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音樂會真情流露 唱出感動

音樂會真情流露 唱出感動

E-mail 列印
春天乍到,鳥語花香百花盛開,處處都充滿著春的氣息。臺中清水靜思堂在3月10日,有一場「竹筒回娘家祈福音樂心靈饗宴」,約有六百多人參與。

◎優美音樂世界

由作曲、作詞、音樂家郭孟雍教授帶領著兒子郭柏均,二胡老師黃逸樵、聲樂家韓卓軒,一同進入優美的音樂世界。

郭孟雍用渾厚的嗓音唱慈濟歌曲〈美〉,這首歌道出慈濟人的心身平齊,做事無所求,付出再付出,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人人心中富有。

「來,來,把雙手借給我,拉著隔壁的手,大家一起唱〈只牽你的手〉,對自己唱,也唱給隔壁的人聽。」郭孟雍覺得用簡單的法語,譜出優美旋律,要唱到別人的心坎裡,就必須先 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到別人。

「人在世間,絶對無法一手撐天,人在世間,要學習包容萬物的寛大心胸,我要人人能容得下你,你也要能容納每一個人……」這是由郭柏均製作的〈忍字心上一把刀〉的歌詞,父子 倆人上臺合唱這一首,更能振奮人心。

第一次在清水靜思堂發表新曲的郭柏均,本來曲名要取為〈師公也瘋狂〉,證嚴上人覺得不妥,才改成〈忍字心上一把刀〉。這一首歌詞在清晨三點鐘完成,郭柏均從澳洲打電話告知 爸爸,讓郭孟雍興奮的睡不著。

這次音樂會塑造跟以往不一樣的感覺,是讓更多的年輕人,認識慈濟,進入慈濟,做個快樂的慈濟人。郭柏均說:「之前慈濟的歌曲比較抒情,這次要發表的歌曲,是節奏比較輕 快。」

早期爸爸拿《靜思語》給他,看不到兩頁就睡著,郭柏均推託以後再說。自從2012年見師公上人後,爸爸再把《靜思語》給他作曲,就欣然接受。

有一天晚上靈感出現,第一首在十五分鐘就完成,陸陸續續的一首一首很快的創作出來。郭柏均認為最難創作的歌曲是慈濟歌,但最美也最有意義的也是慈濟歌曲。

◎好的歌曲 持續唱下去

韓卓軒說:「郭老師寫出來的慈濟歌曲,第一個唱一定是我,唱歌本身是一種歡喜與喜悅,精神與目標不同,歌曲本身的美、意念、內容與歌曲有關。」

藝術歌曲永嘆的是情愛,慈濟歌曲永嘆人生的真善美,曲子本身的程度是不一樣,歌曲也是生活的一部份。韓卓軒把好的歌曲,重複的唱,會想到上人的一段話,心中會有所體悟。

有時間願意配合演出,響往慈濟精神,上人情操的韓卓軒,道出「捨」的含義,做事太計較,就是執著,捨掉執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困難,因每個人都太在意別人的評價。若放下 執著,朝好方向,可以影響很多人,做更多的事。

◎二胡仿效鳥叫 栩栩如生

之前是專業樂團,現從事教學二胡的黃逸樵,表演一首〈空山鳥語〉,用二胡仿效鳥叫,從一隻到一群的叫聲,栩栩如生,聽得如癡如醉。

感恩慈濟可以讓他到處演奏,到處跟人結緣、分享。剛開始也有很多的雜念,放不下,黃逸樵演奏瞬間的體悟很高,心念清淨,起了那份悲心,一念心當下,時時刻刻不空過,步步踏 實做,付出無所求。

以前演出是有酬勞,現在是無償,當下無形的回饋更多。黃逸樵說:「第一次上臺演出,看到那麼多人來觀賞,心想為什麼?後來才知道,原來慈濟有很美的人文禮儀。」

黃逸樵還有一個功能,就是竹筒外面的字是他寫的,每發一個竹筒就結一個善緣,呼應上人的竹筒歲月,一生無量的感覺,無限的法喜。

全家六個人都是慈濟榮譽董事的許德文,從小在家裡,看到爺爺、奶奶、父母親都在做修橋鋪路,救濟窮人的善事,如今承襲家風繼續下去。他覺得參與音樂會,是一種心靈享受。

女兒許莉珍說:「這樣音樂會的方式呈現,感覺非常的好,藉著郭孟雍老師的歌,可以洗滌人心。一念心來到修行道場,心要定,不要因人事擾亂了心。」她從歌曲感受到上人的法, 希望擁有一顆清淨的心,輕安自在。

最後,「竹筒回娘家」這個單元,大家依序排隊,把帶回來的愛心竹筒,一一的放在米籮裡,象徵「滴水成河,粒米成籮。」

藉由「音樂心靈饗宴」,讓法水源源不絕,殷勤精進以人群為修行道場,在今生種下善因福緣,展現美好人生。



圖左 : 慈濟榮譽董事許德文,從小在家裡,看到長輩都在做修橋鋪路,救濟窮人的善事,如今承襲家風繼續下去。 [攝影者:吳芳美]
圖右 : 大家響應竹筒回娘家活動,將平日存入竹筒的善款帶回清水靜思堂。[攝影者:林成章]

圖左 : 優美旋律韻動,大家一起互動甩掉惱人的睡蟲。[攝影者:林成章]
圖右 : 慈濟竹筒歲月當年由家庭主婦響應,呼籲每天日存五毛錢。[攝影者:林成章]