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不讓心痛苦一輩子 視障向善鼓勵邊緣人

不讓心痛苦一輩子 視障向善鼓勵邊緣人

E-mail 列印
清晨六點昏暗的天空仍有月光相伴,慈濟志工早早出門,和曙光一起迎接今天(2/2)在臺中分會「2013冬令發放暨圍爐」的聯歡會,要宴請八百多位照顧戶及其家眷,一同在 農曆年前圍爐,過一個溫飽又智慧的新年。

香積廚房是今天重頭戲的後臺支柱,志工早已就工作崗位,戰戰競競,不敢絲毫懈怠。香積組今天準備了八十五桌的豐富佳餚,道道都以慈濟人文意涵來命名。像「勤耕福田」是由好 幾道小菜擺成的冷盤, 純手工芙蓉豆腐佐南瓜泥再撒上蔓越梅的「柔和大愛」,以及放入豐富基底的佛跳牆命名為「法緣緣深」;有了愛和法相伴,慈濟的法船就要放航!用水餃命 名的「法船啟航」足以有飽食感……加上水果、甜點共十二道料理。

有人文的料理,也有富人文的上菜秀。八十二位身穿圍裙、頭戴白廚帽的慈誠志工,兵分二路,分別在佛堂和603室同步、恭敬的上菜;同時每桌都有一位志工擔任桌長,負責幫忙 夾菜和添飯,並幫忙把吃不完的菜打包,讓需要的照顧戶帶回,今天的客人備感尊重。

廚房如打仗的戰場,大廳也沒閒著。「來,我幫您把襪套穿上,以免地滑。」穿著柔和忍辱旗袍的志工蹲下身子,替行動不便的貴賓----照顧戶,套上襪套,並幫忙把鞋子放袋 中。由一位志工引領一位照顧戶,讓他們能放心的跟著志工往前走。

嘩啦嘩啦……倒竹筒的聲音響起猶如雨下,大家的目光不由得轉向佛菩薩前。今年的照顧戶「帶竹筒回娘家」,成為手心向下的人共有四十五個竹筒。倒完竹筒的陳女士堅持要帶回原 來的舊竹筒,不要新的。她笑著說:「這個竹筒跟了我兩年,有感情了,捨不得換。」因為聽過志工家訪時分享緬甸農夫烏溫屯一把米捐輸的故事,陳女士不但自己受別人的幫助,更 願意以微薄之力,每天投竹筒來回報這個溫暖的社會。

◎走出幽谷 迎陽光

一早第一位報到的是雙眼幾近失明的管明鳳女士,由志工引導搭乘電梯上二樓佛堂。管女士在八年前因生產血崩,一度瀕臨成植物人。那時她感到全身像浸漬在又溼又冰冷的地獄血池 中,但是她沒法控制自己的意志,直到清醒過來時,眼睛已經看不見了。

「只是個生產,我就失明了,根本無法接受!」從此管明鳳變得脾氣暴躁,天天以淚洗面,自怨自艾,三年的功夫,把忍無可忍的丈夫給氣走了。

幸有母親的鼓勵和大女兒的貼心,把管明鳳從南部接來臺中,並到按摩院學按摩。按摩老師說:「你們有人還曾經看過這個世界,而我從一出生就沒有機會看見了。」一句話使管明鳳 轉而積極的面對生活。

最近她剛通過考試,可以正式用自己的雙手謀生。這段來臺中的時間,受到慈濟志工的鼓勵和幫助,也發願有一天,能像志工一樣,幫助身在幽谷的人。

◎貧中之富

一大早踩著腳踏車從十公里外的南門橋逆風上坡而行的八十歲廖阿嬤,手裡抱著一袋五萬元說要捐出來。

本身是照顧戶需要人伸出援手了,怎麼還有能力捐那麼多錢?原來廖阿嬤有一兒一女都是國立大學高材生,可是女兒出家後不久往生,兒子罹癌末期。天冷寒風颯颯,屋破了、漏了。 兒子睡的閣樓飽受寒風漏雨之苦。慈濟志工訪視承諾要幫廖家修繕破舊的房子,並幫忙打掃房子,讓阿嬤和兒子可以安然的過好年。

阿嬤兒子原經營鐵料生意,生病後無法工作,家門口堆滿廢棄的鐵料和工具。阿嬤和兒子商量後,決定把這些東西賣了,全數捐給慈濟,再去救更多的人。

志工原勸阿嬤把錢留著,以備不時之需,可是阿嬤說:「我每個月領的救濟金足夠我和兒子生活了,這多出來的錢,還是捐給需要的人。」這真是貧中之富的典範呀!

用完餐後,廖阿嬤走到惜福區,一人可以領三樣生活用品。阿嬤選了三包成人尿片,是要給病榻中的兒子用的。一位母親的愛,不會因為年歲的增長而有所減少,在落日餘暉下, 阿 嬤心裡滿是歡喜地說:「沒關係,回去是下坡,很快就到家了。」

◎走出家暴 重拾新生命

「媽媽,媽媽,妳不要死!」被救醒的劉秀珍聽到孩子們哭著說。

此時劉秀珍知道,孩子是多麼的需要她,她不能倒下,再辛苦也要扶養孩子長大,應該讓他們快樂的成長,於是一肩扛起撫養的責任,並告訴孩子「單親不可笑,只要人品好、功課 好。」

家暴的傷痛加上長期辛苦工作的疲憊,讓中度聽障的劉秀珍,面臨頸椎退化、癲癇、子宮腫瘤等等的病苦,以致無法外出工作,好在身邊有三個孝順懂事的守護天使(二女一男)。孩 子們分擔家事,照顧媽媽,陪伴媽媽一起做資源回收,多少貼補一些家用。

「感恩一路上有慈濟志工的關照和開導,孩子的功課不用我操心,也都能放寬心胸,踏出他們小小的一步,現在我們過著平安也心安的日子。」劉秀珍的心已不再苦。

站在一旁有著稚氣臉龐的崔小弟說:「感恩師兄師姊的鼓勵和幫助……」媽媽在一旁拉拉崔小弟的衣角輕聲的提醒:「要叫師姑師伯。」

崔小弟不慌不忙,頗有大將之風地重新說:「感恩師伯師姑的幫忙,我們心裡不會再有陰影,我們會振作起來,等我長大了,如果我有能力,我也要像師姑師伯一樣,去幫助其他人或 是弱勢團體。」雖是童言,卻是最單純真實的告白,感動了在場的大人們。

◎ 眼盲心不盲

十六歲失明,經過一段痛苦爭扎,甚至有結束生命的想法,可是潘安的母親鼓勵他說:「眼睛失明就失明了,你還有其他的可以做。」後來自己有了兒女,才有奮鬥的勇氣。 潘安頓悟說:「我還有能力,我還有手,我還有活下去的本錢。」

眼盲心不盲,只要有心學習仍會有自己的一片天。潘安勇敢堅強面對一切,本著不服輸的個性學習按摩,更在空中大學進修,潘安自諛:「能讀書拿獎學金,又賺到學位,何樂而不 為﹖」

「面對陽光,你的眼前一片光明;背對陽光,你的眼前一片黑暗。你如何面對陽光?只要轉個身,這麼容易的事,你怎麼不做呢?」是這句話深深影響潘安轉身迎向陽光。

「因媽媽的鼓勵讓我勇敢走出來,因為太太給了我溫暖的家和人生挑戰的後盾,因為兒女而有了奮鬥的勇氣和元氣。」潘安現身分享:「近幾年因師兄師姊的關懷和照顧,讓我的人生 更為溫暖。痛苦也是一輩子,幸福也是一輩子,我的眼睛已經失明了,我不要讓我的痛苦也失明一輩子。」不要因為自己低潮的情緒影響到最愛的家人,改變自己的心態是潘安堅定的 想法,唯有這樣命運才能改變。

太太陳品卉乾癬關節炎纏身20多年,因身體疼痛和只有0.01的視力,種種的壓力而患有重度憂鬱,因為志工定期的關懷和邀約,參與社區活動和社區志工見習的課程使她轉念。

陳品卉不因視障,憑著手的觸感,就算拆了十次還是發心編蓮花吊飾義賣,所得全數捐獻給慈濟。潘安很感恩的說:「因為師兄師姊對太太和家庭的關懷,太太才能走了出來,還能回 饋社會,這個社會有比我們更需要幫助的人。」

◎ 向上向善 一念心

曾經不學好,甚至有一段時間三餐都窩在寺廟的江先生,左正中神經受損,去年(2012)八月左膝關節手術,走路微跛,以電動車代步。慈濟社工和志工長期的陪伴和協助下,江 先生改變脾氣,心念一轉,要靠自己的力量再度勇敢出發。

「深深的感恩佛教的慈濟,臺中慈濟醫院的大醫王,和師兄師姊的鼓勵,讓我改變人生觀,我的心現在是紅色的。看看慈濟去年救了多少人,剛剛那位潘先生他眼睛看不見,他可以, 為什麼我不行呢﹖我很珍惜大家的幫忙和濟助,這都是暫時的,還是要靠自己的心轉念走出去。」

眼眶泛著淚的江先生說:「我會更加努力,不被打敗,好好把握人生,慈濟拉我一把,我也想要拉其他人一把。我要節省一點,能存錢更好,而且我要減半慈濟濟助金,給那些更需要 的人,希望大家(照顧戶)都能踏出腳步,走出自己的第二個人生。」

平日愛看大愛台,上人的法也漸漸的入了心,看到照顧戶抽菸或吃檳榔,江先生會勇於勸說:「慈濟給我們的濟助金是集眾人的愛心,你怎麼可以這樣做呢﹖」

善念的種子已經植入心田,江先生騎上志工送的電動車,載著盆栽,快樂的開創他第二個人生。

因為志工長期的陪伴和鼓勵,向上向善的力量讓照顧戶再次點亮自己的心燈,勇敢邁開腳步 做自己的貴人,更要做他人的貴人。

任何活動志工都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態度,圍爐結束, 大家立刻又動了起來,整理歸位回復佛堂的靜謐莊嚴。臺中分會圍爐圓滿畫下了歷史的句點,明年在臺中靜思堂將有一個更 寬敞的場地,讓大家再聚在一起迎新春過好年。

圖左 : 臺中分會今年是最後一次辦圍爐,明年將在更寬敞的臺中靜思堂舉行。志工將如牆上標語一樣「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分組不分心,共同圓滿每一年發放暨圍爐的感動。[攝影者: 朱劍華]
圖右 : 管明鳳是第一位來報到的貴賓,志工引導視障的她搭乘電梯。凡是行動不便者,都可藉助電梯上下樓層。[攝影者: 朱劍華]

圖左 : 如果貧者能將手中的一碗飯分一口給人分享,這就是貧中之富。志工不斷的宣揚「竹筒歲月」的精神,照顧戶們漸漸懂得反轉手心,做一個施比受更有福的人。[攝影者:林萬教 ]
圖右 : 照顧戶廖阿嬤把兒子不能再經營的鐵料變賣五萬元,全數捐給慈濟。阿嬤說:「救助金已夠用,這筆錢是多出來的,拿出來可以幫助更多人。」[攝影者:朱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