘憂草在自己心中,心中有善念、啟發智慧則法喜,煩惱 就不見了。

明姎師姊特地準備養生茶,讓大家飲用,福多一點的福袋、靜思語小卡片與大眾結緣,希望每個人能布施一些時間來造福,一起參與社區志工服務,來為人群付出。

在朝陽科技大學任教的徐先勤表示,人是很難戒除口慾的,若能斷除慾望,則做任何事心更自在、更開闊。用佛法來清淨自己的心,來幫助更多人,則社會更美好、平安。

李淑玲是與溫嘉新在晨跑中結緣而來參加,聽到林醫師如何戒除口慾及改變,很佩服林醫師周遭的人,對他不放棄,只要相信一定會改變,她會逐漸來素食。

林醫師的表嫂張森齡分享,她平時會自我要求多學習,拿到結緣品的靜思語是「不怕沒進步,就怕不起步。」很符合自己的心境。看到林醫師的改變,她要響應「日食八分飽,兩分助 人好。」

張秋雅表示,很感恩能參加此活動,她自我期勉多親近善的團體,讓善的循環川流不息。她要好好地落實靜思語「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希望自己成為小種子,發芽結果,去影 響身邊的人。

七月是行善、孝親、吉祥月,要普濟苦難,度化眾生,回歸清淨的本性。大家時時身體力行在生活中,啟發人人的善念、慈悲心,則日日吉祥、平安。

圖左 : 徐先勤表示,人是很難戒除口慾的,若能斷除慾望,則做任何事心更自在、更開闊。[攝影者:劉松島]
圖右 : 張森齡要響應「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攝影者:劉松島]

圖左 : 張秋雅(前)希望自己成為小種子,發芽結果,去影響身邊的人。[攝影者:劉松島]
圖右 : 嚴明姎師姊希望藉「慈濟人文閱讀中心」能淨化人心、人間菩薩大招生。[攝影者:劉松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