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下田插秧苗 惜福萬物體悟多

下田插秧苗 惜福萬物體悟多

E-mail 列印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出自文人李紳先生的「憫農詩」,然而並不是人人都曾經親自體驗過。

豐原區慈少班隊輔長呂宇勝有感於現今青青學子對米飯、食物等的浪費,經課務團隊集思後決定租地一年,盼從插秧、除草、施肥等過程,引領學員參與體會粒米艱辛,不僅珍惜食 物,進而在天地告急之際,於生活中力行「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

為了順應節氣,將活動日提早兩星期。3月10日一早,慈少夥伴陸續集合在豐原朴子里的鄉間田地旁空地。司儀陳秀玲以台語開場:春光明媚好時節,慈少夥伴來作伙,捲褲腳脫赤 腳,彎腰插秧來學起,體會農夫辛苦無底比。只見人人捲起褲管脫掉鞋子,興致勃勃地準備大顯身手。

志工林朝華解說插秧前的兩個重點動作,就是培育秧苗與水田整地,而秧苗的培育又必須經過碎土、選種、泡水、發芽、覆土等五個過程。插秧後,除草、灌溉、施肥等過程,也會陸 續邀約夥伴利用假日共同完成。

志工們前一天已先到田裡畫線,刻劃秧苗間距。對學員示範每撮秧苗種下的大約數量,各小隊學員在隊輔爸媽帶領下,依序下到田裡。缺乏太陽洗禮的現代嬌嬌子,好似一棵棵皎白 筍。躑躇於田間,多數夥伴都不知所措,插下的秧苗不是數量太少,就是彼此間的距離太短。不一會兒,就聽見有人說:「我的腳快抽筋了!」、「腰好酸喔!」孩子在親自實做後, 深刻體會一粥一飯來處不易。

約一個半鐘頭後,一分多的田地已是一片綠油油的秧苗隨風搖曳著。大家走到另一端,在清澈水溝裡洗腳,生活組媽媽早已備妥點心──米台目(台語)及茶水。 午餐後,進行分站學習,分別是竹竿舞,還有按鈴搶答,設定的題目,就是早上插秧的體驗課程,以加深印象。還有認識早期農具的「臺灣寶貝」,老闆謝石成先生特別向學員們介紹 風鼓、脫穀機、菜櫥、嬰兒搖籃、謝籃等農業時代祖先智慧的結晶。讓平常看慣3C產量的慈少夥伴們,無不大開眼界。

《靜思語》疊疊樂,站主蔡素芬對夥伴說:「在這裡,大家不用體力,卻能增長智慧。」完成一句靜思語:「要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針對這一句靜思語的涵義,學員梁原瑚 分享:「我們要接受每個人的獨特性,不能只想著要別人來配合我們。」

有些小隊因部分夥伴沒有出席,導致闖關遊戲時,人數不足而顧此失彼。志工吳靜怡順勢以自己的招牌笑容鼓勵學員:回去要跟同小隊的夥伴分享,每個月的活動日都要來參加,少了 誰都不可以喔!

太陽西斜,學員們踴躍分享今日的體驗。李迎華夥伴分享:「透過今天的活動後,更能體會農民辛勞,往後會珍惜食物。」

班主任鄭昭琴愛的期許:以後吃飯時,記得感恩天地萬物的恩賜,不僅珍惜食物,在天地告急之際,在生活中確實力行「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

圖左 : 約一個半鐘頭的耕莘,讓生活組志工頻頻彎身盛裝點心。[攝影者:羅嘉豐 ]
圖右 : 《靜思語》疊疊樂讓大家不用體力,卻能增長智慧。[攝影者:羅嘉豐]

圖左 : 感恩謝石成先生(圖中舉手者),無私分享農業時代祖先的智慧結晶。[攝影者:羅嘉豐 ]
圖右 : 活動後,學員踴躍分享。一來感恩學員的回饋鼓勵,二來盼大家將所悟,力行於生活中。[攝影者:賴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