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年輕人多付出 精進研習更有法度

年輕人多付出 精進研習更有法度

E-mail 列印
志工早會剛結束,三十多位同仁人文教育研習營的隊輔,與各功能窗口於會後把握時間,前往靜思精舍勘察動態課程路線,或討論集合地點,或商量行進動線,人人集思廣益,務求營 隊工作圓滿。

◎精舍跑流程 聆聽主堂之美

為了讓學員了解全球慈濟人的「家」是無聲說法的道場,隊輔們紛紛拿出紙筆,用心記下設計師高銓德從2007年參與主堂設計的經過。

高銓德娓娓道出曾繪製二十多幅設計圖稿,卻依然無法定案,於是前往日本京都參訪二十多間寺院,看遍唐代歇山式四斜宗教建築,這才明白證嚴上人所設計的「小靜思」不同於一般 「山牆大、屋簷小」的傳統建築,而是反向思考、看了柔和的「山牆小、屋簷大」的形式,讓他不由得讚歎上人無量的智慧。

然而,設計融合小靜思的主堂談何容易?抄襲傳統欠缺思維,遵從現代又缺乏人文,高銓德一試再試,設計出雙層屋簷、非覺悟者不能採用的宗教建築,終於讓上人點頭同意,於 2009年開始動工。

精舍之美,無處不是法,用心聆聽之際,不覺打板聲響起,三十多位工作人員排列在主堂中庭兩側,向上人頂禮與銷假,只見上人蓮步輕移,勉勵弟子「動起來」,讓大家聽了滿心歡 喜,發願精勤付出再付出。

◎為健康把關 點心組力求天然

「水資源已經是生活中的大議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論用什麼樣的物資都要很珍惜,何況水資源……」一早上人叮嚀言猶在耳,同樣為了節省水資源,生活組雖然沒有到精舍,但 也在靜思堂默默為活動做準備。

其中,負責點心小組的林淑珠臉色紅潤,笑瞇瞇地帶領八位志工清洗茄苳葉,準備充當點心的裝飾及擺盤,「為了節省餐盤清洗次數,選擇使用茄苳葉代替餐盤,不僅美化餐點,重複 使用後還可以當肥料,一舉數得。」習慣使用天然食材的她不吝分享給大家。

凡事盡心盡力,林淑珠不求快也不嫌麻煩,寧可比別人多花一些時間來完成,這樣的生活態度源自於十一年前的一場病……

2002年,林淑珠發現罹患淋巴癌,第一次做化療,怎知一針扎下去,整個頭霎時像要爆炸一般,隨即痛昏,施打化療針的痛苦經驗,讓她不願繼續接受化療,反倒積極尋找生機飲 食的食療方法,一方面也改變她的心境。

「痛苦一天,快樂也是一天,我當然選擇快樂!」林淑珠有了正確的觀念後,開始靠著自然食療挽救她的健康,並時時運用在生活中。

講究天然食材,用心生活的林淑珠讓食物不只美味、營養還要兼顧環保,就像她手上擦拭的茄苳葉,整齊擺上地瓜球、壽司、水果等一道道點心,讓人品嚐到她用心的好滋味。

◎捨假期求法髓 年輕同仁擔志業

下午四點多,九十七位新進同仁在熱鬧的〈歡迎歌〉歌聲中,陸續來報到。任職於慈濟基金會財務組的吳宜虹,一顆年輕的心正飛揚,卻放棄假期,從桃園回到花蓮參加研習營。

吳宜虹說,就讀慈濟技術學院期間常有機會參加營隊,其中更有三次步行回到精舍的經驗;剛聽聞隊輔梁玉雲分享明天課程,可參與拔草、做淨皂等出坡活動,她感到非常新鮮,也非 常歡喜。

剛從慈濟技術學院下班就趕來參加營隊的學員王思文,隊輔林德文請託他幫忙承擔隊輔後,才知思文在就讀交大博士班期間就已受證慈誠,並發心立願回到志業體承擔教務處的工作。

王思文不諱言說,工作中遇到不少難題,像是各單位的出發點一樣,卻有不同的想法與步調,讓業務推動速度不免慢了下來,也讓自己起了無明煩惱,他期許自己在營隊中用心吸收法 髓,學習溝通的方法,與人結好緣。隊輔則勉勵他在營隊中做一個當機者,拋出問題,影響同儕,以同事度接引年輕人。

◎溫馨開營 期勉學員多付出

開營了!服務於靜思人文的劉軒宇承擔此次活動的學員長,他虔誠恭請德昕、徳旭兩位師父勉勵大家。

德昕師父提起昨天、今天接連兩天的貨車出軌及地震等意外頻傳,祝福同仁有志一同,共同成就人間美善。徳旭師父除了歡迎大家回家參與活動,更以近日天氣多變,上人因此聲音沙 啞但仍為大家開示,鼓勵年輕人多付出,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

愛的關懷不間斷,李福藏鼓勵大家在短短三天的營隊當中,專心在此精進,互相學習、互相精進,他懇切地說,為了成就大家,九十六位志工放下家業、事業專程來陪伴。

總協劉效成期待大家把心定下來,好好體會每個課程。這次營隊跟往常不一樣,分為靜態與動態,祝福大家在這次營隊中有所收穫。

圖左 : 任職慈濟技術學院的王思文〈右〉,期許用心吸收法髓,學習溝通的方法,與人結好緣。[攝影者:謝秀完]
圖右 : 點心小組窗口林淑珠(左)將茄苳葉整齊擺上地瓜球,讓人品嚐到她用心的好滋味。[攝影者: 鄭阿典]

圖左 : 營隊以〈慈濟醫療手牽手〉做為營歌,活動組帶領全體學員一起學習手語、一起唱誦。[攝影者:詹秀芳]
圖右 : 溫馨開營儀式,恭請德昕、徳旭兩位師父勉勵學員多付出。[攝影者:詹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