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自不量力勇承擔 傳承師命顧好心

自不量力勇承擔 傳承師命顧好心

E-mail 列印
10月22日在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舉辦的「合和互協皆平等‧立體琉璃同心圓」講座,北區志工與工作人員共有八百三十人把握機會共修精進。自去年(2012年)水懺經藏演 繹,到今年浴佛節、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社區愛灑、人間菩薩招生等;接著又是歲末祝福的法海啟程,法海不乾枯,慈濟志工們腳步未曾停歇。宗教處葉秉倫轉達,上人對弟子們平時 在社區勇猛精進承擔的感恩之意。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百忙中來到臺北東區連絡處,對於一開始,負責暖場的志工葉秉倫,語氣親切中有肯定的意味:「要傳承,所以重要的訊息,他來講;比較不重要的訊息, 我來講。」引來全場笑聲。

話鋒一轉,切入今天的主題;「信根」要做得到,不簡單!沒有境界的時候非常容易,境界來考的時候,就看你能不能考試考得過。上人對於弟子的信根,如何切入我們末法時代所最 需要的,將三藏十二部經,前九部是小乘法,後三部是大乘法,最重要的部份,經過咀嚼消化後,毫無保留的,而且是自己嚴正親證交出四十六年漂亮的成績單。

「上人時時在講四弘誓願,搭配誠、正、信、實。信根堅定,而且要信師父的法,過去的老師父十年完全精進,不像我們一下忙家業、一下忙事業,『閒時則修、忙時則丟。』末法眾 生三心二意,毫無定性。」思賢語畢,大家頗有同感地會心一笑。

思賢以舍利佛三請佛陀開講《法華經》來詮釋四合一的運作:「民主時代,歡迎大家提出意見,意見不被接受,在第二次再詳細解釋你的見解,再不被接受,還有第三次機會爭取大家 同意你的看法,過了三之後,還是未成,就要放棄自己的己見。」達成共識之前的一個遵循規則,沿至於佛陀的三止三請。

後期八年的菩薩法,我們去行菩薩道,而上人講五分法的法身大士,菩薩的五種法,法身就是本體,千百億化身釋迦摩尼佛;就像是上人在不同和氣區的化身。

不像我們業報身,是污垢的結合,如「四念處」裡的觀身不淨,九孔常流不淨物。水能滌身垢、法水能滌心垢,法髓能把我們的細胞改造、組織造血。從我們的業報中,經過法髓洗 滌,就好像組織再造,脫胎換骨,將菩薩的「業」報身,轉為「願」報身。

◎自不量力勇承擔

心要觀心無常,知道無常要好好多用心,不要去求何種境界,因為法無定法,然後觀受之苦啊!受報而來,本來就是苦多、樂少。

凡夫是分別意識而來,人一出生即有分別,因為有分別自有取捨,愛恨就會造業,造業之後更來無明,十二因緣不斷輪迴。分別即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從六根起愛恨、取捨欲,然後造 業,再將之統統放入倉庫就是「八識田」。破了分別之後就是平等,平等以後可以成就很多事情,觀察能力就會增強。

就如上人觀察入微,哪個事項的真實相是什麼,心如明鏡;山來照山,水來照水,山水離去自清淨。我們是渾成一片,山水走了還會去追,愛情即是如此、金錢也是如此!到了第三階 段觀察敏銳則繼續修,最後到達佛的智。

佩服上人詮釋佛經的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無明長「六粗」上人說:「我要以自己現在想法應現在世界的機,也要對諸弟子所能了解的意。」「經」為佛之所說、「律」為佛之戒 律、「論」佛之總數。

有戒、有定,上人慈悲創立慈濟功德會,由善門接引弟子入門,智慧當中有慈悲,要悲智雙運;承擔幹部就是要常替對方想,悲就是同理心;智就是引用上人的法;上人說:「入我 門、行我道,不用我法,必生煩惱、必有障礙。」做幹部的人,就是在修慈濟的大乘法,做快樂的志工只是在修慈濟的小乘道。我們要學上人的自不量力承擔起來;自覺條件有限,但 是會去學習佛菩薩努力去創造。

◎堅定道心可成佛

「明明告訴自己聲色要調和,聲色不調和,即犯八戒,知八戒,還犯八戒就是豬八戒。」思賢語意幽默「生命已老,慧命不長!人生七十古來少 除去年老又年少 中間時日已不多 還有一半睡著了!」隨口念的打油詩,引起大家笑開懷!

前來聆聽的志工黃鳳月分享:「要堅定道心,恆持初發心。自己從去年就一直帶讀書會至今,曾問參與的人可有成佛之心念,但多為回答:『不敢想!』」她認為,不管目標多遠,仍 應將列長遠的目標,精進學習。她認同黃思賢所言,慈濟裡的十戒,佛教根本五戒加上慈濟的後五戒是保命戒,遵守如宜,就如龍天護法般。

聽聞黃思賢的生命故事,他終年飛到全球各地去傳播上人的法,透過無私的付出,善的循環能改變命運。讓身為幹部的江文富受益良多,從中理解深奧的佛法義理。明瞭幹部要勇於承 擔,江文富發願要做到正信、正念、正知見,提起帶動的力量,存夠愛的存款,扮演好承擔的角色。

藉由此次共修,張益城希望志工們都能深入慈濟靜思法脈,行菩提大道,藉事練心,謀合習性、彰顯佛性;真正做到「合和互拹」,協力去助人是做人的本分,互愛要自愛愛他,和氣 要和和氣氣,合心要合上人的心,合諸佛菩薩的心,達到法華經「圓滿最上乘」的境界。

於播放影片中,上人殷殷叮嚀弟子:「學佛者,尤其是慈濟人,期待著大家把心照顧好,雖然觀心無常,但是只要大家好好的自我警惕,慈濟永遠是你們的道路,這不就是恆常的心 嘛!所以各位我們要好好照顧這一念心啊!」

圖左 : 宗教處葉秉倫轉達,上人對弟子們勇猛精進承擔的感恩之意。[攝影者:董健男]
圖右 : 北區志工共有八百三十人把握機會精進共修。[攝影者:董健男]
圖 : 藉由此次共修,張益城(右)希望志工們都能深入慈濟靜思法脈,行菩提大道。[攝影者:王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