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親子班開營 靜思堂新體驗

親子班開營 靜思堂新體驗

E-mail 列印
中正萬華區親子成長班七、八年來都在社區的國小舉行,歷經老松國小、國語實小、市立教大實小、西園國小和萬大國小後,這學期回到靜思堂舉辦。長久建立的好口碑加上靜思堂等 誘因,報名熱烈,截至今(9/16)早尚有家長在現場等候報名,共招生八十四對親子。

不同以往,回到靜思堂必須遵守團體規定和佛堂儀軌,前置作業需更加仔細,負責人王金鳳老師和學員長吳翠玉老師費了不少心思,除了先與合心關懷組的楊慈有師姊商討外,更擇日 與萬華和氣一的組、隊長們跑流程。因之場地變動,根據教室名稱將學員依年齡編成四組,依序是知足、感恩、合心和和氣組。每組二十一對親子,每七位學員再細編為一小組,平均 一個班級編制六名班老師和班媽媽,較之以往增添更多的人力。班老師負責設計課程和教學、班媽媽則負責照料學員和帶隊,並記錄學員表現,作為期末獎賞之參考,真的做到「事事 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目的。

一早的相見歡時間籠罩在歡樂氣氛中,無論是舊生或是新生對於新場地都感到新鮮,突然要席地而坐,反倒不知雙腳該擺在哪裡,妙趣橫生,原來不習慣的不只有老師們。

首堂課「開營」以禮節為主軸。先是一段戲劇演出,表達親子共學的重要,期許父母能學習用菩薩的智慧來教導自己的孩子,達到老師心、父母心、菩薩心三心合一的目的。演員侯詩 瑜老師帶著孩子聯袂表演,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兒子演來有模有樣,逗得臺下小朋友哈哈大笑;「食的威儀」也透由學員的演出再次熟悉「龍口含珠、鳳頭飲水」的意義和動作。

黃淑瑛老師接著進行靜思語教學,先由傳話的體驗活動開始,每組安排一名「伏兵」負責模糊傳話,讓大家體驗「留一手」的後果,再以「有禮不亦樂乎」影片主角曾巧和爸爸分別對 同學、下屬留一手的下場,對比媽媽對新人傾囊相授的佳績,加深了解靜思語「只顧自己會招人怨,要為人著想,成就他人」的意義。學員們都心有戚戚焉。

合心班的蕭家禾小朋友原在別區上親子班,因參加暑期兒童營隊而著迷,轉而到萬華區,他的母親對於靜思語「只顧自己會招人怨,要為人著想,成就他人」攝心,期待身旁的一對兒 女能夠因為靜思語而改變爭執的毛病。

感恩班的林柏諺小朋友是舊生,才上幼稚園的妹妹堅持要參加,全家四人一同上臺是難得的經驗。柏諺受了一年靜思語薰陶,在家裡會跟阿公宣導環保的重要,而且要求確實;對於爸 爸翹腳也會給予「指正」,讓爸爸深覺身教的重要。這堂「開營」在親子的心中開出了一朵朵的智慧花。

圖左 : 報到時,班媽媽先為孩子繫好名牌,整整齊齊地準備開營。[攝影者:王慧鈺]
圖右 : 小組甜甜圈時間,知足班的老師和班媽媽先帶領大家來個隊呼,提振精神。[攝影者:王慧鈺]

圖左 : 中正萬華區親子成長班首次在靜思堂舉行,八十四對親子加上工作人員,國議聽裡人氣十足。[攝影者:王慧鈺]
圖右 : 感恩班的林柏諺小朋友受靜思語薰陶,不但監督阿公要做資源回收,還指正爸爸不要翹腳。[攝影者:廖席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