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假日悲智行 義診福慧修

假日悲智行 義診福慧修

E-mail 列印
10月21日星期天早上六點,有慈濟委員、慈誠、醫生、護理師、榮董以及慈青共九十六位,共乘九輛車準備前往苗栗縣的南庄義診。經過南庄的街道,看到觀光的人潮,不禁想了 解,志工一行人捨去假日踏青的娛樂,與陪伴家人歡聚的時光,願意走入山間僻曩從事義診的吸引力何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吧!

大家在東河國小集合後,分成現場就診及四個往診的動線,〈一〉蓬萊線─由潘昆瑩、林杰民兩位醫生帶領,〈二〉向天湖線─由陳成金醫生帶領,〈三〉東河、石坑線─由鍾碧菁醫 生負責,〈四〉獅山村線─由連進昌醫生負責。不論是初次體驗或是經驗豐富的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準備往診。

到八卦力的高日奶奶家時,潘醫生親切的問奶奶她的名字,雖然潘醫生已經為她看診多年,為了檢視她的記憶力,每次都要如此先問診。潘醫生將每次的往診都當成是第一次,總是不 厭其煩的為看診的家人及同行的志工們,解釋病因、飲食的保健方法、可能產生的併發症等,一一詳細解說,有機緣能來付出大家已經很感恩了,還能吸取醫學常識更是意外驚喜。

今天義診人員中,有一位才國小二年級的張子善小朋友,他知道母親張淑嫻今天是承擔藥劑師的任務,他說:「我也想為這裡的爺爺、奶奶服務,所以今天能和媽媽一起來,我很高 興。」,張淑嫻邀約先生承擔司機的任務,一家人利用假日到南庄參與義診,她開心的說:「能帶著孩子一起學習為別人付出,是最好的身教。」上人常常告誡,觀光只是短暫的歡 樂,唯有走入人群,付出無所求,才能得法喜。

在東河國小也為附近的居民安排牙齒保健、口腔檢查的診療,負責看診的盧寶財牙醫師,發現現場沒有診療椅,就請當地的慈濟志工去借躺椅,大家集思廣益,用睡袋當枕頭,綁在躺 椅上,不斷調整高度,就是為了讓就診的民眾感到舒適,給予他們所需的服務。

居住在離市區較遠的民眾,常常因為路途遠,或是交通不方便,常常小病不醫治,而釀成大病。上人不忍眾生因為貧病的惡性循環,造成生活困苦,希望醫護人員為偏遠山區的居民往 診,施醫施藥、拔苦予樂,慈濟志工時時給予關懷,運用法水安慰他們的心。

台中慈院的林杰民醫師,得知九十多歲彭爺爺,所需的是精神上、心靈上的醫治,義不容辭的參加此次義診,林醫師耐心的聽他訴說心聲,讓他盡情的抒發心情,林醫師說,有時做個 傾聽者,比給予任何藥物更有效。范文勝醫生分享:「藉由往診,我期許自己能為患者找回失能,希望他們往後也能成為菩薩。」

哇!好可愛的汽球造型,這是汽球達人林益裕所做的,本身從事水電材料行的工作,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他知道不論大人、小孩都有治療牙齒的恐懼,就運用技藝,做出各種可愛造型 的汽球當獎勵,也為今天的義診帶來意外的歡樂。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有心,人人都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原來為患者解除痛苦、找回笑容,就是吸引大家參加義診的原動力。

圖左 : 志工陳建亨與盧財寶牙醫師用睡袋當枕頭,綁在躺椅上,就是為了讓就診的民眾感到舒適,給予他們所需的服務。[攝影者:林青秀]
圖右 : 不論是初次體驗或是經驗豐富的人,志工、醫護人員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準備往診。[攝影者:洪素琴]

圖左 : 氣球達人林益裕是張東祥醫師的粉絲,得知張醫師在南庄義診,放棄休假,利用 第二專長(氣球造型)與鄉親結一份善緣。[攝影者:彭東整]
圖右 : 慈濟委員、慈誠、醫生、護理師、榮董以及慈青共九十六位,捨去假日踏 青的娛樂,走入山間僻曩從事義診服務。[攝影者:彭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