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偏鄉超幸福 護牙零距離

偏鄉超幸福 護牙零距離

E-mail 列印
「金錢是身外之物,夠用就好。我常常奉勸我的學弟們,當醫生行醫,是上天賦予重要的任務,也就是要替病患拔苦,患者能健康就是我們的成就。」執業三十多年的牙醫賴進昌,參 加慈濟義診多次,奉獻所學,愛心看得見。

通往新社義診的路上,柳丁樹結實累累,看得出來正是秋收的季節。10月28日,中區人醫團隊,大醫王、護理師、慈青及志工共37人,分乘5輛休旅車及一部貨車,浩浩蕩蕩來 到臺中新社區中和國小。看診前,大家聚集在操場,由志工帶動做「五行健康操」,呼吸著山間清新空氣,活動活動筋骨,人人通體舒暢。

由於窮鄉僻壤,年輕人留不住,這裡多的是百病叢生的老人,守護著家園。也因位置偏遠,搭車不易,老人就醫成了一大問題。從2008年2月開始,中區慈濟人醫會於每個月第四 個星期日定期到此義診,四年多來不間斷,義診的項目包括內科、眼科、牙科、中醫等科別,宛如小型的行動醫院,醫護與志工不但為山區民眾解決病苦;更居家往診,為行動不便的 孤單老人,送上關懷與膚慰,也為他們開了一扇心靈之窗。

◎拔苦予樂 義診不缺席

「哇!這裡卡深有一顆蛀牙……」牙科候診室,問診仔細的賴進昌醫師,親切的和小病患互動。從實習到執業醫師至今行醫已三十幾年的他,參與慈濟診多次,總是本著初發心看診。

教室權充臨時診療室,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三個多月前,后里張金石牙醫師捐贈嶄新的診療臺,讓病患得以躺著舒適地接受治療。賴醫師也笑稱,這次還有臺中慈院支援的兩位護理 師,更有志工親切服務,讓他看診超幸福,因為通常在自家診所看診,他醫師兼助手,凡事都得自己來。

「看到病患牙齒不再痛了,拔苦予樂的目的就達到了。」他開心地表示,所接觸到的老弱婦儒病患無數,不管是治療還是做假牙等,一定苦口婆心的把醫療常識告知對方,讓他們了解 並配合療程,再做事後關懷。

「金錢是身外之物,夠用就好。我常常奉勸我的學弟們,當醫生行醫,是上天賦予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也就是要替病患拔苦,患者能健康就是我們的成就。」賴醫師認為,行醫之 餘自己的健康一樣重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長久為病患服務,也才能像慈濟大醫王一樣到處行醫義診。

「只要有時間,義診的行列,我是不會缺席的。尤其能來到這好山好水的地方,不但能親近大自然,更能為幼童及高齡的患者看診,這也是我很大的福報。」賴醫師在義診結束後分 享,只要人醫會通知義診的行程,他將義不容辭的配合,同時也感恩慈濟給他付出、植福田的機會。

◎臉書傳善 外勞樂分享

中場時,廣場上音樂聲響起,志工在現場帶動唱、跳,輕鬆和喜樂感染著每一個人。兩年前來台的印尼籍外勞安妮,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九十五歲的許周玉女阿嬤,前來就診。坐在候診 椅等待看診的安妮,目光直視著前方,嘴角泛出一絲微笑。原來是志工們搖擺著身子、揮動雙手,正在大跳《我們都是一家人》,帶動現場歡樂氣氛。

「我好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其中的一員。」安妮說出了心裡的願望。她表示,義診現場醫護人員及師兄師姊為病患的用心付出、拔苦予樂,讓她深受感動。秀出了手機,她高興地說,已 把義診現場溫馨動人的畫面拍下來,利用facebook,把照片透過網路傳與親朋好友分享。

◎居家往診 醫護膚病苦

除了學校的定點義診外,另有二輛休旅車在著醫護人員,開往福興里進行往診。車程約十五分鐘,在穿越無法會車的田園小徑後,首站來到八十一歲黃阿嬤家。首先,丁靜蘭護理師溫 柔地以儀器檢測阿嬤的血糖及血壓,得知其血糖值竟遠超過血糖計之最高值650,而無法顯示出數值。

看到這數據,使得劉增安醫師、護理師及志工們憂心忡忡。而後在發現九月份所開出的藥劑,仍原封不動的置放於桌子的下方時,他們想方設法,要讓常一個人在家的阿嬤,要記得按 時服藥,以保有健康的身體。

「阿嬤!這是早上吃的,這些是晚上吃……」劉醫師將藥物略做簡單分類,讓阿嬤更清楚、容易知道藥品如何服用。

問診完畢後,三位就讀於弘光科技大學的慈青,除了貼心唱著歌曲,讓黃阿嬤笑開懷外,更與榮董葉錦渠幫老人家按摩,場面倍感溫馨。

第一次參與義診的葉錦渠,看到偏鄉醫療資源的匱乏,醫護菩薩心腸對高齡長者的健康,苦口婆心的關懷,很是感動。「這給我們年輕一代很大的警惕,平日一定要關心自己的身 體。」

緊接著,大夥再前往九四高齡的王阿嬤家。但到達時,卻見大門深鎖,阿嬤不見蹤影。

「會不會是生病了,送到醫院了?」黃彩霞師姊憂心地說。於是,大夥步行前往約100公尺的住戶打聽,想藉由鄰居來了解王阿嬤的近況,然而,還是問不出所以然來。

等了約莫20分鐘後,驀地,王阿嬤兒子的座車從旁駛過。「終於回來了!」劉增安醫師難掩笑容的喊出。看到了阿嬤氣色不錯,也知道了她只是到朋友家坐坐,終於放下了壓在心中 的石頭。臨走時,大家圍著王阿嬤歡唱「無量壽福」,祝福阿嬤永遠健康、長壽。

一個早上的義診,就在歡樂聲中圓滿了。也是第一次參加義診的榮董黃朝琴,原先認為,醫生都是高高在上的。但今日所見所聞讓她感動地說:「醫師那麼忙,在難得的休診時間,得 自掏腰包付保險費來參加義診。醫護及志工無私付出的精神,讓我深覺進入慈濟這個團體是正確的抉擇!」

圖左 : 看診前,大家聚集在操場,由志工帶動做「五行健身操」,呼吸著山間清新空氣,活動活動筋骨,人人通體舒暢。[攝影者:王秀吟 ]
圖右 : 中場時,廣場上音樂聲響起,醫護和志工在現場帶動唱、跳,輕鬆和喜樂感染著每一個人。[攝影者:黃滄課]

圖左 : 就讀於弘光科技大學的慈青,除了貼心唱著歌,讓黃阿嬤笑開懷,也幫老人家按摩,場面倍感溫馨。[攝影者:王秀吟 ]
圖右 : 兩年前來台的印尼籍外勞安妮,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九十五歲的許周玉女阿嬤,前來就診。[攝影者: 黃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