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要跟天生氣 不如自己更爭氣

要跟天生氣 不如自己更爭氣

E-mail 列印
9月29日早上,在慈濟永靖環保教育站合心講堂,一場感人的生命故事,深深觸動每一個人的心。「不倒的蘆葦」,漸凍人蕭建華先生,在銀行經理姚志華的邀約下,前來分享自己 的生命故事,慈濟志工、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和地方社團,將近三百五十位會眾前來聆聽。

◎坎坷的命運

頸椎開刀受損,頭部僵直,要隨著身體才能轉動;坐在椅子上,雙手下垂無法提起,蕭建華好像被固定似的,在講桌前連續說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然而,透過麥克風所傳送出來的聲 音,卻是渾厚、鏗鏘有力、又充滿自信。

小時候即被孤兒院收養,不知道有爸爸、媽媽,也未曾享有過父母的愛;小學五年級被收養,然而家境困頓,國中時養父往生,畢業後便無法再升學;才國中學歷的蕭建華,只能在工 地工作,當黑手學徒,甚至還得兼送早報,辛苦賺錢,照顧養母。

養母往生後,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想到要找到好工作,就必須要有好學歷。」二十八歲那年,考上台南一中夜校,努力用功下,也終於考上成功大學夜間部中文系,他以八年的時 間半工半讀,在三十六歲時,以第一名畢業,完成學士學位。

正想要有一番作為的蕭建華,隔年(2003年),卻發現自己罹患了怪病,走起路來經常會跌倒,生活起居開始走樣,五塊頸椎也被開刀拿掉,之後手腳癱瘓不聽使喚,半年後才找 到病因,原來是得到「慢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的罕見疾病,即所謂「漸凍人」。

面對這種大考驗,種種的不如意,曾經走不出來,想燒炭自殺,終能轉念,以堅定的毅力和勇氣來面對這些考驗,當這段奮發向上的生命故事被發現時,他經常受邀在「生命教育講 座」中分享,猶如找到生命的曙光般,他發願要圓滿一百場演講,來發揮生命的良能。

◎怨恨的人生

將近兩年的時間,當他圓滿一百場時,他也得到很多人的愛與關懷,想到人生走這一趟,已經很值得了,也給自己打了一百分的人生分數。然而命運之神卻再次帶來考驗,2005年 11月20日,一場無情火,燒掉了他在台南永康的房子,不僅燒掉了一切,也把一直照顧他的學妹帶走,這場火,徹底的把蕭建華給擊垮!

「當時我癱在地上,我不相信火在燒我的房子,...,這時候,當我走到山窮水盡,我才明白,原來我是鬥不過天的,我再怎麼都鬥不過天的!」當時,甚麼都無法做的蕭建華,只 能哭,恨自己無法做任何事,眼睜睜的看著大火吞噬自己的家,看著學妹因嗆傷急救無效而往生。

「我恨!我問天,為什麼老天要折磨一個人到這樣的地步,我跟你們一樣都是人啊!我跟你們一樣都是很努力,跟你們一樣希望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為什麼老天爺要這麼對我,不能公 平一點嗎?我恨天!我真的很恨每一個人,你們憑什麼就幸福的那麼理所當然...,你們不用求就有家,不用求就有爸爸、媽媽,不用求就有所擁有的一切。而我呢?我求到死,老 天也不會憐憫我...!」火災後,蕭建華心中只有怨恨,怨別人為什麼能活得那麼幸福,而自己卻要受到這麼無情的打擊,走不出傷痛的他,已哭到無淚。

◎歸零不是失去 是擁有的開始

火災後,每月來關懷的慈濟師兄、師姊送來了乾淨的衣服,開導著:「不要讓往生的學妹白白犧牲,要為已往生的學妹再繼續下一個『一百場』的生命教育講座。」志工的一席話,喚 醒了蕭建華,發覺怨天是沒有用的,覺悟了「要跟天生氣,不如自己更爭氣。」

蕭建華收拾起悲傷,發覺當一切都歸零之後,已沒有什麼可以再失去了,重新出發,相信未來只會更好,體悟到「歸零不是失去一切,而是擁有一切的開始。」

但考驗似乎還未停止,面對逐漸昏昏欲睡的身體,他克服身障,堅持出來分享,火災後的六年多來,蕭建華改以積極的心態,「只要我有一口氣,我就要為學妹一直講下去。」從發病 以來,今天(9/29)這一場,已經是第一千三百九十六場的演說,他以殘弱的身軀來示現,足跡已遍及中國沿海大城市,日本、澳洲...等地。

「在感恩和抱怨間,你做了甚麼樣的選擇?」蕭建華以堅定語氣激勵在場的聽眾「不要抱怨自己擁有的不多,想想自己所擁有的,要感恩自己所擁有的,活在這當下,細細來品味我們 的幸福!」 精彩的分享,吸引著大家的專注,深怕漏掉沒聽到,大家聚精會神的聆聽,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故事,感人又令人心疼,不少人淚水直流,也帶給大家很多的省思與啟示。而在演講分享 和影片播放後,大家都給予最熱烈的掌聲。

◎播下希望的種子

來賓劉瓊香女士推著輪椅,帶著在彰化「和美實驗學校」就讀的女兒,提早來到會場,她表示,孩子念高三有課業上的壓力,讓孩子來聽講,藉此鼓勵孩子;女兒林品儀在聽了蕭建華 的分享後,說:「還沒聽到演講,都會往不好的方面想,可是現這種想法就漸漸消失了!」在一旁,聽到孩子的心得,劉女士寬心了許多,臉上也展現了笑容。

在頂新合德文教基金會課輔班服務的紀淑女,帶著家人一起來聆聽,姪子張建智從小因為腦積水,造成雙腳癱瘓,坐在輪椅上,也專注的聽著,表弟張攸正則表示對蕭建華所講的一句 話特別有感觸,他高興的分享:「今天最大的收穫就是,要在「不」和「可能」中間放一顆希望的種子“,”,就是『不,可能』;不要放棄,會有希望的。」

一個特別的身影,那是,十幾年來在家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太太和兒子的陳國安,今天,難得抽空出來聽蕭建華的分享。國安的家庭有慈濟人長期關懷與補助,他有著健康的身心,很難 得的,他把兩位最親近的親人照顧的無微不至,不離也不棄,聽了演講後,國安表示,「他比我還勇敢!碰到困難不怨天,不尤人,他是以自己的生命來教育我們這些正常人。」

同樣勇敢的生命故事,一直為家人付出的國安有著深刻的感受,覺得生命的理念就是「讓自己的生命發揮良能,行善、行孝要及時;做,就對了!」國安的這一段分享,也為這一場面 對生命中的難題,以勇氣和正向的思考迎接光明的生命故事,做了最好的詮釋!

圖左 : 來賓劉瓊香女士推著輪椅,帶著在彰化「和美實驗學校」就讀的女兒提早來到會場,因孩子念高三有課業上的壓力,讓孩子來聽講,藉此鼓勵孩子。[攝影者:詹大為]
圖右 : 十幾年來在家照顧癱瘓在床的太太和兒子的陳國安(右前),今天也難得來聽蕭建華的分享,覺得生命的理念就是「讓自己的生命發揮良能,行善、行孝要及時;做,就對了!」[攝影者:詹大為]

圖左 : 精彩的分享,吸引著大家的專注,深怕沒聽到,大家都聚精會神的聆聽著。[攝影者:詹大為]
圖右 : 身障的張建智(前排右)和家人一起來聽講,家人張攸正(後排右)分享心得,「要在『不』」和『可能』中間放一顆希望的種子“,”就是『不,可能』,不要放棄,會有希望的。」[攝影者:詹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