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點滴志工情 感恩心湧泉報

點滴志工情 感恩心湧泉報

E-mail 列印
感念慈濟人長期對家人的照顧,葉惠萍替先生完成做志工心願,把握難得因緣,為歲末祝福特地請假三天,到中壢園區生活組幫忙。罹患癌症的張明傑,在人生絕望無助時,慈濟人安 頓他的生活,陪他走過一段困頓歲月,他心存感激,抱病到園區做書畫志工。

◎ 圓滿先生心願 精進志工不推辭 長期受到慈濟幫助的葉惠萍,很早就答應歲末祝福要到園區幫忙,因為要照顧生病的哥哥,只能在家做手工的她,特地放下手邊工作,在生活組幫忙清掃廁所,見到她時總是笑容滿 面,做的很開心,好像都不會累。

很多年前,惠萍的先生患有糖尿病,經年需要洗腎,家中經濟因此陷入困境,慈濟除了提供經濟資助外,也不斷的陪伴和關懷他們一家。一年多前,她的先生過逝,慈濟人為她先生辦 了一場莊嚴的告別式,讓她非常感動。

「我先生生前曾經說過,有機會也想進慈濟,他無法完成的,我替他完成。」感恩慈濟人對他先生的關心與照顧,惠萍決定出來做志工,完成先生的心願。

陪伴她們一家多年的志工林素禎說:「自從先生過世後,惠萍便主動說要停止領取慈濟每月救助金,並且開始捐款成為會員,不但手心向下幫助人,她也把握因緣付出,只要有機會參 加助念、告別式,她從不推辭。」

惠萍說:「每次助念完心情都變得很好,不像以前有很多雜念、煩心的事,很不快樂。以前我很賣力工作,連吃飯都沒時間,現在只要慈濟一通電話,放下手邊的工作就來,就像上人 說的,做就對了,趁現在還能做就要趕快做。」

惠萍的女兒正在讀大學,兒子在讀高中,他們都靠打工賺取自己的學費,看到媽媽做慈濟之後,變得非常快樂,都很支持她,有空的時候也會陪媽媽一起參加慈濟的活動。

◎ 凋零的藝術人生

六十一歲的張明傑,年輕時是一位雕刻師傅,他的金雕、石雕和木雕作品曾經被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收購典藏。因為肝癌化療造成手腳發麻,已經很久沒有寫字,為了感謝慈濟人 幫助他,歲末祝福仍然抱病到中壢園區書畫區現場作畫。

翻開桌上二本作品集,純手工打造的金雕藝術創作,精美細緻,薄如蟬翼,兼具意境和美學,莫不讓人讚嘆他的精湛手藝。張明傑說:「一件金雕作品售價超過三仟萬以上,現在金雕 藝品已經列入國寶,不能買賣了。」當年他受雇於另外一位藝術家的工作室,專門負責藝術創作,該名藝術家成功地將金雕藝術推向國際舞台,而背後默默無名的雕刻手其實就是張明 傑。

由於妻子是慈濟環保志工,張明傑從二十多年前就是慈濟會員,幾年前和妻子離婚後,和慈濟的因緣因此中斷。二年前,身染重病的他,無法行動,生活頓失依靠,在楊梅借住別人的 房子,透過社會局通報慈濟後,慈濟人提供援助,並且定期關懷他。

去年動了一次心臟手術,又檢查出罹患大腸癌,他說:「不想再動手術了,生命總是要結束,只是藝術沒有傳承很可惜。」

「這麼好的技術為什麼不傳承?」一位志工好奇的問。 「沒有人要學啊!學這個又不能過活。」 「那你可以來慈濟教大家寫書法呀!一定有很多人想跟你學。」志工忙著鼓勵他。 「如果真的有人願意學,我很願意來慈濟教大家。」

昔日的金碧輝煌,璀璨的人生,雖然如雪泥鴻爪,將隨著歲月慢慢凋零,但有生之年能與慈濟結緣,留下深刻的法緣,必可在慧命中留下烙印。

圖左 : 葉惠萍(中)把握難得因緣,請假三天,在生活組幫忙。[攝影者:張玉美]
圖右 : 關懷組志工林素禎帶領葉惠萍參與志工活動。」[攝影者:張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