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加拿大 鼓勵追求夢想 溫哥華慈青體驗不同生活

鼓勵追求夢想 溫哥華慈青體驗不同生活

E-mail 列印
美好的早晨,有著美麗的開始。8月23日清晨的街道一片靜寂,唯有加拿大分會因陸續到來的車輛帶來一波波的人潮,為了即將登場的營隊而忙碌;第十四屆溫哥華慈青暑期生活 營,讓三十五位孩子的暑假有了完美的結局。

加拿大分會執行長何國慶(濟亨)師兄開營致詞,歡迎年輕學員的到來:「我們都是有福報的人,來到加拿大還能做慈濟。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年呢?下個月底二十周年慶即將到來,希 望大家都能共同來參與,一起見證慈濟20年來的成長。」

◎追求夢想 Go!Go!Go!

「別害怕去夢想,現在就要出發,未來才能抵達。」追求夢想的勇氣,需要堅強的毅力來完成。來自愛明頓(Edmonton)的張茗晏,為了能夠參加營隊,在當地時間(愛明 頓)清晨四點不到就起床,獨自一人搭乘六點多的飛機來到溫哥華。

「以往都是跟著家人一起搭飛機,這次我獨自一人出遠門,感到些許緊張;但是,一想到馬上就可以參加我所嚮往的營隊,就不覺得害怕了。」靦腆的笑容掛在茗晏的臉上。

茗晏自八歲開始就跟著媽媽在馬來西亞做慈濟,除了參與發放及環保活動外,還會到醫院及老人院做志工。來到加拿大,幫著媽媽在家裡舉辦愛灑茶會,推動素食和環保。

茗晏說:「今年初父母自花蓮參訪回來後,就更加積極帶動家人響應師公上人的呼籲『素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的口號。現在,我們全家包括二個弟弟通通都吃素囉!來參加茶會的 朋友中,也有多人加入素食的行列。」

「我很佩服爸爸媽媽做慈濟的精神,平時他們除了忙於自家生意外,還要參與社區各項活動做志工,現在他們又參加見習培訓的課程,每次要開十四個多小時的車或搭飛機到溫哥華去 上課,這份求法的精神讓我很感動,也是我效法的對象。」

◎正信改變歧見 得償所願進營隊

也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黃欣儀,是個基督徒。移民溫哥華後,在朋友介紹下進入慈濟做志工,二年來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能夠參加營隊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卻沒想到在開 營前夕遭到媽媽的反對,讓她失望不已。幸好聰明的欣儀想到去搬救兵,拜託同鄉馮葵榮(濟泊)師兄說服了媽媽,讓她得償所願來參加營隊。

葵榮(濟泊)師兄很有智慧的告訴欣儀媽媽:「星期日不能和家人一起上教堂,可以下次再去呀!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向善,只要我們心存善念就好。既然孩子這麼喜歡,除了可以受 到良好人文教育薰陶,獲得正面思考的知識外,還可以認識許多同齡志同道合的朋友,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不讓她去呢?」

後來,終於得到媽媽許可的欣儀,歡喜出席開營典禮,期待未來五天的營隊生活多采多姿。

天地猶如一幅潑墨畫,讓夜色給染漆了,好在尚有一輪明晃晃的月亮照耀。緊握著管惠美老師送給大家的「幸福密碼」,學員們意猶未盡的結束了今天的課程,帶著滿滿收穫回到大會 安排的處所安單。

◎旭日初升 迎接嶄新的一天

8月24日,陽光絢麗的早晨。經過一夜好眠,學員們精神抖擻地來到停車場做晨操。清新的空氣,帶給大家充滿活力的一天。

「大愛小主播」單元,二位慈青主播訪問加拿大分會大家長何國慶師兄和郭淑縁師姊,藉由溫馨的對談,學員們對加拿大慈濟人走過的菩薩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何師兄說:「以前慈濟志工要去老人院做志工,剛開始是被拒絕的,後來他們慢慢了解了我們這個團體,才肯接受慈濟的服務;目前我們在三十六間老人院定期服務。」

師兄還告訴孩子:「到老人院為那些長者服務,不需要多餘的言語,只要用真誠的心來傾聽、用謙卑的態度來陪伴,讓他們開心,就這麼簡單。」

◎洗手作羹湯 體驗慈母心

有沒有人想過,媽媽為我們做一頓飯,所花費的時間和心血是多少?「超人營養班」的學員親自動手,讓他們有了不同的體悟。

從準備餐具、清洗菜葉到切菜、烹調,按部就班照著隊輔媽媽和生總媽媽的教導,孩子們手忙腳亂,拿著菜刀生澀的一刀一刀切,起初有粗有細,不過用心就是專業,熟能生巧,最後 碟碟上桌,無論是涼麵還是炒飯,或是更需要切功的涼拌五香豆乾,在在都顯現孩子們的巧思,最後大家都把菜飯吃光光。

雖然只是炒飯、涼拌乾麵一般菜色,但是這是一堂考驗分工合作、發揮團隊精神的課程。林冠丞原本是負責切高麗菜,當他切完之後,便幫忙整理清洗大家用過的鍋碗瓢盆。很少進廚 房洗手做羹湯的冠丞,因為營隊的團體試煉,看他彎著背,捲起袖子,站在洗碗槽前忙碌的樣子,難怪說「工作的男人最帥了」,他的父母如果親眼看到,一定很歡喜。冠丞也體會出 媽媽在家裡做菜洗碗筷的辛勞,當然回家後一定會多分擔家事。

◎營歌唱出青年活力 舞出生命熱情

這次營隊安排了好幾首好聽又能帶動人心的歌曲,例如:別害怕去夢想、你打開我的眼睛、我的名字叫勇敢、和你一樣等四首。每當一天的課程結束準備返回旅館安單時,所有學員和 工作人員大家圍成一圈,一起唱「別害怕去夢想」這首營歌。年輕人活力四射,不只是大聲唱出歌詞互相激勵,也藉著手語舞動出快樂與熱情…,尤其歌曲來到「世界上沒有失敗,除 非你認輸投降,GO別害怕去夢想」時,大家似乎都能在眼神交流中獲得彼此的力量般。

不管是「我的名字叫勇敢」還是「你打開我的眼睛」,學員們隨著音樂唱著跳著,在優美的旋律和振奮人心的歌詞中心靈獲得洗滌,也感受到生命樂觀勇敢的一面。學員們手牽著手或 是肩並肩,不論是跳躍還是互望,藉著歌曲的傳動,當遇到困難時,大家知道勇敢是他們的名字; 在成長的路上,因為有了彼此的支持和鼓勵,打開更廣闊的視野。

這些歌聲相信永遠會繚繞在大家的腦海裡,而爽朗的笑聲一定能鼓動著每一個人心田。

◎四大八法說慈濟 學習師公做善事

四大八法的課程對學員來說是新的認知,常常聽爸爸媽媽說慈濟事,但是能和三十五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認識慈濟,也是一件難得的經驗。除了透過分組看影片以及課務慈青、隊 輔介紹四大八法外,學員也同時分享自己所看到的慈濟人慈濟事。

今年升大四的廖育聖是學員中較年長的,看到影片中介紹一位慈青,課餘時間照顧幾位腦性麻痺的同學十分敬佩,他有感人生真的要「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育聖課餘也和區裡 的慈青一起到老人院或掃街,但是他覺得自己還是做的太少了,所以在營隊時,育聖總是主動幫同組的學員洗碗,為大家服務。

學員對許智源領隊長和大家分享自己幾次的國際賑災經驗非常佩服,都認為這是一項深具挑戰又有意義的任務,尤其能夠深入災區幫助災民,不只是需要有強健的體魄,更需要具備勇 氣、毅力和一顆慈悲心。智源學長鼓勵學員要把有用的身體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發揮良善的功能,才不會辜負上天所賜予的生命。

◎慈青課程規畫豐富活潑 親任講師

營隊在功能規劃上,由洪翊瑄、苗宏群、江駿逸、余柔頷四位慈青擔任本次的課務。課程安排不只要靜中有動,更是要動中有人文。除了慈濟事的課程外,還有溝通、兩性交友觀、親 子教育以及體現分工合作重要性的團康等,內容寓教於樂,嚴謹絲毫不含糊。年輕人以自己的學識和角度配合時代潮流討論出來的課程,不只是學員們上起課來一點也不枯燥,連擔任 輔媽的師姑們都讚歎有加,還要向他們學習。

每項課程大都是親任講師帶領學員學習,例如慈濟環保、教育、人文等,還有溝通、心靈成長,他們以慈濟影片和自己所學或是親身經歷一起呈現,年輕人帶動年輕人,更具感召力。 四位慈青經歷三個多月的討論與蒐集、整理,不只是學員有收穫,其他在場的隊輔和輔媽也都獲益良多,不虛此行。

今年考進了卑詩大學的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的慈青洪翊瑄,以她過去到菲律賓小島擔任義工的心得和大家上了一堂「我很幸福」的心靈成長課程,娓娓道來,感動了在場每一位學 員。的確,豐富的人生不是在於享樂,而是以慈悲心關懷有需要的人,因為知足,才能發現快樂和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啊!

◎在遊戲中體驗信任 在野外攀爬中考驗勇氣

年輕人有用不完的體力,如果一整天乖乖坐著聽課,恐怕不是他們喜歡的暑期營隊。課務組安排了好幾門有遊戲,有隊呼演繹,有野外攀爬活動等,讓學員們在動態的課程裡一樣有所 收穫。

學員們很喜歡潛水艇的遊戲,一隊中只有一人是不用幪眼睛,一個人可以開口說話,在這個遊戲完全要靠彼此的信賴和聽令的服從性,才能打敗對方,學員透過遊戲感受到幪眼時的焦 慮,也體驗出盲眼者的不便。

學員表現整體團隊精神的課程還有一堂「溝通ABC」的課程,以五個遊戲讓各組學員闖關,每一關都非常具挑戰性,也很難過關,全隊必須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溝通的善意,才能在 一定的時間內回答好問題,獲得下一站的通關密碼。學員們無不聚精會神,全力以赴,當過關斬將後,歡呼聲此起彼落,展現年輕人活力與認真的態度。

最讓學員又驚又喜的動態課程就是在卑詩大學校園森林裡的攀爬活動,大家一身運動服裝,精神抖擻聽取指導人員的說明遊戲規則。一共有四個團隊遊戲,每一個遊戲都非常刺激和挑 戰,也需要發揮團隊精神,互相支持和鼓勵,否則很容易退縮,甚至失敗。

其中最需要勇氣與信心的是高空(二十公尺高)橫木攀爬(根據不同年齡設計類似的攀爬),學員身上綁緊了安全繩索,個個像是馬戲團裡的特技人員,有的需要爬一層一層的木板條 到三層樓高,有的要在高空的木板(或舊輪胎)上走動。個人除了需要耐力與勇氣,更需要全隊的配合才能完成。

當一個人在通關時,地面的同伴也需要拉住繩索,幫她保持平衡。只見到或聽到地面上的同伴不停的叫喊,如果有人一時疏忽或偷懶,恐怕會阻礙了通關的同伴。學員非常喜歡這項活 動,除了開心外,也充分體驗到「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重要性,當活動結束後,學員們彼此的感情更濃烈,彷彿那一條掛在身上的繩索也維繫著彼此的心一般。

◎學員長管理營隊秩序 嚴厲卻不失人文

學員們初來乍到活脫脫是一群快樂的小麻雀般,但是經過五天的營隊之後,這群小麻雀依然快樂,不過卻多了對團隊秩序的尊重與自身行儀的要求。記得第一天的入齋堂,學員們東張 西望,腳步不一,入座聲音吵雜,端碗拿筷各具特色。但是經過行儀、食儀和禮佛的課程以及不斷的叮嚀後,學員們已能在團體中表現出「行如風、坐如鐘」,吃飯時「龍口含珠、鳳 頭飲水」來。

當然能夠有這樣令人讚歎的表現,首推學員長江宛蓉的認真和要求。在入齋堂吃飯時,入座聲音如果太大,宛蓉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學員重來,直到理想為止,學員也很聽話, 不抱怨,反而互相提醒,自我要求做到最好。

學員長也不好當,學員在吃飯時,也要四處巡視,希望大家都能保持「最高品質—靜悄悄」。在佛堂裡,如果學員太活潑時,學員長也要殷殷提醒和叮嚀。因此有位學員林婷婷表示, 希望以後回到營隊時可以當學員長,她覺得當學員長雖然辛苦,不過很有成就感。

◎淚水與驚喜交織 感恩與祝福化啼為笑

年輕孩子總有小小的叛逆,曾對父母的耳提面命感到厭煩,對父母的噓寒問暖不屑一顧,但是孩子也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只是對父母的愛不知如何說出來。8月25日,也就是第三天 晚上「親子觀」的課程裡,孩子勇敢的說出自己最想感恩父母的話,當他們說到感恩之處或是自己不聽話惹得父母傷心而淚眼婆娑,哽咽難言時,殊不知這些畫面已傳到樓下的齋堂, 最愛他們的父母正在觀看著,也跟著流下淚來。

其後,父母們悄悄的進到佛堂,和自己的孩子擁抱,學員們喜極而泣,感恩之情溢於臉上,這個畫面真是太美了。當親子間坐著一起唱著「媽媽」和「素描PAPA」時,一些父母因 故無法前來的學員,和他們的輔媽、隊輔也相擁在一起,給予對方愛的鼓勵和祝福。

◎至誠發願 利人利己

我們個人小小的力量能為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做什麼呢? 我的心願如何能改善這個世界,讓世界亮起來呢? 在佛堂昏黃的夜燈裡,發願、自我期許的一刻來到了。 也許有些人自認為力量單薄,能做什麼利益眾生的事呢?學員們很用心去思考自己,藉著一團團的毛線球的滾動,互相牽引,說出對自己的期許……。

「我要賺很多錢,這些錢不是為自己享受,我要把他捐給慈濟,幫助更多的人。」 「我很高興參加這個營隊,本來我以為是打鐘念經的活動,沒想到這麼好,認識很多人,也讓我知道感恩、知足和做好事,我一定要幫助更多的人。」 「我會努力做環保,節能減碳,少吃肉,多吃蔬果。」 「我會孝順父母,用功讀書,做好事,幫助貧苦的人。」

學員的心願並不大,但是他們都知道「知足、感恩」才會幸福,「行孝、行善」不能等,這一份善的種子深深種在他們的心田,有一天會茁壯,會長成一棵大樹,庇蔭許許多多的人, 拔苦與樂,行善造福。

◎五天生活營隊結束 善的力量無限延伸

這是一群非常幸福的年輕人,當初父母都是以他們的前途做為第一考量,移民到人生地不熟的加拿大,有優渥的家庭背景和良好的生長環境,是很有福報的一群幸運兒。

單純、熱情之外,學員們更有一份感恩的心。在營隊結束前,交換彼此的感恩卡,字裡行間除了透露著離情依依,但也表達出內心無限的感恩。在營隊朝夕相處中,學員們都體會彼此 的友誼,也接收到家人和朋友對自己的付出與關懷,才有現在的快樂與幸福。他們相約一起參加慈青,和學長姊們存好心,做善事,造福他人,做一位有為有守的正直青年。

圖左 : 齋堂中的志工媽媽和學長、學姊,為打造一個潔淨舒適的生活環境而努力。[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 活動布告欄貼滿學員們的感恩心聲。[攝影者:吳群芳]

圖左 : 各組學員絞盡腦汁參加「超級比一比」,希望靠著絕佳默契獲得好成績。[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 很多都是第一次洗手作羹湯的孩子,除了對自己的手藝感到滿意之外,更對平日無微不至照顧他們的媽媽充滿感恩。[攝影者:吳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