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用鏡頭帶孩子 「發現美的眼睛」

用鏡頭帶孩子 「發現美的眼睛」

E-mail 列印
以不同的角度來拍攝,就有不一樣的感受,就像是每一件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禪定隊王茿儀自信的站在臺上分享著今天攝影作品的成果。莊嚴、簡單的一尊佛陀立像,禪定隊學 員用不同的角度拍攝,並將作品主題命名為「角度之美」,除了有不同的「層次」外,茿儀也依次說明象徵「疼惜」大地,「膚慰」苦難眾生等。茿儀表示:「從一體兩面又讓我想到 『轉念』的重要性,遇到逆境時,心念轉,一切都不同。」

一大清早,天空尚下著滂沱大雨,讓進階慈少班的課務組開始擔心今天的園區拍攝活動會受到影響。還好,到了十點多,雨漸漸停歇。

◎照片能做什麼

已是第二年上課的進階慈少學員,他們可曾留意到園區內各角落之美?如環保區的人物美,及景物所呈現的纖細、柔美等等,所以這次102年1月27日課程主題定為「發現三重園 區之美」計有一百零四位學員與八十六志工參與。

資深志工羅美珠表示,現在的孩子都很有才華,但才華要用在正向處。她用著照片敘述著三重慈濟園區從2005年原為一老舊的染整廠,經過多少慈濟人及社區會眾的用心付出,才 有今天如此莊嚴之道場,也發揮了多少的良能,希望孩子們能以感恩心珍惜和愛護。

而照片不僅留下歷史的足跡,也能說故事;為了讓學員如何藉由攝影的角度,來對於自然環境及周遭人、事、物,訓練觀察力、培養聯想力、增強感受力;由人文真善美志工曾美雪及 林文棟,分享如何依據主題拍照,並從照片中看出故事及感動點。

「『心美看什麼都美。』看了就拍?或是全部都拍?要如何把剎那化作永恆,是需要一些構思與創意。」曾美雪說明大、中、小景及特寫鏡頭的區別,以及活動元素、構圖技巧、人物 對比等等。

「美的構圖有很多面相,多花五秒鐘觀察,除了關心環境,也要培養細微觀察力,才能呈現更美、更完整的記錄。」林文棟以自己拍攝的照片講解,如何以不同的構圖方式(如:二 分、三分、三角、井字及對角構圖等)拍出一張張美麗的照片。

◎鏡頭發現慈濟人文

由於同修慈濟志工黃淑娟的鼓勵,兩年前進入人文真善美志工行列的林文棟,對於攝影的熱愛幾近廢寢忘食,經常於假日在同好的邀約下半夜出發,只為了捕捉剎那間「日出」的璀 璨;或在下班後晚餐囫圇吞棗匆匆出門,只因「夕陽」西下那最美的一刻。

「我覺得慈濟人文很有挑戰性,與我平常拍照對象完全不同,以前拍的較多戶外景物,在慈濟,就要用心去體會出人文之美,將令人感動的地方訴諸相片,留住歷史。」這是林文棟進 入慈濟後的體會,也是這次主題所希望帶給慈少的。

經過說明後,各隊開始討論要拍攝的地點,有的選擇在靜思堂內拍攝,有的則選擇到靜思堂外的環保教育站、齋堂、後花園等去拍攝。林文棟也帶著傻瓜相機跟隨現場指導學員。

「以前我以為照相很困難,今天經由文棟師伯的講解和指導,我才知道原來一小攤水也可以照出美麗的倒影。」因為是學校的攝影社團員,感恩隊蔡坤佑對於今天的課程收穫滿滿,尤 其在環保站看到志工們犧牲假期做環保,「我卻只想到自己,從他們身上我發現了『奉獻之美』,這也是我應該要學習的地方。」

「每個人在用心的當下是最美的」協力隊郭家豪在拍照過程中,感受自己平時特立獨行,不擅與他人互動,此次與隊員們相互合作,自己勇敢上臺分享非常開心。「透過這次的機會, 才注意到慈濟園區內,不管是室內走廊或戶外花草區等,都很乾淨、美麗,這是師姑、師伯辛苦的成果,非常感恩他們。」

證嚴上人慈示:「福從愛而來,人人互愛、和氣,空間莊嚴有道氣,則每一角落都能說法,每一個人都是活動的道場,就能『有法度』。」這也就是今天課程設計中,讓孩子們以照相 機用「發現美的眼睛」來找尋園區之美。小至一草一木,大到建築物內各個角落,都是慈濟志工們各功能組分工合作,所點滴打造出來的。當孩子們能用心體會,沐浴在慈濟人滿滿愛 的同時,這一顆顆菩提種子能把愛傳出去。

圖左 : 林佳儀(中立者)與布施隊學員上臺分享攝影成果。[攝影者:王治華]
圖右 : 真善美志工林文棟(站立者)精闢解說如何以攝影將刹那化作永恆,臺下學員認真聽講。[攝影者:王治華]

圖左 : 禪定隊王茿儀(右立者)在臺上分享:從一體兩面又讓我想到轉念的重要性,遇到逆境時,心念轉,一切都不同。[攝影者:王治華]
圖右 : 進階慈少學員拿著相機或手機至後花園捕捉三重園區之美。[攝影者:王治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