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唱的比說的好聽 媽媽真厲害!

唱的比說的好聽 媽媽真厲害!

E-mail 列印
12月15日新曆年尾,台灣慈濟人在各地舉辦歲末祝福,感恩過去一年的平安,用歡喜心迎接新的一年。臺中東南區社區親子成長班工作人員,當天在成功國小禮堂,為學員及家長 舉辦歲末祝福感恩會。

陳銘琪師兄和陳秀美師姊,一一送上志工親手做的「福慧巧克力」,祝福小朋友乖巧、能克服困難、有毅力。「福」多一點的吊飾,意味著能知足常樂,福氣自然多多。

◎ 尊重生命 從心開始

螢幕上一隻糞金龜推著糞球,努力地從沙坑爬出,途中樹枝的阻礙讓牠前進不得。「加油!加油!」學員大聲替糞金龜打氣。好不容易繞過樹枝,糞球卻往下滾,看牠快步趕上,吃力 地用腳撐住繼續往上推。「好強哦!」,「成功了耶!」糞金龜克服困難的精神,贏得學員讚賞連連。

影片中還有很多可愛小昆蟲、小動物的種種生態。教聯會郭美芳老師引導學員,用心體會──地球上除了人類,還有許許多多的生物存在,牠們很努力地想要活下去。貪心的人類為了 吃牠們的肉,或把牠們皮毛製成大衣、皮包……

有趣的體驗活動中,學員要學習如何拯救這些動物。剪刀、石頭、布,「耶!我贏了!」兩組人馬依序往前跑,相遇時猜拳。猜輸的人舉隊旗提示同組人員「快擋住他!」相遇的兩人 再次「剪刀、石頭、布」。

經過激烈的猜拳大賽,有人衝過對方的界線就可以搶救一隻動物。「你要搶救哪隻動物?」站主問小志工蔡元皓,「我要救兔子!」站主再問:如何拯救?元皓說:「不要買兔毛做的 衣服、飾品!」。歐家瑜則要救小狗,因為被虐待遺棄的小狗會變流浪狗,很可憐。

護生不是口號,而是在生活中實踐。從小培養孩子的慈悲心,降低欲望,愛護生靈,就會減少貪欲的煩惱,是這次活動教給學員的靜思語「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 慧」。

◎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

親子班是親子共同學習成長的地方,學員上靜思語課程,家長的親子講座也很實用。慈濟志工林敏俐和家長分享「成長與陪伴」,她的女兒吳舒涵也上台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

林敏俐蒐集很多關於親子的題材做成PPT,她的課程生動有趣,總能貼近家長的心。「孩子們從小被催促吃飯、上課、洗澡……,時間永遠不夠用,而親子關係卻在草率互動中,一 點一滴的流失。」你們是不是跟影片中的媽媽一樣啊?敏俐問家長,只見在場的媽媽們拼命點頭。

「讀書、成績、上課是孩子的責任,做父母的要把責任還給孩子,相信孩子跟孩子會分工合作。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給他們愛及肯定,培養孩子自我價值感,這會讓孩子覺得, 自己也能夠做些事情,我並沒有那麼差!」一番話提醒了很多家長。

敏俐接著說:「我們不一定要教出功課第一名的孩子,培養孩子『自信心』更重要。即使功課倒數,但是他貼心第一、細心第一、同理心第一,卻比讀書第一的孩子,還來的有價值, 我們希望孩子都是第一,其實只是名詞不一樣而已。」

陪兩個孩子來上課的家長蔡淑芳分享:以前我對孩子總是說「媽媽不是教你這樣做嗎?」不容許孩子犯錯,現在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不敢放手,是害怕孩子的錯,會超出自己的預 期,不相信孩子的結果是——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對困難。

◎ 智慧媽媽 用唱歌取代訓話

包容隊陳彥瑋的媽媽丁淑芬開心地分享:彥瑋是第二年參加成長班,原本以為課程都一樣,就不想加了。我就鼓勵他說,師姑、師伯們那麼用心,課程一定會不一樣啦!而且,志工們 的身教和言教都是孩子的榜樣,彥瑋現在做事更用心了,每次上課發的學習單,他都很用心的做。

孩子能用心,是媽媽智慧的引導。彥瑋的媽媽因為沒有時間看大愛台,覺得「慈濟歌曲」和《靜思語》都很棒,於是買了CD,陪著孩子聽歌學唱,用靜思語教孩子為人處世。她說: 「上次課程曾教<知足>的歌,有次孩子吵著要買東西,我就唱『想要的東西總是太多~ 得不到的時候就會難過~ 原來欲望像個漩渦……』他們聽著聽著就不吵了。」

彥瑋也大方地分享:「謝謝師姑、師伯,教我們愛護動物、不殺生。」護生的觀念,在孩子心中滋長起來。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成績雖然重要,但好的品格能幫孩子的未來加分。用歌曲教孩子克制欲望,台上唱<知足>,台下的家長跟著唱得好開心,淑芬媽媽真厲害!

圖左 : 慈濟志工林敏俐談親子關係,主題「成長與陪伴」,將蒐集的題材以簡報方式呈現,家長受益良多。[攝影者:吳啟志(本志)]
圖右 : 靜思語教學課程,蘇盈盈老師(左)以動物圖片,引導學員說出具體的護生方法。[攝影者:吳啟志(本志)]

圖左 : 靜思語故事播放《見證台灣生命力》豬豬天堂DVD影片, 學員覺得不可思議「豬會微笑!像這樣對嗎?」[攝影者:吳啟志(本志)]
圖右 : 快樂學手語「掃心地」,學員專心地比「心」的手勢,真是用心第一![攝影者:吳啟志(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