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基隆 除舊習敞心胸 及時報親恩

除舊習敞心胸 及時報親恩

E-mail 列印
1960年出生的楊櫻花師姊在家排行老么,雖然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姊姊,但是從小,她就是父親的掌上明珠,爸爸特別疼愛她,因此與家人的互動與父親較為熱絡。十八歲時,父親 往生,驟失至親的失落感,加上平常與母親、手足間互動平淡,導致她孤獨感倍增。由於當時家中經濟不佳,在學業告個段落後,決定不再升學,跟隨姊姊一起工作貼補家用。

因為是初次踏入社會,對金錢較沒概念,因此每月薪資皆由姊姊代領。某次領薪時,因姊姊不在,老闆將薪水交給櫻花,未料姊姊知情後,竟不問原由打她一巴掌,母親知悉後,亦數 落她的不是。原本與家人互動平淡的她,此時的心境瞬間降至冰點,遂萌生獨立自主的念頭,獨自外出謀生。

雖然負氣獨立外出工作,她並未忘卻分擔家計的責任,仍按月將薪資交給母親貼補家用,不過與母親的言語互動,依然不多。隨著年歲增長,增加了不少人生歷練,然而並未因人生歷 練的累積,讓她改善與家人間平淡的互動,反倒是好強不服輸的個性及對人性的不信任,悄悄然的在心中築起一道高聳堅固的心牆。

心中若有一顆善種子,總會伸枝、長葉。看似強悍冷漠的她,卻有一顆濟助弱勢的慈悲心懷。舉凡報紙刊登需要人們伸出援手的相關報導,她絕不落人後,自行劃撥款項捐助。 1992年間,友人簡美英師姊的姊姊看見她如此的樂於行善助人,主動提到慈濟師姊有收善款的訊息,從此就和慈濟結下了不解之緣。

進入慈濟第一次接觸的勤務就是訪視個案,原本與同行的友人約好碰面地點,再一同前往與慈濟師兄、師姊會合,櫻花在等候友人許久後,卻不見友人蹤跡,遂逕行前往集合地點,猛 一看,友人早已抵達集合地時,頓時火冒三丈,顧不得與慈濟師兄、師姊們第一次見面,當場對友人發飆,猛力揮舉手臂對打圓場的資深師姊喝道:你惦惦,免講那麼多(台語)。讓 在場的慈濟志工們見識到她的飆悍。

不過佛終究還是度有緣人,正當她處於「氣」焰高張之際,冷不防看見有位師兄衣服背面印著「理直氣柔」四個大字,當下讓她自覺顏面盡失,「氣」焰瞬間煙消雲散,羞愧萬分。在 與個案關懷過程的點點滴滴,更是處處撼動著她冰冷的心,冷漠的心就如冰山經過烈日照射而溶解般,化作滴滴淚水,潸潸流下,再也冰封不住。

有感動就會有行動,她積極參與慈濟活動,於1996年受證委員。在訪視期間,其中一個個案,案主二十幾歲,因車禍導致全身不自主抽搐,即便是餵食開水,入口的水會從嘴角流 出,很難入口,然而父母親卻不厭其煩地耐心餵著,父親悠悠的說:「只要兒子可以說一句話或叫一聲爸爸,我就很滿足了。」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她突然間領悟到父母對子女的付 出是無所求的,而子女對父母卻非如此,反而是計較的多,這瞬間,她與母親間塵封已久的心扉緩緩地打開了。

參與訪視的活動中,諸如慰問關懷、打掃住居、幫獨居長者沐浴等等,讓她從見苦中知道自己擁有的非常多,而學會了知足;也體會到與獨居長者互動貴在誠心,才能獲得信任,長者 才願意敞開心門話家常,而感受到真正的關懷;在幫忙別人打掃住居的當下,也要尊重受幫助的人,我們覺得髒,別人可能當成寶,不能依據自己的標準隨意丟棄屋內物品;更要時時 口說好話,以免不經意的一句惡語,應驗在身。她好強、對人性不信任的習性,就在訪視過程中慢慢扭轉,人人本具的慈悲良善本性,正如撥雲見日般一一浮現。。

好強的她,經過長年的訪視經歷,身段柔軟了。母親年邁,身體不適需要他人扶持照料時,櫻花師姊在一次幫母親沐浴後,盛水到床邊給母親泡腳時,有感而發的向母親說:「阿母 ㄚ,以前我對你不好,對你不好,真不好意思,但是我師父說行善、行孝不能等,我錯過很多……」,除了一直用行動表達懺悔,她終於突破了最艱難的一步,開口至誠的向母親懺 悔。

「懺悔即清淨」,櫻花師姊的心牆在訪視過程中,一點一點的瓦解,不見痕跡,現在的她猶如脫胎換骨般,清安自在。她說:慈善可以洗滌內心不好的習性,凡事從對方優點的角度來 善解,事情總是能迎刃而解。

從訪視過程中學到的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這一帖「四神湯」,是洗滌心靈的一帖良方,也改變了與家人的關係,更是面對繁忙勤務的原動力。她將上人法語,落實在生活中,走 出心靈桎梏。

圖左 : 年輕時的楊櫻花師姊。[攝影者:廖春長(楊櫻花師姊提供)]
圖右 : 慈濟的週年慶靜態展精進班功能也積極投入,習得與小孩互動的本領。[攝影者:廖春長(楊櫻花師姊提供)]
圖 : 楊櫻花師姊在慈濟的週年靜態展為會眾解說。[攝影者:廖春長(楊櫻花師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